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一):心理变态的小官巨贪,道德楷模却其实做事多错的陈岩石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5月04日 共有 119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最近《人民的名义》一剧热播,最早我是在“观察者网”上看到对此剧受欢迎的报道,但只看了新闻标题,根本没兴趣点进去看报道的内容。后来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对“雄安新区”的评论,大意是由达康书记来开发“雄安新区”才能安心。虽然我只在“观察者网”里看了标题没看内容,但我大致上还是知道此剧的主旨是反腐,那达康书记是追求GDP的官员代表,怎么一部反腐剧反而是追求GDP的官员占了上风?这终于引起了我的好奇,翻看了一下网上关于这部电视剧的报道及后面的评论,对此剧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还是没有真的能提起兴趣去看电视剧本身。


后来听说腾讯视频推出了此剧的“精简干货版”,将大家对此剧吐槽得最厉害的“注水”问题通过重新剪辑解决了——由此可见市场对满足观众的需求反应之快,也可见此剧“注水”技巧之低下,用简单的剪辑就能把水都挤干净了。于是我终于去看了这个干货版本。这个版本比注水版的更新进度要慢一些,目前为止我看到34集。


先就这个版本的精简本身评论一下吧。它的精简之处在于把“黄毛”(郑西坡的儿子)的戏份全部删得干干净净,连一次出场机会都不给。删得如此干净倒也有点过了,据我之前在网上看关于这部电视剧的报道及后面的评论,我大致上知道一点这角色的内容,开始时有一段是描写他在网上发公众号文章揭露程度利用其警察职权报复郑西坡将之拘禁的消息,成功地救了父亲,跟主线内容联系密切,不算是注水。但这干货版连这个内容也删清光了,只在李达康在手机里看到这篇公众号文章而在镜头前一晃而过,要不是我看新闻报道及后面的评论而被“剧透”过,是不容易明白这其中的前因后果的。此外陈岩石的孙子小皮球、侯亮平的老婆钟小艾的戏份也删了很多,尽管没有像“黄毛”那样被全删光。侯亮平从北京调到京州之前本该有一段钟小艾刚一开始不肯接受丈夫的这个调任而两人吵嘴的剧情(这也是我看新闻报道及评论而被剧透才知道的),在这干货版里也删得一干二净,镜头从京州切换到北京侯亮平家时,直接就是两口子坐在沙发上,侯亮平搂着老婆的肩膀,这场景出现得很突兀。除了这个有时删得过份干净的问题之外,这干货版还是相当不错的,节奏紧凑了很多,有评论说一下子有了美剧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看这电视剧,我推荐看这个版本。


接下来是对这电视剧本身的评论。如前所述,因为看的是“干货版”,所以此剧最大的问题(注水)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于此剧,我在此前发过一个聊天记录:《人民的名义》=男版《甄嬛传》+《包青天》的现代大陆版(https://tieba.baidu.com/p/5094003329),里面的最后一段可以说是基本概括了我对此剧的整体评价:


=======

作者明显根本不了解现实,很多剧情一旦涉及民间就开始yy,就官场权力斗争比较真实也确实尺度大(补充:作者可能未必不是不了解现实,而是不晓得是无知还是无耻,此剧对官的描写相对而言比较写实,对民的描写却非常扭曲事实;而即使对官,貌似写实,但解读一味往道德高调的方向扯,显得作者只知表面之实,根本不明白背后的成因,肤浅之极。或许这就是“主旋律”的问题吧。)

官斗剧大家当然爱看,古代宫斗剧,香港豪门剧,美国纸牌屋,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爱看的

大陆现代官场的权力斗争从未有影视作品敢涉足,这次也确实是开创先河了,大热不足为奇

加上悬疑破案也一向是受欢迎的题材,此剧在这方面有弱点,但不严重,没有脑残的问题,作为悬疑破案剧也是良心之作了

也就是说,这是男版《甄嬛传》加《包青天》,还是现代大陆版,收视不逆天就没天理了

但要说反腐、达康书记代表的追求gdp这两部份,那就真是呵呵了,图样图森破,何不食肉靡的现代版而已

=======


也就是说,此剧在描写官场权力斗争方面,以及作为一部悬疑破案剧而论,是非常成功的。但在描写反腐、中国地方官员追求GDP这两方面,却是两大软肋——我不否认因为普通人不了解事实,也不懂经济学去分辨真伪,而仍然会被此剧在这两方面内容的描写所吸引,也形成了它受到热捧的动力,但这只能说是迎合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而取得的成功而已,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流迎合了追星族脑残粉的观众而大热并无本质区别。但后果其实比《桃花》之流的影响要恶劣得多,因为毕竟大家都知道《桃花》之流就是娱乐YY之作,不会有多少人把它当真(就算是追这类电视剧的粉丝自己深心之处也明白这一点),但《人民的名义》却是大家把它当“现实主义”、甚至“写实主义”的作品来严肃认真地对待的,貌似写实、却其实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对观众的误导更大。民意需要引导,才不会沦为“乌合之众”。不能真正地认识现实,不但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甚至反而会阻挠了正确地对症下药,导致越是用力整治越是适得其反的结果,民众对于社会的所谓不公现象只会更加怨愤难解,这是煽动仇恨而根本不是解决问题,与“和谐社会”的追求只会背道而驰。


那么,接下来我就按此剧的剧情发展顺序,围绕上述两个方面的软肋来分析它这“貌似写实、却其实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的问题。


先说全剧一开头的那个“小官巨贪”的案子。这头一道的“开胃菜”一上就引来叫好之声不绝,但其实仅仅是因为扮演那小官巨贪的演员侯勇的演技一流,将观众的眼光一下子都吸引住了而已。如果仅就剧情来分析,这第一个案子可谓肤浅之极!那小官贪了多达2.3亿的钱,却一分钱没花,在别墅里砌成一堵墙,铺了一张床,塞满一个冰箱……这是为啥呢?看来看去,只能看出原因仅仅是他就是个心理变态,小时候穷怕了,于是现在就以看着一墙壁的钞票、闻着钱的味道为乐。我不否认这世上会有这种心理变态,但绝对不可能是典型代表啊。首先贪官有多少是只贪不花的?这完全没有代表性。其次,确实也有这种一分钱不花的贪官,但原因绝对与心理变态无关。就让我来说说真实的案子吧。多年前我在新闻里听到一个海关贪污案的审判,犯人在法庭上向法官求情,说他受贿得到的钱全都堆在床底下,一分钱没花,现在全还给国家了,可否看在这份上给他个轻判?那为什么他贪了那么多钱却一分没花呢?原来这个人其实胆子很小,根本是不敢贪污的。但行贿的人送钱,是整个海关上上下下都打点,人人都收,他要是一个人特立独行就是不收,其实他会很危险。因为大家会想,我们都收了钱,就你一个人不收,我们都那么脏,就人一个人干净,一旦上面查贪污,你岂不是会立即把我们都供出来了?所以如果他坚持清廉,会被排挤赶走的,因为对其他都参与贪污的人来说他太危险了。也就是说,这人只是想保住海关工作的饭碗而已,就不得不跟着“同流合污”,随大流地人家收钱他也收。可是正因为他真的是很胆小的一个人,所以他既不敢不收钱,却也不敢花这些钱,才会出现这种一分钱没花、全堆在床底下没动的“奇观”。瞧吧,这才是真实世界,用心理变态来敷衍过去是何等肤浅啊!恐怕还有歧视抹黑穷苦农民出身的人的嫌疑吧?(此处祈同伟跟着躺枪……)这个真实案例,我在《贸易的真相》一书中有一篇“阅读材料”是分析“高薪是否能养廉”的问题谈及贪污时已经提到过的,详情可看该书,这里不再多说。


接下来第二个案子,就是贯穿全剧的大风厂股权纠纷案了。这个案子起了线索性的作用,牵涉的阶层(民、官、商)很全面,触及的社会现象(企业改制、拆迁、钉子户……)也极有代表性,因此也就典型地暴露了我在前面提及的此剧两大软肋——对民的描写严重扭曲事实,对官的描写相对写实但解读一味往道德高调上扯而错得离谱。就拿陈岩石这个此案的核心人物为例吧。如果说前面那个小官巨贪的问题只是“非典型贪官”,要辩护的人只需说一句“人家作者就爱写非典型咋了?”就足以挡下攻击的话,那么作者对陈岩石的剧情设计与人物评价就真的大有问题了。首先这人物其实也并不典型,我的一位朋友出身军人家庭,其老一辈的亲戚朋友之中就有不少是类似陈岩石那样身份的人,有人与陈岩石一样打过日本鬼子,也有人是参加越战整个排死清光只剩他和另一人活着回来,所以这朋友很清楚这类人的情况,明确说这电视剧关于陈岩石的剧情纯属瞎编,真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好吧,也许作者也不真的完全瞎编,只是这又是一个非典型,但作者或者就没想着要描写典型,而是想描写理想呢。其次你要是懂经济学,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懂得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人论事——是指不因为陈岩石是个老革命、道德品格高尚就认定他做的事都是对的——那么仔细地看他做的“大事”,基本没一件是做对的好不好!


先从最早说起,陈岩石之所以卷入大风厂这案子,是因为当初就是他负责主持这个厂的改制,本着一定要对职工公平这样的“典型”的道德高调,他采用的是极其“非典型”的职工持股方案。然而这种改制方案大错特错,甚至可以说后来大风厂陷入这起股权纠纷案的重要成因之一就是当初这种错误的改制方式。学过经济学就该知道,股权分散往往都要惹出大麻烦的,因为决策牵涉众多产权人(股东),谈判的交易费用高,跟有没有人贪污根本没半毛钱关系。另一方面,正因为现实世界中企业需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实际决策者在事实上掌握了比持股人更大的权力,股权与实际决策权分离,实际决策者侵害产权人的利益为自己谋私就变得难以避免,恰恰为贪污开了方便之门。试想,如果当初改制是让蔡成功这实际决策者一次性赎买下大风厂的所有股权,大风厂就是他的私人财产,他还会这样拿自己的财产乱搞吗?


对改制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中国改制的方式基本都不使用职工持股,就是因为有上述的这些问题,即使开始一时顺利,也难保不会后患无穷。大部分的改制方式都是一次性补偿职工(如买断工龄),而股权还是要以集中为上,这不仅对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快速决策有利,也消除了股权与实际决策权分离导致的所谓“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当然一次性补偿职工也有其不利之处,那就是短时间内要一次性付出大量资金,对资金链的压力很大。正因为此,中国的国企改制大规模铺开是迟至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支持了地价上升,国企所在地往往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把地一卖得到大量资金,就把一次性补偿职工的资金压力应付过去了。是的,这电视剧里描写李达康强压市内各政府部门分摊了大风厂的职工安置费,但实际上政府只是垫付有关资金,回头还是要找山水集团把钱拿回来,这一剧情设计相对而言就比较写实,符合国企改制的真实情况。不可能真的由政府财政负担对职工的安置费,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是财政负担得起的。国企即使经营得很糟糕,机器设备、市场份额已经没啥价值可言,但它所在的那块土地就是最大的资产,补偿职工只能靠地价。所以现在一帮子对历史无知、对经济规律更加无知的人在那里嚷嚷什么卖地的错,但如果不卖地根本没法搞国企改革,而国企不改革一直拖下去拖到租值全部消散清光,国企职工的权益更加无从谈起。


你要是懂了职工持股会导致股权分散是大风厂出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我不会说是唯一原因),那就该明白后来的“新大风厂”居然继续“重蹈覆辙”走这错误的旧路肯定是死路一条。上述的“聊天记录”后面有读者与我有如下的讨论:


=======

sunny孤鸿影

大风厂那帮老弱病残,怎么可能按革命意志再以好不容易到手的安置费入股成立个新大风厂呢?不是又把那帮人拉下水了吗?好心办坏事!


我倒没想过大风厂那帮老弱病残愿意把安置费入股成立新大风厂这个情节设计有问题,关键是即使大家有这个革命意志,也根本不可能成功,客观上是又被忽悠了。股权的价值照样会全部失去,只不过蔡成功那次是被人贪了,这次陈岩石没贪,但股权价值全失的客观效果一样,就因为不是被贪走就没问题?说到底也是拜陈岩石决策失误所致,他怎么就不但不用负责任,反而成了道德楷模了?其实真实世界中的老百姓会说“宁要大贪官,不要大笨蛋”,陈岩石就是大笨蛋那一类。

=======


看看新大风厂的情况,电视剧里说得清楚,年轻的、有技术的都走了,只剩下那些老弱病残,怎么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得了?别说如此分散的股权已经隐含着大问题,就算没这问题,也差不多是异想天开。陈岩石在给大家鼓劲时提毛著中的一个农村大队创业例子,可是首先那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事,市场经济年代能行得通?其次就算是计划经济年代,那肯定又是“非典型”的少数个案,否则要能那么容易成功这种创业岂不是应该到处开花成为常态?其实对这些老弱病残而言,剧中其中一人拉着另一人说我们合伙开个水果店吧,那才是正道!看看事实就知道,当年改制之后绝大部分的下岗职工就是这样在街边摆个地摊卖点水果熬出头的。我亲眼见过的另一个例子,是本地以前一家国营大理发店(名叫“华丽”)倒闭后,两名下岗职工合伙开了一家小小理发店,名叫“新华丽”,我父母那一辈人与他们相识的亲朋戚友都常常前去光顾,一直经营到现在还屹立不倒,堪称下岗创业最成功的典范,也与剧中的新大风算是最相似的情况了。但一来那是服务业,启动资金的要求不高,二来就两个人合作,也没有严重的股权分散问题。新大风却是服装厂,是工业。做工厂比做店对资金的积压程度要严重得多,区区六百多万资产就想开工厂?这是在做梦吧?这作者真的知道什么是开工厂吗?果然,光是厂房土地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新大风厂跟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拿土地的那段剧情满满全是bug,大棒却竟然打到孙连城的“懒政不作为”头上,其无耻之尤简直令人发指。不过这一部分我想留到谈孙连城这个人物的时候再详加分析,这里只简单说一句——陈岩石和孙连城可真刚好配成一对,前者被作者极力捧为道德楷模,但他做的事“基本”都是错的;后者被作者极力踩为懒政代表,但他做的事“全部”都是对的!


说到大风厂的职工“占厂”事件,更是典型的“对民的描写严重扭曲事实”的表现。都说此剧尺度大,但所谓的大尺度只敢描写上层以“人民的名义”贪污,根本不敢描写下层以“人民的名义”闹事,要不是作者怵于另一类的政治正确,就是作者自己其实也是被政治正确蒙蔽的糊涂之辈(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网上也有评论指出了,大风厂的人围拆迁队的车,居然只是静静地围着没啥行动,连敲车窗都没有,完全不符合通常的情况。其实钉子户的过分才是通行的现象,所以才会有“造谣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之说的流行。


真实世界请看就是最近的一篇报道: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4_20_404561.shtml。评论里有人为钉子户辩护,说不是钉子户的错,而是规划没做好的错。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第一,不可能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规划。第二,后面马上有人回复,规划做好之后都经常有人反悔。第三,还有评论说可以做地下隧道,但搞地下隧道一样会影响上面的房子(如影响地基),其次搞地下隧道也会容易引发车祸,高速之下路面突然下沉,跟路面拐弯一样危险,甚至更危险。再次搞地下隧道的成本比道路拐一下弯要高得多,别忘了因此而多出的成本其实都是纳税人承担。所以我早就说过,一边埋怨房价(其实是地价)高,一边支持钉子户,那是精神分裂。现实中钉子户无理取闹、打滚撒泼坐地泡的事情不要太多,朋友听我随口评论此剧关于钉子户的分析,立即就举出真实例子:某省给某穷乡僻壤扶贫,仔细地计算过成本与收益,决定征收当地农民的土地建工厂。当地农民继续种田的收入每月不过300多元,省政府按全省最高赔偿标准征地,他们一次性拿到的钱是如果继续种田一辈子都不可能拿到的收入,更不要说建了工厂之后他们还可以进工厂打工另外再有收入。如此优厚的条件,90%以上的人都欢天喜地的接受了。然而就两三个钉子户狮子大开口,谈来谈去始终谈不拢。省政府一怒之下撂下一句:那就那个地方甭发展了!得,这么一桩两全其美的事就这样给这两三个钉子户搞黄了,90%的人傻了眼,眼睁睁看着一个从天而降的脱贫大好机会就此熟鸭子飞了,两败俱伤!别以为这是个案,我一听朋友举这实例,立即也举了之前全国都晓得的XP建厂案,有个学生的期末论文就是详细地调查全国各地近年来的XP项目的情况,发现几乎是同样的剧情:项目一公布,当地人其实都是欢天喜地非常欢迎,但政府划个圈子定下赔偿范围,结果圈子边上刚好被排除在外的那些人不乐意,要求把他们也划进圈子里去。可是政府不可能无穷无尽地扩大圈子,他们就开始制造舆论各种黑XP项目,誓要“我拿不到赔偿你们也甭想拿到!”最后终于被他们成功搞黄了项目,真正近在咫迟地就住在XP项目附近、其实对政府的赔偿非常满意的人当真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别看中国现在被称为“基建狂魔”,其实在城市里已经很难再搞旧城改造,只不过之前就建起来的基建还很新,还可以用上几十年,问题还没普遍而严重地浮现,但西方国家基建陈旧落后的现状迟早会在中国出现。此前发布了《近期与医疗体制有关的坏消息与好消息(上篇):坏消息篇》(https://tieba.baidu.com/p/5082453952)一文,里面有一句关于医疗体制的话其实略一修改也完全适用于此:“西方国家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不需要水晶球才能看到未来,看看我们将要把坑爹糟粕货搬过来的西方在这些医疗体制下是怎么一种“死得起病不起”的状况,就该知道了呀!”


完全不顾事实(还是不知事实?)地美化下层,完全回避或不敢描写下层以“人民的名义”闹事的情形,还出现在后面关于信访局的剧情里。但那里也是到分析孙连城这个被作者冤枉到家、他才是比李达康更应该堪称“背锅侠”的人物时再细说吧。



(补充:估计有懂个半桶水的人会来说现代股份公司就是股权分散的,然而那是为了获得广泛的集资来源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且配套了“股市”这个制度来一方面将经营决策权集中于CEO,另一方面又让小股东能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通过股市出售股权维护自身利益。大风厂的职工持股哪里有股市里的股票那么高的流动性?被掌握实际决策者侵犯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像高科技、创业这类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对快速决策、集中决策权要求更高的领域,外国更是发明了“同股不同权”的AB股制度降低分散股权的负面影响。所谓AB股说白了就是股权不平等,像陈岩石那样一味高举公平,中听不中用,只会坏事而已。香港的豪门剧是专门描写商场上的权力斗争,股权分散导致的股权之争往往是这些权力斗争的来源,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股权分散之弊。有弊而市场仍然选择,一定是其利仍然高于弊,是基于利益的考量,可不是由什么公平正义的道德高调来决定的。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六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五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四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三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二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一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课程背景和目标)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课程简介)
华为薪酬制度的演变
二维点阵:海尔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工具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