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中国最年轻的的实力派讲师熊陈晨老师告诉你成为强者的沟通技巧
作者:熊陈晨 申领版权
2015年07月24日 共有 38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良好的沟通是你成为强者的关键。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人替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你只要说谢谢。、对不起,这件事麻烦你了。至于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种缺乏感情的客套话,就可以免了。
    
     4.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5.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批评时,绝不要……
    
     6.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7.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8.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有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9.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10.同时提出建议。
    
     提出批评之外,还应该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才可以让你的批评更有说服力。
    
     回话时,要小心……
    
     1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
    
     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涂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12.别回答果然没错!
    
     这是很糟的说法,当对方听到这种响应时,心中难免会想:你是不是明知故问啊?所以只要附和说:是的!
    
     13.改掉一无是处的口头禅。
    
     每个人说话都有习惯的口头禅,但会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清楚吗?、基本上……、老实说……。
    
     14.去除不必要的杂音。
    
     有些人每一句话最后习惯加上啊等语助词,像是就是说啊、当然啦,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会显得不够庄重稳重。
    
     15.别问对方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你在一场活动遇到某个人,他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在某家公司工作。千万别问:你公司是做什么的?这项活动也许正是他们公司举办的,你要是不知道就尴尬了。也不要说:听说你们做得很好!因为对方可能这季业绩掉了3成。你应该说:你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别问,因为有可能他没工作。
    
     16.别问不熟的人为什么?
    
     如果彼此交情不够,问对方为什么?有时会有责问、探人隐私的意味。例如,你为什么那样做?、你为什么做这个决定?这些问题都要避免。

    

 

相关新闻

如何提问才能被接受?
“有什么好处呢?”——引发积极的动机
“可以做得更好吗?”——做出最大的努力
“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做事的意愿
“你能与众不同吗?”——去做不一样的事
“你的重点在哪里?”——清楚地问出问题
怎样问才能获得不同的答案
怎样问才能让对方多说一些
怎样才能问出有深度的答案
怎样问才能获得更生动的信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什么对创新重要?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互联网 ”时代企业的创新困境与驱动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本章小结
第五节 需求估计
第四节 蛛网模型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二节 供 给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求
导 论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