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考生是越临近考试越紧张迷茫,不知所措,感到什么东西都拿不准,已经学过的又忘了,因而需要从头再来,全面复习,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又不能全面复习一遍,更别说全部掌握、全部记住。究竟该怎么办呢?许多考生是越临近考试越紧张迷茫,不知所措,感到什么东西都拿不准,已经学过的又忘了,因而需要从头再来,全面复习,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又不能全面复习一遍,更别说全部掌握、全部记住。究竟该怎么办呢?担忧、焦虑、烦躁、失望,诸如此类的负面感情纷至沓来,搅得自己更加心绪不宁,难以安心复习。但是军心不稳,则难以克敌制胜,如果想要通过考试,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稳定下来。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绝不能再紧张兮兮地埋头苦学了,而必须坐下来好好想一想。有必要重新思考的特点和要求,思考自己与及格线的距离,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的特点与要求:作为一种中等难度的广度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量大,获得满分难于上青天,过关及格却不算太难。去年的全国最高分也不过是466分,离500分还差一大截子。获得满分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奢望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是疯狂的,它给出了那么广的复习范围;又是理智的,它只要求你在600分中拿到360分,只是一半多一点而已,你只需要掌握重要考点,就能顺利通过。而且,的深度是有限的,理论上深不过教材——都是各科目最普通的东西,实务上深不过——法律关系几乎摆在纸面上。所以,不必对理论钻得太深,也不必把实务搞得太通。复习是放弃的艺术,通过的关键始终在于把握重点,在于对重点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记忆。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历年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重复考察,商经、三国法中的许多试题几乎就是原题重现,只不过考察的具体点略有不同而已,这些相互关联的姊妹考点只不过占大纲、教材内容的20%而已。掌握大纲要求的20%的重点内容,就能做对真题中80%以上的题目,这正是应付的最大诀窍。否则通过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没有人会真正懂得那么多的东西并且记得又准又牢。许多从未学过法律的人,能够在半年乃至三四个月的时间内突击通过,其原因在此。相比之下,一些科班出身的考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力不可谓不多,最终往往功亏一篑,差两分没有及格,甚至连续几年都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