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和平发展视阙下两岸文化整合的功能与路径
作者:李鹏 申领版权
2010年12月04日 共有 238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5月26日在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就明确表示,“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①同年7月11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首次将主要议题从经贸领域延伸至文化教育领域。有评论就此提出,“两岸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现在就是开始文化整合的时机”,两岸已经开始“尝试从经济利益的交换进入文化整合的开端”。②那么,文化整合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最终统一的进程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实现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整合,值得深入探讨。
    一、两岸文化整合的意涵及性质
    文化整合最初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的概念,现在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而人类的生活都具有区域性,因此文化天生就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③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必然会带来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当这种交流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产生了文化整合、文化融合、文化认同等问题。文化整合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于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大陆社会学家司马云杰认为,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④这里所提的“不同文化”既包括内涵和性质的完全不同异质性文化,也包括同质性文化中表现形式的个性差异。
    任何文化都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区隔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不同文化整合性质的重要指标。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与同一民族内部的文化整合,无论从整合的内容还是整合的难度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文化整合是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次文化整合,而非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整合。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质性的文化,其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基和核心,台湾文化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是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另一种文化。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就曾指出,台湾虽然是一个移民社会,历经社会变迁,但它依然保持了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的特质,从语言、文字到传统道德,从民间风俗到思维方式,都保持了中国式的风貌,延续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而且还抵挡了日本文化的强力冲击。⑤
    同时,文化在具有延续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保持中华文化共有特征的同时,也会形成某些带有各自特性的区域文化。大陆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也融合了一些新的思想体系,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核始终没有改变,这也为中华文化在大陆的恢复、传承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台湾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荷兰、日本、欧美等外来文化的一些内容,而其中某些文化相对比较多元,与传统中华文化有一定差异,但台湾文化因此产生的某些多元化的变异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异,而非根本性质上的变异,台湾的多元文化特征恰好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传统。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并非两种异质性文化,而是一种整体与个体、主文化与次文化的关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⑥马英九也表示要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发展出一个丰富中华文化的模式”。⑦台湾某些人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起来,过分强调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性,片面强调台湾文化的本土性与多元性,提出“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的谬论,是将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别有居心的。
    由此可见,两岸的文化整合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两个不同民族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整合,不是主流的中华文化要并吞或消灭作为支流的台湾文化,也不是要另行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而更多的是对两岸对同根同源的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两岸各自特殊文化个性的尊重、包容与融合的问题。因此,两岸的文化整合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两岸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多优秀的传统,如“中庸和平”的思想、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对历史的尊重、对和谐的追求等等,都值得两岸同胞共同去珍视与弘扬。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优秀传统有些在大陆保存得比较好,有些在台湾保存得比较好。两岸文化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将这些分别在大陆和台湾保存完好的优秀传统,共同整理挖掘出来,实现无缝对接,共同探讨弘扬它们的最佳途径,使这些优秀传统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其二是充分尊重、理解和包容两岸各自的区域文化特性,减少次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对立。毋庸讳言,两岸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下,形成了某些带有差异性的次文化特征,加上两岸长期以来的政治对立,两岸民众之间长期的隔阂,使得两岸同胞在进行文化交流时,会产生某些疑问,甚至对对方的某些文化表现形式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两岸的文化整合就是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着眼弘扬中华文化,突破各自区域文化的局限,将各自优秀的文化资源变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双方文化特性的比较、批判、选择、吸纳、融会来消弭文化差异,减少文化排斥,避免文化冲突。
    二、两岸文化整合的功能定位
    文化整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并非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任何时期都能够顺利推动。在两岸军事对峙时期,由于两岸之间缺乏最起码的接触和沟通管道,文化整合也就无从谈起,文化整合只有在两岸开放交流之后才成为可能。但是在李登辉和陈水扁当政时期,两岸虽然有文化交流,但却不时遭遇到台湾当局人为的政策破坏。李登辉在台湾大力提倡“地方意识或乡土意识”,“切割台湾与中国文化认同的脐带”,使“台湾人民文化的认同逐渐与过去中国文化认同分离”⑧。陈水扁当政时期更是变本加厉地诋毁中华文化,否定中华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片面强调台湾文化的主体性,并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活动。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所作所为使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出现混乱,使两岸的文化整合面临重重困难。历史证明,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深入、越频繁、越紧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共同的认识就会越多,对次文化差异的理解就会越深刻,这就构成了两岸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了协商对话,“三通”直航也得以实现,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马英九当局对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也给予高度重视,这些都为两岸推动文化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文化整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岸文化整合需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两岸文化整合也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以说,文化整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因为,两岸文化整合具有认同、保障和外溢等三个主要功能。
    (一)认同功能。两岸文化整合可以促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整合与认同是两个难分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概念,文化的整合可以促进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反过来又更有利于文化的整合。文化认同是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共同习俗、共同理念、共同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确认,是对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及其正当性的一种确认。两岸之间的文化认同问题,说到底就是,是否承认两岸文化属于同一种文化体系,如何认识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余光中先生就认为,两岸的文化本来就同源同种,在基本层面是一样的,两岸文化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分裂。但两岸分离这么长时间,现在两岸迫切需要文化上的交流,在没有太大交流障碍的情况下,强调“文化认同”会好些,我们需要文化认同来增进人们的亲近感。⑨事实上,台湾绝大多数民众并不否认两岸文化的血脉联系,也承认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核心要素。但是,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十几年来在文化领域的分裂活动,也有部分台湾民众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产生了模糊认识,出现了诸如“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已经呈现完全不同面貌”,“各自成为两个有相关却日渐不同的文化体系”等不正确的看法。而两岸的文化整合可以起到达到巩固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澄清少数人的模糊认识的作用。
    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建构主义的“文化—规范—认同”范式可以得知,文化因素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内部成员的行为可以产生规范效应,而普通和被广泛接受的社会规范又有助于建构对国家或民族的认同。美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起始和结果,更是民族主义的核心。⑩有大陆学者也认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质上能够反映出对“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11)贾庆林主席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也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两岸同胞要“在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12)台湾学者刘文斌则观察到,李登辉和陈水扁当政时期在文化领域的诸多动作,目的就是要使“台湾民众经由文化认同的改变,进而造成国家认同的改变,在台湾形成主流民意之后,自然影响到台湾领导人的两岸政策及所建构的两岸关系”。(13)由此可见,只有两岸之间努力实现文化上的整合,才可以避免让“台独”分裂势力有机可乘,驳斥他们肆意夸大两岸之间的文化差异、否定两岸文化的血脉联系的言行;也有利于逐渐促进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和“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二)保障功能。两岸文化整合可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文化动力”是国台办主任王毅7月10日在迎接出席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双方不约而同提到的词汇。王毅表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动力,也需要文化动力。(14)吴伯雄也表示,两岸关系除了经济联系之外,血缘和文化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15)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领域不断提供动力保障,才能够确保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速度。文化动力作为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层面,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要素,是两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文化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可以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来理解。所谓“推力”就是推动两岸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作用力,它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来发挥作用的。直接的方式是,中华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关系本身就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整合可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间接的方式是,文化可以渗透到两岸交流交往的方方面面,实现文化的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与整体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所谓“拉力”就是对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素的制约力。民进党执政八年不遗余力推动的“台独”分裂活动之所以遭到惨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所面对的是无法战胜的中华文化。台湾多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台独”最大的制约力,文化整合就是要使两岸的文化形成“既推又拉”的合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三)外溢功能。两岸的文化整合有助于两岸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理应在国际上占据与之相适应的地位,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中华文化是一种兼具民族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它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在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会产生“外溢”效应,影响到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源泉,如何在继承和发展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在世界上推广中华文化时曾经“各自为政”,甚至互相诋毁,客观上不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弘扬和传播。两岸文化整合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文化整合,将中华文化中最优秀的传统提炼和挖掘出来,将两岸文化中不代表中华文化的糟粕剔除出来,将中华文化中最具普世性的价值找寻出来,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最有效途径探讨出来,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正如旅美华人楚寒指出的那样,两岸文化整合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开发、培养出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文化新内涵,创造出具有丰富人文素养,具有创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并融合到世界的主流文明当中。(16)
    三、两岸文化整合的路径选择
    明晰两岸文化整合的目标是找到整合路径的前提条件。两岸的文化整合说到底就是要致力于建构一种体现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价值理想的文化体系,建立一种制度化的两岸文化交流新秩序和新格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基础。两岸的文化整合并非只是追求某种标志性的成果,而更多应看成是一个过程。在两岸在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只要中华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弘扬,两岸的文化差异逐渐得到消弭,两岸人民能够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共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就是最好的结果。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两岸文化整合要经历“互动交流——机制建立——精髓整理——差异磨合——融合创新”的路径,这五个方面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先后逻辑关系,但也并非绝对就只照此顺序发展,他们之间有时候也会交叉重叠或齐头并进地推动。
    (一)互动交流。交流是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互动是文化整合的首要路径。两岸要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两岸文化机构、文化组织、文化人之间的交流,而是两岸民众之间要进行最广泛的交流,进行更深入的文化对话。两岸当局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不要为文化交流设置任何的人为障碍,各政党和政治人物也不要从泛政治化的思维去看待两岸的文化交流,要“让文化回归文化,它真正的力量才能够得到彰显”(17)。要充分发挥两岸民间社会的力量,要让两岸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此外,两岸的文化交流不仅仅在两岸之间进行,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打破了人类文化交往的时空界限,无论是大陆或是台湾,都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和思考中华文化、两岸各自的次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问题。
    (二)机制建构。在互动交流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机制化就成为必然选择。建立交流制度化,就是推动两岸交流双方建立更为密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联系与往来机制。可以说,没有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化,就没有两岸的文化整合的可能性。机制化贯穿于两岸文化整合的全过程。只有实现了机制化,才可以避免两岸文化交流的随意性,才能对文化交流的目的、行为、效果进行必要的规范,才能够保障两岸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才能够解决两岸文化交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确保两岸文化整合后续路径的顺利推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是推进两岸文化整合的一个现实路径。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建立两岸共同文化推动委员会,募集两岸共同文化发展基金,规划两岸共同文化发展纲要”(18)等也是两岸文化整合机制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精髓整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整理和提炼,直接关系到中华文化根基的维系问题,是确保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外来文化冲击的重要前提,也是两岸文化整合的基础工程。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不少传统精髓还散落在海峡两岸,没有被发掘和整理出来。有些在大陆被破坏的传统文化在台湾保存得依然完成,有些在台湾依然存在的传统文化未必就是如此正宗。只有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挖掘整合中华文化的精髓,才能够真正知道两岸到底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才能知道对方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短处有哪些,才有可能互通有无,相互补充,比较完整地呈现中华文化的全貌。具体来说,两岸在这方面的合作可以从历史、宗教、戏曲、考古等领域开始,然后再延伸至现代文化领域。有学者提出可以考虑共同编撰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史、中华大辞典,共同整理两岸族谱、地方志、民俗民风等,都属于这一路径。
    (四)差异磨合。两岸文化中除了有共通的部分外,还有差异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观念碰撞和文化冲突。对文化冲突进行控制和管理是两岸文化整合的必由路径之一。文化差异只有在不断冲突和磨合中才会逐步相互适应,这种适应不见得是一种文化轻忽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行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去芜存菁。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要将心比心,不要无故指责对方文化存在缺陷,而要看到对方文化存在的意义,要从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去诠释、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特性,在磨合中将一方的文化资源变成两岸同胞的共同文化资源,多从善意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台湾学者张亚中在提及两岸文字繁简差异时,就认为“两岸文字趋同化”,“未必是舍繁就简,或者是去简归繁这样的选择题”,而是要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方便传统与现代接轨”,“促进两岸文化整合”的目的,这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科学、理性的态度。
    (五)融合创新。无论是交流、机制化、整理还是磨合,都是为两岸文化融合创造条件。在解决上述问题后,文化融合往往就会成为两岸人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只要没有人为的政策、制度、信息障碍,两岸的文化交流会水到渠成地达到整合的最后阶段。两岸文化整合,并非是对中华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弘扬,也并非对两岸相互之间次文化的简单适应和叠加,而是要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更能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文化推动力。这就需要两岸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包括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创新,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充分结合起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全球文化对话和文化整合中去,吸取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等等。此外,文化创新还要超越“就文化谈文化”,要加快文化产业化的步伐,加强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通过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等途径,将文化转变为促进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结语
    两岸的文化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将伴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整个进程而展开。两岸关系已经呈现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文化整合也有了好的开始,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两岸理应在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寻求两岸次文化之间的共性,增进两岸的文化对话、交流和理解。通过文化整合的过程,让两岸全方位交流交往的桥梁更为稳固,建构起符合两岸人民共同价值理想的文化体系,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新华网北京2009年5月26日电,转自国务院台办网站。
    ②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6月17日,2009年7月13日。
    ③黄骏:《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多元文化互动与社会变迁》,《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67页。
    ④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⑤陈孔立:《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台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⑥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华网北京2008年12月31日电。
    ⑦《马英九:打造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中评社台北2009年10月10日电。
    ⑧刘文斌:《台湾“国家认同”变迁下的两岸关系》,台湾问津堂书局2005年版,第174-176页。
    ⑨《余光中:两岸文化没实质分裂只需互相认同》,中评社北京2009年6月30日电。
    ⑩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Las Vegas: University of Nevada, 1991, p.52, p.74.
    (11)赵森、李义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新时期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10页。
    (12)《贾庆林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新华网长沙2009年7月11日电,转自国务院台办网站。
    (13)刘文斌:《台湾“国家认同”变迁下的两岸关系》,台湾问津堂书局2005年版,第30页。
    (14)《王毅:两岸和平发展也需文化动力》,新华网长沙2009年7月10日电。
    (15)《吴伯雄:血缘和文化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动力》,新华网长沙2009年7月10日电。
    (16)楚寒:《两岸文化交流应立足人道多元自由》,美国《侨报》,2009年6月2日。
    (17)林谷芳:《两岸文化交流的互补与障碍》,《2009年台湾展望》,台湾“国政研究基金会”2009年版,第259页。
    (18)倪永杰:《两岸共同价值的意涵与形成机制》,香港《中国评论》2009年9月号。
    
    
    

 

相关新闻

testtest
上善制度的炼成
新时代呼唤管理理论创新——大卫�梯斯与动态能力理论
创业的不变逻辑
创新管理需要回答的5个问题
十一、弥离
十、转院
九、生机
八、传染
七、求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中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反对性别暴力,保障妇女人权
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刍议
“剩女”与性别统治
性别视角下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抉择及其对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女村官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妇女地位的变化
第73次宪法修正案与印度基层妇女参政的新进展
试论美国“贫困女性化”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