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黄鳝果真是避孕药催肥的?
作者:未知 申领版权
2011年04月19日 共有 2241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眼下到了人工养殖黄鳝集中上市季节,避孕药催肥黄鳝传言再度爆发。市民担心养殖户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避孕药,以缩短黄鳝的生长周期,并达到催肥和提早上市的目的。如今野生苗种越来越少,黄鳝养殖产业陷入困境,照这样下去,若干年后我们就很难吃到黄鳝了。
    避孕药催肥黄鳝从理论和研究实践上看,都站不住脚。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全是雌性,经过性逆转,3年后变为雄性。雄性体大,雌性体小,而避孕药所含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只可能使黄鳝长不大,而不是变肥大,还可能导致黄鳝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死亡率……
    希望贵报及时纠正避孕药催肥传言,并借贵报一角向社会呼吁,关注黄鳝的规模化人工繁育。
    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
    二O一O年十一月
    震 惊“催肥说”漏洞百出
    王永杰从事水产养殖研究十多年了,但一直到2006年野生鳝苗骤减,他才开始关注黄鳝人工繁育。可这一关注,竟牵扯出一个骇人的真相。黄鳝原来是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全是雌性,经过性逆转,三年后变为雄性。雄性体大,雌性体小,而避孕药所含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催肥,从生物学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黄鳝要变成雄性才更肥大。况且,使用避孕药,会导致黄鳝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死亡率,所以,养殖户干这种事得不偿失。
    合肥市畜牧水产局的检测结果,果然佐证了王永杰的说法。据介绍,从农业部抽检,到本地的例行检测,均未曾在黄鳝体内发现有激素成分。
    那谣言因何而起?
    探 寻 12年后还原真相
    11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徽四大黄鳝养殖基地之一的肥西廖渡,4年前这里就成立了黄鳝养殖合作社。一眼望去,30亩水塘格外平静,水面下800个网箱里,约摸30吨黄鳝,已进入冬眠期。养殖户也停止给黄鳝喂食,只等价格上涨,好捕捞出售。
    技术员余坤说,黄鳝的饵料是合作社统一从湖北洪湖购进鲤鱼,撕碎后,掺进海灵宝黄鳝饲料配制而成。此外,再无其他添加物。
    到底有没有用避孕药来催肥黄鳝?“这事倒是听过,但我们哪敢去干,喂死了,一年就白忙了。”廖德恒老汉直摆手。他家水塘里今年投放了30箱幼苗,投进去17000元,估计能净赚万把块。他笑称不敢“和钱开玩笑”。
    “我们给养殖户专门培训过,他们都知道传言是假的。”余坤立即接过话头,“不过,它并非空穴来风。”据调查,1998年人工网箱养鳝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湖北、江西有些养殖户,在黄鳝快怀卵时,为了给黄鳝“避孕”(网箱内不适宜怀卵),使用过避孕药。“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避孕成功,还造成黄鳝大量死亡。”余坤摇了摇头,谁还再干这种傻事?”
    既然没吃避孕药,那养殖的黄鳝,为何普遍比野生黄鳝肥大?“营养好,喂得频繁,生长快很正常。”
    SOS 野生黄鳝喊“救命“
    传言轰然倒塌,但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对黄鳝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没这个传言,或者传言早被戳穿, 不至于到今天,才着手攻关规模化人工繁殖这个课题。”王永杰坦承,专家的研究是跟着市场动向走的,如果传言没有造成黄鳝需求量增长缓慢,野生鳝苗日益衰减的事实十几年前就会被关注,人工繁殖技术也许能尽早解决。
    传言刚出笼时,农田里到处都是野生黄鳝,一斤鳝苗只要几毛钱;2006年前后,鳝苗减少苗头凸显,“物以稀为贵”,一斤鳝苗市价涨到五六块,水产专家开始关注规模化繁殖,但国家水产部门测算发现,人工培育一斤鳝苗成本约15元,两相对比,人工培育无法取得经济效益,研究搁浅。到2009年,鳝苗单价突破15元,研究终于起步。
    同时,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安徽省渔业局王永东介绍, 去年全省黄鳝网箱养殖面积为640万平米,今年增加到800万平米。但由于技术所限,规模化繁殖无法普遍开展,养殖苗种90%以上来自野生。而现实是,野生鳝苗并非取之不竭。
    不断扩大的养殖面积,又加剧野生苗种缩减速度。
    “如果人工养殖技术得不到突破,总有一天黄鳝会和恐龙一样的命运,成为博物馆的化石标本。”王永杰称。
    如今,“争苗大战”屡屡上演,野生鳝苗愈加难寻,也给人工规模化繁殖实验造成困难。
    这样一种窘境,何时才能解决?
    小小黄鳝一直冤了12年
    “12年来,黄鳝蒙受避孕药催肥不白之冤,如今这一传言再度肆虐,这太荒谬了……”冬季一到,人工养殖黄鳝集中上市。11月20日,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博士研究员王永杰给本报发来一封求助信,首次公开为黄鳝“正名”——市场上黄鳝鲜有人问津,主要是十几年来社会上流传的“避孕药催肥说”,其实是个天大的谎言。
    而由此引发的已不仅仅是“信任危机”,更是一场正在恶化的“生态危机”。由于连年以讹传讹,加上黄鳝生存环境的恶化,野生苗种日益衰减,黄鳝养殖产业正走向绝境。
    “照这样下去,若干年后,黄鳝就会从餐桌上消失了。”□见习记者 吕珂 黎静 本报记者 王蓉
    谣言从哪里传来的
    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避孕药催肥黄鳝”的传言始见于1998年《成都商报》,该报报道称:重庆一养殖户向记者报料,其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避孕药,使黄鳝长得又肥又大。
    此后,这个传言开始集中爆发。《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山西日报》、《茂名晚报》,甚至连新华网都发表文章称“有养殖户拿避孕药喂黄鳝”,而文章多是含糊其辞,并未有严密论证。因媒体不负责任地报道,此传言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人们不敢再吃黄鳝,每每提到食品安全话题,都要提到“避孕药催肥黄鳝”。甚至儿童性早熟,也把此归为罪魁祸首。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姜德明等38名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竟将其作为“食品安全第一案”写进2001年人大议案。
    不仅媒体、人大议案,连小说里都有它的影子。小说《打倒爱情》(吴明宏著)第九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她扒开大盘里的黄鳝,一条一条仔细地看,偶尔把鼻子尖凑上去嗅嗅,以确定它们生前是否被人喂过避孕药。
    2002年前后,传言开始进入合肥,一时间黄鳝成了人们口中的“毒药”,无人问津。
    时至今日,仍未有权威部门公开为黄鳝正名。
    百姓宁愿相信谣言
    “以前我们家老人小孩都挺喜欢吃黄鳝的,自从几年前听说市场上的黄鳝是被避孕药催肥的,家里就再也不烧黄鳝了,到饭店也从来不点。”家住安徽农业大学附近的杨先生说,尽管一直对这个说法半信半疑,但这么些年,也没见有权威部门站出来给说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杨先生还发现周围很多人知道这个说法,特别是年轻父母,都不敢买黄鳝给小孩吃了。
    勤居苑的金女士还总结一套挑选野生黄鳝的小窍门,她说野生的黄鳝个儿大小不一,而且身体比较长、尾巴比较细。随后,记者随机采访市内多家农贸市场里的20多位市民,证实“激素催肥”的传言确实广为流传,至于传言是真是假,谁也没法判定,不吃或少吃就成了最好的避免危害的办法。
    清溪路一家大型超市的水产区内,黄鳝标价为28.8元/斤。销售人员介绍说,平均一天只能卖出三五斤,菜市场里黄鳝也鲜有人问津。
    一家饭馆的王老板也证实:“现在市民很少买黄鳝回家自己烧,黄鳝大多流向了饭店。我们家饭店卖的是野生黄鳝,要40多元一盘,而养殖的黄鳝只要30多元。客人点餐时,我们会特别说明黄鳝是野生的,客人才会放心。”王老板无奈地摇头,“黄鳝前些年很火,现在销量下降了,平均一天只能卖四五份。”在问道是否知道,避孕药喂养一说时,王老板说道很多消费者都会跟他咨询这个问题,“我没有实地看过人工养殖,也不知道是不是啊!”
    泥鳅鱼虾跟着受连累
    1.泥鳅:2005年4月,有网友质疑泥鳅在饲养时,喂避孕药加快生长迅速。理由是市场上的泥鳅肚大,用手一拉就会断。
    辟谣:作为黄鳝的“表亲”,泥鳅也具性逆转特性,雄性体大。喂避孕药得不偿失。
    2.罗非鱼:2007年8月,广西南宁市民反映市场上罗非鱼个头肥大,价钱每斤才2元,怀疑大多用避孕药催肥。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对此解释说,采用杂交养殖罗非鱼技术后,能减少罗非鱼生殖耗能,使雄性罗非鱼长得又大又快,并不是避孕药功效能达到的。
    3.虾:2008年10月,海南有消费者传言对虾含有避孕药残留,吃了会影响小孩健康等。受连累的还有基尾虾等。
    辟谣:当地政府随即通过媒体公开对虾的养殖全过程,解开消费者“心病”。
    4.甲鱼:2007年12月,武汉某媒体报道,个头大甲鱼是吃避孕药甲基睾丸酮长大的,许多孕妇不再喝甲鱼汤。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驳斥:首先甲基睾丸酮在我国禁销多年;其次甲基睾丸酮价格很高,如喂食,甲鱼会高出市价5倍以上。
    5.大闸蟹:2010年9月,网络上传肥美的大闸蟹,都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辟谣: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回应说不可能。因为一个网围光投药就要上百斤,避孕药1mg就要十几元,成本非常高;况且蟹很敏感,根本承受不了服药。
    ■评论
    谣言止于智者
    “避孕药喂黄鳝”传言,12年来,一直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消费者的心上。如今,终于有专家勇敢地站出来辟谣,有关部门也认为此说法并不靠谱。按理说,到这里,闹剧本该收场。但怪就怪在,一个轻易就能戳穿的谣言,竟让黄鳝蒙冤长达12年!这比谣言本身更显荒谬。
    究其原因,表面上源于普通老百姓缺乏科普知识;而剥茧抽丝,背后折射的却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长期缺位和惰政思维。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并未主动核查真相,而是放任谣言肆意传播。直接的后果是,黄鳝背负不白之冤,野生鳝苗濒临灭绝,黄鳝产业遭受重创。试想,谣言传播初始,政府职能部门主动履责,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和养殖户,还原真相,何至于今天?
    从2006年“毒西瓜”,到2007年海南“毒香蕉”,再到今年四川“蛆虫柑橘”,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传言,老百姓神经最为敏感。政府职能部门一向习惯于坐等传言不可收拾时,才有气无力地“解释”一番。不仅在一段时间内,造成老百姓视听混淆;从长远看,谣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不是姗姗来迟的辟谣所能轻易消除的。
    谣言自古就有,且谣言止于公开。信息公开程度越高的社会,谣言生存的空间越小;但是,谣言往往涉及最新的事态,而这常常是信息公开的盲点。这就需要政府建立高效的信息求证、查实和反馈机制。一旦出现谣言,迅速调查相关信息,如实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曾说这样一句话。“评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干部,无功就是过、慢也是过,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检验标准;这不只是讲一段时间,不是讲一年、两年,要讲几十年。” 这就是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习惯于红头文件理政,不主动体察民情动向的庸政、惰政者,最好的忠告。

    

 

相关新闻

明星的过期化妆品与“转基因食物”
草莓果酱竟然是荤的
日本科学家提纯人类粪便造“美味素肉汉堡”
人大代表质疑“矿物质水”为“添加剂水”
知道自己每天都吃了什么吗? 日本添加剂之父告诉你
台湾塑化剂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塔塔粉
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
洋奶粉涨价多少信用就值多少价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奶茶过量添加奶精 可能诱发多种疾病
国内食品多数没标反式脂肪酸 焙烤业暂无标可循
“人造奶油”造质疑 专家建议尽量少吃
反式脂肪酸存在健康风险 中国缺乏食用标准
警惕健康杀手反式脂肪酸 鉴别要看食品成分
零食多含植物奶油 专家都不清楚某些油名字
反式脂肪酸究竟有多可怕
氢化植物油
滴上一滴 就能知道是否含“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