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次劳资谈判的结果如何,NBA在几年后很可能将呈现另一种面貌:“王朝”越来越少,诸侯割据混战成为主流。
但你想看王朝问鼎,还是诸侯混战?这是个问题。如果NBA的小老板们如愿以偿,他们将改变最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湖人王朝”以来NBA的基本形态。诸侯割据固然增加了季后赛的悬念,但现代NBA以王朝带动人气的模式可能崩溃,其全球影响力随之下降。
随着计划中的新赛季越来越近,劳资谈判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8天6谈,前所未有。如此高密度的谈判,已经越来越指向两个主要目标:第一,遏制大牌球星扎堆现象,第二,搞垮湖人这样的王朝队伍。
自从停摆以来,劳资纠纷围绕的中心似乎是球员工资占俱乐部投入的比例,球员自愿从57%降至54%,资方目标是40%,现提到46%。最终,新劳资协议必然停留在50%这个数字,前后相差不大。然而正是这个目标,干扰了大家的视野,掩盖了资方内部的矛盾。劳资纠纷的实质,并不是球员和资方的矛盾,而是少数寡头球队与多数小市场球队的矛盾,最终是湖人与诸球队之间的矛盾。
NBA各队的老板,近几年普遍进入子承父业的阶段,加上一些球队转让所有权,年轻老板越来越多,爵士队是子承父业的典型,骑士队是新老板的代表。这些年轻老板与老一辈观念不同,也不满足于湖人、绿军、公牛这样的队伍垄断总冠军,更不满足于湖人、尼克斯、公牛这样的球队垄断大市场。所谓的大部分球队亏本,并不指湖人、公牛和尼克斯,他们所在的城市规模位居全美前三。你既要拿冠军,还能赚钱,过去的老一辈能相安无事,小老板不干。所以,他们表面上要改变球员收入占俱乐部投入的比例,事实上要“均贫富”,打破豪门球队的垄断格局。
所谓“每支球队都能赚钱”,并非真正意图,大多数球队的愿望是“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三十个球队玩的联盟,凭什么你要多吃多占呢?因此,他们逼迫湖人老板巴斯每年拿出8000万美元分给大家。但小老板们并不缺钱,大多数老板身后都有巨大产业,惟独巴斯只靠湖人赚钱,若说身家,巴斯远不如他们。所以,新一代老板阶层的目的,并不是要巴斯的钱,而是通过取消各种特例,不让湖人投入巨资,削弱他们的实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要限制球队投入,分四档交“奢侈税”,另一方面要限制球星收入,让他们分流到各俱乐部,而不是在湖人和热火扎堆。
现在的问题是,球迷更愿意看哪一种NBA,是王朝模式,还是诸侯模式?根据最近30年的经验,NBA之所以有现在的球迷规模和影响力,主要靠“王朝模式”,如上世纪80年代的湖人和绿军,90年代的公牛,以近最近10年的湖人。即使马刺这样的小市场球队,也因为夺过四届总冠军,人气也超过一般的小市场队伍。建立并守护王朝,是球星能力的反映,而球星带动球迷的领路人。如果没有了王朝,冠军一年一换,人气难以聚集,NBA影响力必然下降。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火箭的两连冠,如果他们能连续得到三个总冠军,地位与影响力必然远超现在。然而“公牛王朝”前后两个三连冠,光芒盖过火箭。那个年代,不知培养了多少球迷。此后的历届总决赛也证明,诸侯轮流登顶,NBA的收视率必然下降,但湖人与绿军的对决却能创下纪录。每一支球队、每一个球星,背后都有一定数量的忠实支持者,但NBA整体效应的发酵,靠的是更大规模的外围球迷,而吸引他们,没有一定数量的超级巨星和王朝背景是做不到的,气场不足。
但“王朝模式”向“诸侯模式”过渡,已经变成一个不可逆的趋势。韦德为什么和斯特恩吵得面红耳赤?一向笑咪咪的安东尼为什么在谈判中勃然大怒?都是因为他们感到了源自资方的一股寒流,正扑面而来,而且集中于他们这些顶级巨星。一旦“王朝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他们自身的价值也随之打折扣。
而湖人队老板巴斯,已经向诸老板低下了头。这个可怜的老头,正是他在近30年前向斯特恩建议,NBA应该像湖人这样推广“明星制”,才能做大做强。现在看来,巴斯的时代似乎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