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Decisional)
焦点汇谈法、深度汇谈法
【背景】
很多时候我们几乎都遇到过这么个情景:你被邀请参加一个会议,而且现在你在那里坐,讨论的主题却漫天飞不着边际。会议上谁大声、谁的话多,那么基本整个会议主题、轨迹就被那一个或几个人引领着。当会议要结束该出结论了,你却发现没人是有准备的,因为漫无边际的讨论不但令人厌烦,而且也容易误导人和使主题论点变得混乱,你也会发现,事实上大家也就拿着一丁点可怜的素材、数据在讨论着一个大问题。
听起来很熟悉?对啊,这就是没有焦点的,浪费时间的会议——难道我们只有这种会议形式么?
ORID(O实践-客观事实、R感受-客观反射、I意义-事实分析,D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方法是一种藉由促动师引导来开展的结构化汇谈(会议、交谈)形式。这个方法被用作分析事实和感觉一个工具和方法,由Cultural Affairs(美国教育暨文化局)开发并发展,通过理性、有暗示(心理学词汇)作用的提问而使决策更理性可行。它是脱离“漫无边际”交谈、汇谈、会议的方法。
如果ORID藉由一名有经验的促动师去操作,参与者(参会者)一般都不会觉察出他们在参与一个有结构、层次的汇谈(指提问、促导方式),就好像只是某个人(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坐了在小组里面一起参与讨论一样。
就本质而言,ORID是帮助人做决策的,一般可以用于:
1、作为一个持续性的促动者和教育者,促动参与者/听众被之前(会议中)形成的固有思维中从新思索、推陈出新的时候;
2、社团组织、商业组织、政府以及哪怕任何一个小团体做决策时;
3、教育者在课堂上去探究一个问题的时候;
4、在一对一的会谈中去厘清个人行动计划的每一细节步骤,ORID也是咨询行业或者社团组织为个人提供问题分析解决的指导服务的时候;
5、新闻工作者为了使问题探究更加深入(而非只是传统的问答,仅报道事实和感受),使用ORID技术去构筑深入的采访的时候。
有结构的流程
我们必须明确,如果我们采用ORID,那会议的定位对立面将我们所习惯的“漫无边际”、主题论点不聚焦的会议。ORID会使用一套动态的递进形式,指导我们找到决策点。
首先,会议前我们必须明确我们使用的技术史ORID,并且要严格坚持贯彻这个技术的流程。任命一名有经验的促动师作为在会议中使用这个方法(技术)。而且,当我们的促动师发现参与者在浪费时间做不必要讨论的时候,有权号召大家回到聚焦点上。
促动师会问或引导(与会)团队回答(思考)一连串基于引导决策(下决定)发展进程的问题。其中每一个关键点都将由记录员记录在黑板。
关键释义-Important!
O —Objective questions
询问与主题相关的客观的事实。核心问题是:关于这个,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如果ORID中的主题是一个已经完结的事件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那么我们就要重新唤起这个事件,并让大家提炼出里面的客观事实。
完成上述工作后,促导师必须注意要把他们从对上述主题的想法、感受和讨论中拉回现在(现实中)。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只是事实。
焦点汇谈法操作形式分解
【准备】
问题深度 | 目的 | 基于答案的问题集 |
Objective Level | 1、获取资料和数据 2、识别事实信息 | 1、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的? 2、基于事实和数据出发,能否概述下所说的? |
Reflective Level | 1、鼓励参与者交流 2、鼓励参与者自由地说想法、发挥想象力 | 1、在这件事上,什么使你觉得惊讶(喜)的? 2、在这件事上,什么使你觉得收到鼓励? 3、在这件事上,什么使你觉得有点气馁? 4、这件事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
Interpretive Level | 1、识别这些素材的重要性和意义 2、(为参与者)清晰说明上述材料的潜在意义。 | 1、这些素材、数据告诉我们什么?对于此,你的观点及你洞察到了什么? 2、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和信息而值得我们推崇的? 3、其中这些素材数据又忽略了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是我们还需要去继续了解的? 4、这些我们需要继续了解的一般在什么地方(人)上可以挖掘到? |
Decisional Level | 1、计划下一步怎么走 2、开发、设计一个行动计划 3、做决定 4、体验如何“消除分歧” | 1、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2、据此我们又可以做什么样的决定? 3、为了我们的未来目标,我们的行动计划又是什么? |
【加工】
素材、数据采集汇谈步骤 (请记录顾问团队/促动师所问的问题细节) | 顾问团队/促动师的分析 (汇总记录,帮助接下来促动学员及作为行动计划依据) |
ObjectiveLevel | |
ReflectiveLevel | |
Interpretive Level | |
DecisionalLev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