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垄断资本主义
作者:彼得�蒂尔 申领版权
2016年03月12日 共有 28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因此,垄断对于产业内的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产业外的人呢?巨额利润是否来自社会上其他人付出的代价?实际上确实如此:利润都是从消费者的钱包掏出来的,垄断者自然享有坏名声——但只在一成不变的世界里如此。

在静态的世界中,垄断者只是收租人。如果你垄断了市场,你就能提升产品价格;其他人没有选择,只能从你那里买。就像一款有名的桌面游戏:房地契在玩家之间轮转,但是游戏规则从来不会变,你无法通过重新创造一种更好的房地产开发方法来赢得游戏。在游戏中,房地产的相对价值固定不变,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没法把它们全买下来。

但世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创造更好的新事物。富有创意的垄断者创造出崭新的事物,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有创意的垄断企业不仅对外界社会没有坏影响,相反,它们是使社会更美好的推动力。

就连政府也知道这些,因此还专门有部门努力创造垄断企业(授予新发明专利权),尽管也有另外的部门在扼杀它们(实行反垄断措施)。有人可能会质疑:仪仪因为第一个想出好点子,比如设计出手机软件,一个人就应该获得法律保护的独占地位吗?但是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iPhone手机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给苹果公司带来的垄断利润就是对苹果公司的嘉奖,奖励它丰富了世界,而非人为造成稀缺,消费者也乐意花高价买一部好用的智能手机。

新兴垄断企业的活力解释了为什么老牌垄断企业不会抵制创新。有苹果公司的iOS系统打头阵,移动计算的崛起迅速把微软从长达数十年的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推了下去。在那之前,微软的软件垄断取代了美同IBM公司20世纪6070年代的硬件垄断。几乎整个20世纪,电话服务业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而现在每个人都能从随便一个供应商那里买来一部手机。如果垄断企业的趋势是阻碍进步,那我们应该抵制这种危险企业。但是进步的历史事实上是垄断企业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

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之后垄断食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些是困在竞争之中的企业想都不敢想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经济学家却痴迷于企业间的竞争,把竞争当成一种理想状态呢?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经济学家的想法来自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他们把个人和企业看成可互换的原子,而非独特的创造者。他们的理论描述了完全竞争的平衡态,因为这种平衡态模型很容易建立,而不是因为它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由19世纪物理学衍生出来的长期平衡态中,所有能源都是平均分配的,而且所有事物都趋于静止——也被称为宇宙热寂(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不管你怎么看热力学,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比较:在商界,平衡态即静态,静态就是死亡。如果你的公司处在竞争平衡中,那它的消失对世界丝毫没有影响,而和你公司相差无几的其他竞争企业随时都准备取代你的位置。

完美的均衡可能描述了大部分宇宙的虚无状态,甚至也是许多企业的特点。但是每个新发明的出现都和均衡相差甚远。在经济理论之外的现实世界中,每个企业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它做了其他企业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垄断并不是商界的症结,也不是异常存在,而是每个成功企业的写照。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巾以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相关新闻

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王者归来
美国王族
王者从何而来
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
能源2.0
公益创业的神话
人员问题
工程问题
人机互补之于企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什么对创新重要?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互联网 ”时代企业的创新困境与驱动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本章小结
第五节 需求估计
第四节 蛛网模型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二节 供 给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求
导 论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