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经济学中的从1到2到多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19日 共有 81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理论需要抽象,经济学也不例外。


经济学经常需要在简化数量上进行抽象,例如假设市场上只有两种商品,虽然真实世界里其实有着成千上万种商品的存在。外行常无知者无畏地嘲笑经济学的抽象脱离实际,却无视几何学里的点、直线、圆等也从来没有在真实世界中存在过的事实。比起几何学的抽象,经济学在简化数量上的抽象只要给予巧妙的理解——不知道这算不是算是想象力的一种?——其实完全可以是符合实际的。例如,假设市场上只有两种商品,可以理解为其中一种是目前要解释的现象中予以关注的特定商品,另一种则是该商品之外的所有其它商品的集合。又比如“公共经济学”中那关于社会资源分配于生产国防与民用的模型,把一种商品定为大炮,另一种商品定为黄油,不要狭隘地理解为在那个模型所描述的世界里只有两种商品,而是大炮作为国防类产品的代表,黄油作为民用类产品的代表而已。把真实世界里的所有产品按它是用于国防还是民用分成两大类,上述的“两产品模型”并没有抽象得脱离了实际。


上述的解释对行内人来说是常识了,但本文着重要讲的是另一个与经济学在简化数量上的抽象有关、但少有行内人特别注意到的现象,那就是其实经济学对数量的简化并不都是简化为2,也有简化为1。为什么有不同的简化?从12到多有什么区别?这才是本文的重心所在。


说到经济学对数量的简化,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简化为2,如前述的假设市场上有两种商品,还有假设要素市场上有两种生产要素,国际贸易理论中假设世界市场上有两个国家……经济学家为什么对“2”这个数字如此情有独钟?拿这个问题去问经济学家,有相当一部分人恐怕还真说不出道理来,因为他们只是盲目地遵从教科书上的假设,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假设的含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说出来会让人失笑,那就是经济学喜欢使用几何,而几何又大量是使用直角坐标系——众所周知,直角坐标系有两个轴,所以如果不至少假设研究对象有有两个的话,没法构造几何模型啊!要是把研究对象增加到3个,就要用到立体几何,解出模型的难度急升。要是再进一步把研究对象增加到3个以上,更是根本再也无法使用几何了,只能转向代数。


说到这里,大概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喜欢假设有两个的做法是马歇尔留下的新古典传统,因为在他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就没这个“偏好”了。而更后来的经济学家想搞什么“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以为马歇尔那只有两个的假设是局部均衡,将经济学对数量简化为2的抽象取消,改为貌似更符合现实的n,然而这是谬见——瓦尔拉斯的智慧跟马歇尔比真是拍马都赶不上。如前所述,经济学对数量简化为2只要适当地理解(其实就是指赋予适当的经济含义),它根本没有脱离现实。在经济学的范畴里,从2到多,往往并不重要,没有发生质变,2的模型就是一般均衡,而不是根本没有真正理解马歇尔的思想之人所以为的那样是局部均衡。只研究一种商品的供求理论才是局部均衡,研究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理论已经是一般均衡。不是n的模型才是一般均衡,其实n的模型反而往往空洞无物的套套逻辑——事实上弗里德曼就明确批评瓦尔拉斯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花架子而已。


然而,如果仅仅是把经济学对数量往往简化为2理解为方便使用几何中的直角坐标系,那还是太肤浅了!马歇尔的思想深度可能还是有限的,因为他似乎没有清晰地解释过从12又有什么重大意义——是经济含义上的重大意义,而不是仅仅为了方便使用几何的技术性意义。如前所述,从2到多并不重要,只是将数学工具从几何换成代数,经济含义上其实没有任何重大突破,所谓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一般化”完全是没有真正理解马歇尔思想的浅见。但从12可就大不一样了。当然,技术上如果只有1就不能构造一般均衡的几何模型,如前述的“供求理论”里只有一种商品就不可能是一般均衡,因为无法解释价格P是怎么形成的,只能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不予考虑。说到这里,大家大概又开始有所领悟了吧?如果假设市场上真的只有一种商品,那根本不可能有交易发生啊!即使有货币的存在,市场交易的本质仍然是物物交换,只不过多了货币作为中介而已。没有两种商品,就不可能以一物换另一物,也就不可能有交易,当然也不可能有价格了。由此可见,对商品数量的简化从12,意义是重大的,从逻辑上不可能存在交易变成逻辑上可以出现交易。显然,把商品的数量简化到1是完全脱离现实的。


生产要素呢?从12的意义是否只是简单地重复了商品的情况?答案是:不止!生产要素固然也像商品一样必须有两种才能进行交换(在生产过程中更普遍的表述是“替代”),才能有价格形成,但生产要素从12还有另一个商品所没有的重大意义,那就是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不可能进行收入分配的分析!


在国际贸易理论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古典时期处于正统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新古典时期出现了H-O理论(要素禀赋理论)。H-O两人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本意只是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个小小的补充——补充一下比较优势是怎么来的?是否只能来自于两国在同一产品(产业)上的技术差异。但H-O理论由于出现在新古典时期,H-O两人自然而然地使用了两种生产要素的假设——比较优势理论可是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但这两人对马歇尔什么都假设两种的做法显然没有真正的理解,对于自己无意中修改了比较优势理论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假设毫无知觉,一点都没意识到这才是H-O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大突破——而不仅仅是一个小修小补。


是什么样的重大突破呢?比较优势理论关于国际贸易的评价是它对所有的参与国(即无论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有利,而不是“重商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是通过损害进口国的利益来使得出口国获利。但这个结论无法解释一个现象:既然如此,为什么贸易保护主义长期盛行?——即使是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明确地否决了重商主义之后,在此之前还可以说是人们受到错误理论的误导,正如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受到错误的地心说误导那样。但在此之后这个解释可不足以说明自由贸易仍然受到进口国强烈的抵制。对于这个现象的充分解释,要直到萨缪尔森将H-O理论做了更完整的分析,也就是添加了收入分配方面的内容,分析出自由贸易虽然对无论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有利,但进口国的本国生产者(与进口品竞争的生产者)的利益是受损的——其市场份额下降、价格也因为多了进口品竞争的情况而下降,总收入自然是大降。生产要素如果没有两种,根本无法解释怎么会有人(进口国生产者)反对对国家整体有利的自由贸易,因为自由贸易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净利益会全部由那唯一的生产要素的产权人获得,不需要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析,也就不会出现其中一种生产要素有可能反而利益受损的情况。


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比较优势理论会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时期的李嘉图提出的,他不是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只认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价值论”主导着他的思维,他只认劳动力是生产中唯一的价值来源。在“劳动价值论”下不可能有收入分配理论,只能有“剥削理论”——既然劳动力是唯一能创造价值的,收入理应只分配给他,其余人等要来分一杯羹当然都只能是对劳动力的剥削。


说到国际贸易,我们又可以找到另一个从12的变化: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时不会有国际贸易(只有国内贸易),将这假设放宽到有两个国家,国际贸易就出现了。


还有一个从12的变化,有趣的是这时传统经济学的习惯做法是把数量简化为1,而不是通常那样什么都假设有两个,那就是“鲁宾逊一人世界”!假设世界只有一个人,那是鲁宾逊一人世界;但如果假设世界有两个人呢?传统经济学在这里就思维歇菜了,直到张五常将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的概念不断地一般化到含义最广泛的“制度费用”,并将之明确地定义为“鲁宾逊一人世界里没有的费用”,对这个假设才有了明确的回答:假设世界有两个人,那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就需要协调与约束人际竞争的制度,交易费用也就出现了。也因此,两人或以上的世界就是“社会”的定义。


回顾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经济学对数量的简化从12往往意义重大,引起质变——市场上有一种商品时没有交易、没有价格,有两种商品时才能出现交易、形成价格;生产要素只有一种时不存在收入分配的需要,有两种时才能做收入分配分析;只有一个国家时没有国际贸易,有两个国家时才有国际贸易;只有一个人时是“鲁宾逊一人世界”,没有交易费用,有两个人时就形成了社会,出现人际竞争,也就出现了协调与约束人际竞争的制度,也就有了交易费用……但从2到多却只能算是量变,不是质变。真正有经济含义而不是一味舞数弄计摆花架子的经济学,往往要关注的是从12,而不是2到多。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从23也是有重大意义的。这些例子,你能想出来吗?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