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关于长平之战的“杀降”之分析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0日 共有 996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趁着暑假比较得闲,最近每天晚上都关了网络,远离电脑,专心挑灯看《大秦帝国》。昨晚看完长平之战的部分,感觉作者实在太过美化与秦国有关的人与事,这回是太过美化白起了,对长平之战后“杀降”之举美化得都丧失逻辑了。


按小说中提供的理由,赵军降兵20万,安置于秦国之内会构成庞大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粮食与衣物——连秦军自己在战场上都还不够这些物资呢;而放还赵国又等于这场大战白打了,不能甘心;于是只能选择杀降。这个理由让我想起有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电影,导演给日本人找的理由就是为了节省粮食,被观众喷了个狗血淋头。


作者对秦国、白起未免美化过甚。长平之战杀降很明显只有两个动机:其一,要立威;其二,要严重削弱赵国的兵力。立威就不用说了,此前白起攻占楚国大片领土之后特意烧毁历代楚王的墓葬地,不就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吗?既然有此“前事之师”,则在这时选择大规模杀降来立威也就很是顺理成章了。只是秦国或白起的愚蠢在于,烧毁历代楚王墓葬只会让楚国王室恨之入骨,而楚怀王的不得民心使得民众对秦国此举更多是惧而不是恨,立威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但杀降杀的可是广大赵兵,他们的背后是万千赵人家庭,此举只会招来赵国民众的恨之入骨,立威的目的根本达不到。正如乐毅统率的燕军灭齐包围即墨六年,最后乐毅受疑而离任,燕军的上将军换了人,那愚蠢之辈就立即上当受骗,居然相信将即墨城外的齐人坟墓毁掉可以让即墨守军惊惧动摇,结果反而只是激起同仇敌忾的民愤。同样是毁坟,为什么秦军成功而燕军失败?原因就在于立威这种事只能通过小面积打击来做,不能大面积地做,否则只会起到拉仇恨的反效果。


所以,如果有人认为秦国或白起没那么蠢,立威的动机不成立,则成立的就只有要削弱赵国兵力的动机了。将20万如此庞大的降兵安置在秦国之内,并要供应粮草衣物,确实不可取,那就放还给赵国便是。说这样做等于这场大仗白打,这根本不合逻辑。首先赵军已经给灭了一半以上,赵国兵力已经严重受损,何来大仗白打之说?要说秦军也折损了近半兵力,大家都差不多地惨,所以这场仗还是白打了,也不对。秦军毕竟是胜,赵军毕竟是败,从军队士气到国际地位,怎么可能不是秦国占了上风?如果觉得这样的“战果”太微小,这场仗还是几乎近于白打,那完全可以这样争取更大利益:不接受赵军投降,而是在外交上向赵国开出条件,要求赵国割让大片土地作为战败赔偿。如果赵国答应,就接受投降将20万赵兵放还赵国;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继续围困直至他们全部饿死。这么做,无论赵国如何选择,秦国这场仗都大有斩获,绝对没白打。如果赵国选择割地,战果就是得到大片土地。不妨漫天开价到使得秦赵两国的边境一直推进至逼近邯郸的程度,为以后进一步攻下邯郸、彻底灭亡赵国奠定基础。如果赵国不肯割地,20万赵军活活饿死,同样达成严重削弱赵国兵力的目的,却根本不需要承担杀降的责任,因为那20万赵兵之死是赵国自己造成的,不是秦军残暴的错。


而且,不接受投降的先例是有的,我记得春秋晋楚争霸的时候就发生过,那是晋军围攻楚国的一个附庸国,该小国打不过而向晋军投降,但晋军拒绝,因为他们真正的动机其实是要等到楚军来救时与之决战。如果接受了投降,楚军见大势已去索性放弃那附庸国而不来了,那岂不是让晋军的谋划落空?


要说怕赵括经此一败会脱胎换骨成杰出大将,如果赵国答应割地而不能尽杀这20万赵军,岂不是将赵括纵虎归山?那也简单,外交条件里从一开始就可以明说了割地只能换赵括以外的20万赵军性命,这赵国上将军的命秦国是要定了。只杀一人不会拉多少仇恨,更用说赵括纸上谈兵害惨了赵军,说不定他被秦军杀掉赵国人心里还有点解恨呢。


总而言之,要想这场大仗不白打,明明有更好的方式争取更多战果,杀降是最愚不可及的。那么秦国或白起为什么还是要这样选择?从这小说的编排来看,我只看到一个可能:白起与秦昭王有意见分歧,白起主张立即继续打到邯郸,彻底灭掉赵国;秦昭王却是主张先班师回朝。那么按白起的打算,是不能在外交上向赵国提出放还20万赵兵的条件的,否则一旦赵国答应条件,就没有理由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


这小说作者美化白起,说得白起的意见才是对的,但在我看来这完全是胡扯!以秦军当时也折损近半兵力的情况下,秦军哪里有能力打下邯郸灭掉赵国?秦军大胜之余确实是士气高昂,但士兵三四年之久没有回家,实属疲师远征。赵国即使已经没剩多少兵马,但邯郸那样的大城全民皆民、顽强死守,拖上一两年是没问题的。更不要说秦军如此杀降,别说邯郸,沿路的所有城池都会死守不降——反正降了也是个死,干嘛不死战一场拉些敌人做垫背?而其余山东五国、尤其是与赵国有唇亡齿害之忧的魏国也会来帮忙,“窃符救赵”的故事会提前上演。


其实即使秦军没有杀降而引来同仇敌忾,秦国要一场战争就灭掉赵国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以当时的形势,赵国是秦国之外最强的战国了,连韩国那样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都不可能这样被你一口就吃掉,何况是山东六国中最强的赵国呢?当年秦军攻占楚国大片土地、燕军几乎灭了齐国,都要基于楚王、齐王或昏庸或残暴的局限条件,但即使条件于入侵方如此有利,最后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被一口吞掉,就是因为如此土地面积庞大、历史悠久的大国是不可能一战而亡的。妄图一场战争就把这样的大国灭掉,那肯定是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甚至把自己噎死的结果。所以用我在前面提出的那个在外交上提条件的策略最好,要不就占据赵国大片土地,要不就饿死赵国主力大军、责任却推到赵国君王头上,这都为以后再来进一步灭掉赵国打下基础。


写到这里,我想起朋友迪迪曾经写过的一个帖子:“看《战争的意义》一文有感而发”(http://tieba.baidu.com/p/3992119139,正文内容被百度系统误删过一次,在9楼重新再发了一次),里面提到唐初统一战争过程中李世民率军唐围困洛阳郑军时,山东(崤山以东,非指今天山东省)的夏军也类似于魏国与赵国有唇亡齿寒之忧而前来救援,唐夏两军在虎牢对峙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抓住一个很偶然的战机以“牧马之计”以少胜多大败夏军10万之众。由于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其实李世民也没有在事前预计到自己会胜利,一下子俘虏了远多于己军数量的降兵,而战区之内也一如长平之战的周边那样由于长期的“饿困”战略导致粮草等各种物资都短缺。当时李世民的选择正是当天就立即释放全部夏军俘虏,让他们自行回乡。这样的宽大处理不但很好地维护了“王师”的仁义形象,而且由于夏国的立国时间远远短于赵国,夏王窦建德又已经被俘——瞧,放了所有夏军俘虏不等于也要放走首脑嘛,秦军也大可以杀赵括而放赵兵的——于是夏国立即自行崩溃,主动举国投降了唐室。当然,迪迪那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正由于山东一地未经一战就投降了,夏军士兵又大量保留下来散于民间,于是后来有原属夏将的刘黑闼出面组织,就又造反动乱了,还是必须再打大仗才能彻底地征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宁愿事后要再打大仗才真正平定山东,也好过虎牢大战结束之时就立即杀降以绝后患——事实上这样根本绝不了后患,反而只会拉仇恨激发民愤而已。


所以,怎么看长平之战后秦军杀降都是很愚蠢的选择。这再次印证了这一句:残暴是因为愚蠢,明智之人选择仁义可不是因为仁义,而是因为明智!(当然,仁义也有可能是因为愚蠢,宋襄公是也。)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