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星期的事了,我一直有听“经济之声”周末周日的“王冠红人馆”的习惯,这节目的主持人及嘉宾的评论水平虽然并不一流,总体而言还算靠谱,也不时有价值观先行的问题,但与其它媒体相比还算中上水平吧。但上星期“国际版”里对一条新闻的评论却让我大跌眼镜,深为不解何以专家会比普通人还愚不可及?
首先那一段节目就做得完全不及格,连新闻的基本情况都没向听众介绍清楚,幸好我早就在网上看过这条新闻的内容,所以知道前因后果。那新闻是说美国一个研究生三年来一直都是吃超市丢弃的“颜值”差的食物维生——所谓“颜值”差的食物就是指一些本来就长得歪瓜裂枣、卖相不佳的蔬果,另外就是在运输途中因为磕碰而“破相”。总之都是从食品安全、口感质量方面而言完全没有问题,纯粹是外表难看而已。但仅仅因为“颜值”差,这些没啥问题的食物就给超市扔到垃圾筒里去,那研究生捡这些食物吃据说并不是因为穷,而是要亲身证明这些食物没问题,批评超市这种浪费食物的行径。
那段节目其实是评论这条新闻的后续发展。上述新闻一出,引起舆论哗然,大家纷纷批评超市浪费,于是沃尔玛——我在网上看新闻没明确说超市是沃尔玛,可是“经济之声”里明确说是沃尔玛,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超市都这样扔弃卖相不佳的食品,但只有沃尔玛趁机出来搞“事件营销”还是怎么回事——承诺以后也会卖颜值差的食品而不是将之扔掉。
接下来“经济之声”的一群男女主持人加嘉宾的评论听得我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竟然一直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什么“食物美学”,各种貌似高大上的文化小资术语翻飞,却就是没有触碰到本质。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长期学经济学,思维已经超前常人太多,于是特地当场就把这条新闻告诉身边的父母。这两位完全没学过经济学、年纪都已经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一听这新闻异口同声的第一句回应的话都是:“不是可以降价处理吗,为什么要扔掉?”对啊!这不才是直击这条新闻的本质吗?这本质是如此地明显易见,连普通人都能马上看到,怎么一群专家居然比普通人还更蠢到死?!
什么“食物美学”看似术语高端,其实肤浅之极。谁不晓得外观、包装也是产品质量的一种,好看的东西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但只要价格拉开差距,颜值低的产品也能卖得出去的呀——配置完全一样的苹果手机,白色机比黑色机更受欢迎,在官网同价时白色机首先断货,在黄牛那里立即加价几百元。而中国的超市里常有降价处理的水果,就算真的蠢到不懂得做上述的分析,只要去过超市都该知道这样的常识啊。我的父母听了“经济之声”的评论,都笑说“这些‘贵人’全都事忙得从来没有亲自去超市买东西吗?”
然而,普通人都能想到“降价处理即可”,要真能解释这条新闻所昭示的现象——美国的超市对卖相差的食物的处理是扔弃而不是降价卖掉,造成巨大的浪费——却就不容易了。我想到了两个可能的解释,需要做事实验证,请了解美国超市的读者帮我验证一下。
解释之一,美国政府不允许超市降价处理次品,所以超市只能选择扔弃而不是降价卖掉还能回点本。如果这个解释是对的,还要进一步问:为什么不准降价呢?美国零售业降价促销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显然不存在不准降价处理次品的情况。但这里涉及的是食物,不是一般商品。很可能是打着“食品安全”的旗号,美国政府一根筋地认定凡是食物次品都不安全,所以一刀切地不准降价卖。如果这解释是对的,造成食物严重浪费的罪魁祸首显然根本不是沃尔玛等超市——我就没见过中国的沃尔玛有这样浪费食物——而是美国政府的所谓确保食品安全的规定。看新闻的人一窝蜂地骂超市,超市真是比窦娥还冤。而且沃尔玛承诺也会卖颜值不高的食物也根本解决不了食物浪费的问题,因为只要不降价,同价之下谁会买颜值差的——正如前面所说,苹果手机黑白两色在官网同价,白色机就会率先断货。苹果手机的情况还完全有可能有些人就是更喜欢黑色机,不至于黑色机完全卖不出去;但同价之下一定所有人都不想要卖相差的食物。这样一来,以前超市扔弃卖相差的食物,相当于是降价到0处理,还是会有像那新闻里说的研究生那样的人或穷人去捡了来吃,其实没浪费。现在不降价却摆在超市里,连研究生那样的人或穷人都绝不会花钱来买,只会一直放到腐烂得真的成了不安全食品而最终还是被扔到垃圾筒里,这时却没人吃掉这些食物,是彻底的浪费了。也就是说,对这条新闻所反映的现象作出错误的分析,舆论压力导致的只是更严重的浪费!——不能正确地解释现象,就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用道德审判替代冷静客观的科学(这里是经济学)解释,就是会如此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解释之二,如果其实美国政府并没有禁止超市降价处理食物中的次品的规定,那么对此现象的另一个可能解释是:美国政府救济穷人的社会福利是造成这种食物浪费的现象出现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呢?要知道美国是用食品券来救济所谓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以确保他们也能吃饱肚子。这种貌似爱护穷人的社会福利其实祸害重重,我就不说这种食品券能换到的都是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其实只是“便宜没好货”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导致长期靠食品券生存的穷人都患上严重的肥胖症——古今中外穷人都瘦、富人才胖,这个“自然规律”竟然被美国食品券这社会福利成功地扭曲了,你说它可怕不可怕?现在看来,如果这解释是对的,食品券还造成严重的食物浪费——一边大量穷人吃着垃圾食品患肥胖症,另一边大量并不垃圾的食物被扔掉。这逻辑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食品券的救济,那些降价处理的食物次品会被穷人买去。但有了食品券的救济,食品券换食物是免费的,降价处理的食物次品虽然降了价还是要钱,穷人的选择当然就是不买降价处理的食物次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超市在没有政府禁止降价处理的情况下,仍然会选择扔掉食物次品而不是继续摆放在货架上占据空间。食物次品即使不是因为卖相、而是因为腐烂而导致质量有所下降,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一定比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更大。所以,其实谁才是更不安全的食品呢?
上述两个解释哪一个才对,或者两个都不对,有另外的解释,请熟悉美国超市的读者有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