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连载)在宁波大学讲授张五常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第三节课内容
作者:应俊耀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5日 共有 812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第三节成本与选择



第三次课讲授的题目是“成本与选择”,那天是314日。上课开始,我问大家:“有哪位同学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台下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白色情人节”!其实,我是想和大家说,那天还是“圆周率纪念日”。我找到一张有趣的图片,一只黑猩猩指着黑板上的字说:“今天是圆周率纪念日。为了纪念,在3.14当天,15926秒和27秒之间吃个π……”


第一部分先讲“成本”。在引出成本的概念之前,我问了大家三个问题:一是同样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为什么穷人更愿意坐火车,而富人更愿意坐飞机?二是要找一个十几岁的小保姆看孩子,为什么在富人区比在低收入地区更加难找?三是为什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有更多的本科毕业生继续选择读研究生?


在简单问答之后,我引出了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The cost of an event is the highest-valued opportunity necessarilyforsaken。接着,我把稀缺、选择与成本的关系进行的阐述,并通过《经济解释》中理发的例子特别强调了“最高代价不变,成本不变”。同时,我还把成本的外延进行了扩展,指出:“不仅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价格是成本,而且任何付出的代价和作出的牺牲也是成本,皆约束着人的行为,符合需求定律的解释范畴。信息费用和交易费用都是重要的成本。”


介绍完成本的概念和成本与选择的关系之后,我通过非典口罩价格飞涨、张五常教授出售二手相机镜头、股票市场上的“风水先生”等几个例子,向大家说明了“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这个重要的观念。这里,特别调侃了一下那位一直喊“钻石底”和“婴儿底”的股评家李大霄先生。


然后,我简单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上头成本(overhead costs)”的概念。指出,上头成本应该从租值的角度看问题。当然,这里还没讲租值的概念,只是先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


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比较优势、专业化与贸易”。我通过波音飞机与苹果手机的全球采购和组装,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或不同的人,会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我借鉴Paul Heyne那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2版)》中的关于黑啤(Stout)与淡啤(Lager)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例子,引出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定理(The Law ofComparative Advantage)与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两个概念。


接着,给大家讲解了专业分工生产与贸易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巨大利益。这里特别向学生们澄清了一个历史上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贸易是非生产性的”,仅仅通过交换不可能有真正的收获。长期以来,农业和制造业被认为是真正生产性的行业,因为它们能创造出新事物,一些额外的东西。但是,贸易只不过是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贸易活动通常被认为是“零和(zero sum)”的,而非“正和(positive sum)”的。


这里,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存在等价交换这回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双方交换的物品或服务如果真的是“等价”的,那就不可能会发生交易。


从那天的课堂提问和课后的反馈来看,学生们感觉到我讲的内容与他们平时的常识和课本所学差异巨大。这就对了,否则我何必牺牲了大量本可以陪伴家人的时间用以准备授课讲义,下班之后还大老远地跑去给大家讲真正有用的经济学知识呢?!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