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赵春雨与李卓莹同学的优秀作业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7日 共有 66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之前布置了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作业,赵春雨和李卓莹这两位同学的作业写得特别好,值得单独发帖予以展示。



附作业内容:


1、阅读《租值搭配原理》(http://tieba.baidu.com/p/4232154132),反思自己做上次作业第二题的对错。


2、阅读以下地址的小说:http://tieba.baidu.com/p/4211143501。这虽然是小说,但这一章之内密集运用经济学理论,请同学综合本学期学过的知识,把这一章里用到的经济学理论全部找出来。先写下你自己的回答,然后对照以下地址里的答案:http://tieba.baidu.com/p/4211812905,反思自己的对错。


3、同学们刚刚学过了生产者理论,知道生产者争取的是上头成本最大化,而上头成本是租值,也就是争取租值最大化。这个经济学理论其实不仅仅适用于生产者(企业),而是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要争取提升租值(包括减少租值消散、禁绝租值蚕食),这是在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增加生存机会、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所谓的租值其实就是俗称的财富,自私的人或由自私的人组成的团体(企业、国家等)自然是要趋之若骛;另一方面,根据租值搭配原理,高租值的企业会寻找高租值的人才来与之搭配,高租值的国家才能吸引高租值的人才、企业进来与留下与之搭配,从而能提供高租值(高质量)的生活与产业环境与这些高租值的人才、企业搭配。我在某一年上学期的最后一次作业帖里写的内容是关于大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可以不听课,不可以不学习;不要相信政府,要相信市场》(http://tieba.baidu.com/p/4231680311),核心的思想正是增加个人租值,为未来参与社会上的竞争而做准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这一学期里的学习(着重于本课程的学习,也可包括其它课程的学习),谈一下你的感受。



赵春雨同学的作业:



作业一:反思


读了老师的文章,明白了解释上次作业用到的理论是租值搭配原理,老师又称作“好鞍配好马”,即经济学里面的“门当户对”,看完老师的具体解释,我突然意识到虽然租值搭配原理我没有学过,但是用来解释租值搭配原理的三个角度:需求定律角度、回收上头成本的角度、边际相等原则的原理却都是学过的,并且做过大量的练习的,随便从那个角度都可以解释现象,虽然说不出租值搭配原理原理这个名词,但是最终也能把现象解释出来,但是我虽然考虑到了这些,但是到了真正应用的时候,却总是“套不上”,于是只能通过多方调查、询问,去寻找关键的局限条件,并努力用学过的理论去解释。但是反观老师的分析,又何其简单,虽然字数少,但都是精华,我没有阅读大量的、对的经济学书,没有丰富的阅历,更没有像老师一样有严谨的思考逻辑,所以我以后努力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按:这段反思做得很好,是这道题做得最精华的部分,后面的作业内容很长,就略去了)


作业二:


我的回答:


第一点,没有运用民族性来解释现象。自从第二次做完经济学作业,我说了“难道他们没有良知吗?”老师批评我之后,我好像再也没有犯过用民族性、道德谴责一类的套套逻辑来解释现象,而且生活中也变得理性、宽容了很多,不会再因为别人的“不守道德”而生气,而是设身处地去思考对方所处的局限条件。所以我认为不用民族性去解释现象虽然说不上是经济学理论,但是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思想。所以看到当李世民听到“突厥人天生就是出尔反尔”这样的话时,没有乱了心志,而是设身处地的去思考突厥人面临的利益的改变,心中暗暗佩服李世民的经济学思想。


第二点,需求定律。李世民在分析突厥是否有心与刘武周勾结攻占太原的时候,思路运用的是需求定律中的成本下降,需求量增加。之前唐军在军队力量严重不足,而且李世民还在突厥大营之内,等同成了他们的人质的情况下,突厥大营与唐军结盟,而现在唐军力量强大,与唐军作战的成本大大增加,需求量(与唐军作战)自然会下降,从而判定突厥不会与刘武周搭档。而且在否定突厥人出尔反尔的时候,也运用了需求定律,说突厥人出尔反尔是因为利益有变,唐军攻打长安突厥得到的利益,相比突厥攻打太原得到的利益,明显是前者大,所以根据需求定律,利益增加,需求量增加,所以从这里又否决了突厥会攻打太原的说法。


第三点,信息费用。文章中说过,李世民曾经在突厥大军中当过“人质”,据此看来,李世民对始毕可汗了解的信息费用相比其他唐军中的人物更低,所以对始毕可汗的行动思路十分清楚:始毕可汗早就看得再清楚也没有了,刘武周只是个地头蛇,没有眼光也没有能力去打长安,也就不可能像我们那样可以为突厥争取到那么大的利益。信息费用的下降使得李世民没有被谣言所迷惑,坚信突厥不会与刘武周结盟。而且李世民在信息传递方面,也运用到了信息费用,因为大雨打坏了道路,物资与消息的中断是双方同时的,在敌我传达信息的科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我军不知突厥之事,突厥定不知我军之事,所以突厥在信息费用没有下降、掌握的信息不变的情况下,所处的局限条件依然是之前与我军联盟的局限条件,局限条件不变,决策不变,所以又在这个方面否决了突厥与刘武周要联盟。


第四点,机会成本。如果突厥真的与刘武周勾结去攻打太原,在这种局限条件下,要么继续前进,要么回师攻打太原,但是现在的作战能力,即使回师也不能保卫太原,那么继续进攻,成本是失去太原、长安,收入是可能得到长安,然而回师,成本是可能的到长安,收入是长安、太原全都失去,根据人的自私本性,自然要追求租值最大化,所以此时应该选择继续进攻,追求可能到达长安,可能东山再起。


反思:


对照帖子上的答案,因为我比较爱看历史类的书籍,所以读的比较有兴趣,也就比较投入、认真,各个点找的来说相对比较全,但是在逻辑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点:只说出了需求定律的内容,没有点明局限条件:所有的分析应该在始毕可汗担任头领不变的条件下展开,因为文章中李世民也有说:“那传言若是说始毕突然暴毙,接任可汗之位的是那个暴躁冲动的颉利,那我还有点担心他真会抛弃了始毕这精明似鬼的老狐狸定下的方略,跑去跟那刘武周勾结……”,可见如果局限条件变成了颉利是头领,整个分析就要另当别论了。


第二点,没有点明纵横边际分析。虽然我说出了两个需求定律的应用,但是没有系统的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分析,我认识这是对边际分析法理解还不到位,这导致了我在应用上不能得心应手。


第三点,读文章要投入。之前老师也有让我们看武器类的那个小说,但是那次我完成作业的情况明显不如这次,首先对于武器类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读了几遍,但是效果肯定没有抱着兴趣去读的效果好,一些细节也就忽略了,所以我认为之后再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先“劝服”自己抱着兴趣去读文章,然后再以一个享受的心态去读,结果一定会越来越好,毕竟老话说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业三:


感想:


读完老师的文章,感慨颇多,我当时就把链接转给了几个好朋友,并且分享到了家里的群上,并且说到:这是我看到的最现实、最励志的文章。而且推荐给高中、初中的班主任,让他们给学弟学妹以及自己的孩子们看,老师也反应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下面我就运用这学期学经济学的思想—--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陈述一下我自己的感慨:


第一点,个人成绩的好坏跟老师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老师并不是决定成绩高低的根本原因。就拿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来说吧,当初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是年级前三名,而且我们语文老师是有名的“高师”,很多别的学校的学生都慕名而来请他辅导,但是只有我们知道,语文老师上课根本不讲东西,全是讲方法,讲人生道理,而且老师年龄有点大,几乎每节课的内容都是算分等等,总之很重复,高中的课业负担很重,这么的字音字形以及课本等着同学们去背,同学们自己就觉得不能再耗下去了(租值蚕食!),于是在课下我们自己找时间做基础知识,做阅读题等等(老师几乎每节课上课都讲作文的写法,所以作文同学们课下基本不用下功夫,而且我们班的作文分数的平均分一直是年级第一),而且总觉得自己上课浪费了时间,没有别的班的同学学得多,于是就更加的努力,总之最后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作文分数本来就高,基础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也非常高,总分自然就高了!语文老师也跟我们说过,办公室有老师调侃他,说:王老师,您怎么教的学生啊,年年都这么好!我们老师说:我基本上什么都不讲,他们自己有危机感,学的比你们的学生更猛!而且在我看来,把自己的成绩不好归咎于老师,是太可笑的推卸责任,老师讲的不好,可以自己找题做,自己找书看,或者找别的老师讨论等等,千千万万种方法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可能这些方法交易费用比遇见一个称心的老师高,但是只要想得到结果,交易费用再高,这都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学到东西的方法!去不去实践,就要看自己的求学之心了。


第二点,引用老师的话,就是“任何一个想增加自己收入的人,都要学习。”这一点我体会太深!身边有很多“富二代”,加引号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都过着富二代的生活,但是实际的经济水平根本达不到富二代的标准,因为我性格比较豪爽,所以跟男生也比较合得来,有一次我问一个男生,我说不上学为什么不出去学点别的,他说你看看现在的老总,哪个是学历高的,不都是靠之后的打拼奋斗出来的家业吗!我在家里要历练历练,积累一下社会经验,这比出去学习管用多了!但是在我看来,他所说的在家里历练,就是像只蛆一样蚕食他爸妈的血汗钱,整天吃喝玩旅游,帮家里干的活还不如雇一个员工合算!(给家里省下的“雇佣费”远远小于在家里玩的花费)。这样的人在我身边有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些人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拿我叔叔来说吧,我叔叔干的企业很有名,本人在我们那里也非常有名,这些“富二代”心目中的偶像基本就是我叔叔,我叔叔只有初中学历,而且初中也没有毕业,就出来打拼了,他是真的打拼,我爸爸年长,经商早,叔叔每次出完车回来就去店里找我妈妈蹭饭,但是说是蹭饭,不如说是跟我爸妈来讨教,讨论一下刚刚听了什么新闻,最近干什么比较挣钱,算一下跑一趟车成本多少,能赚多少,这样的生意还能维持多久等等,总之是一心学习,终于干成了企业,而且越来越大,慢慢超过了我爸爸,但是到现在,叔叔每周还是去学习(貌似也去MBA),而且上次奶奶去叔叔的企业,回来跟我说:你得好好学习,你叔叔现在还学习呢!桌子上有这么厚(比划着有五六厘米厚吧,企业管理类)的书,还在看呢!可见叔叔收入的增加跟自己的不断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反面教材就是我爸爸,叔叔嫌我爸爸的管理模式不好,给他报了班,学费都给他交了,然而我爸爸“顽固不化”,整天翘课,爸爸自己经营的生意不能再扩大也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吧!但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爸爸也开始整天学习,去上课、去读书了,因为要“紧跟形势”嘛!可见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出局,在新兴行业入侵剧烈的时代(租值更高的时代),学习是永远避免不了的“伤痛”(增加自己的租值,努力不被更高租值的行业挤出市场)


第三点,在企业能否立脚的最终决定权是个人租值,而不是学校招牌!最近姑姑那里招聘员工,让她感慨颇多,甚至有让我跟我姐(在南开)退学回家的想法。去她那里招聘的高校的学生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很不错的学校的大学生,姑姑说几个大学生面试的时候已经快把她气死了,呆呆傻傻的没有思想,终于来了学历高的研究生,更没有思想,还不如那些没有上过大学一直经商的同龄人呢!于是姑姑当时就教育我跟我姐姐,到了大学不努力,空有一个好学校的头衔,如果名不副实,早晚被老总赶出来!


第四点,成绩不代表一切,要努力寻找自己的特长。元旦回家,与几个朋友聊了聊,其中一个大我两级,现在读大三,因为学习不好,不爱学习嘛,就读的是专科,然而他与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真是令人叹服,他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小讨老师喜欢,同学更没的说,人缘非常好,他现在是他们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但是外联拉赞助的时候少不得他,有他在路费省了不少,现在快毕业了,他去几个小企业面试,都给他通过了,他在其中一家干了一阵子,老板非常器重他,但是他由于还没有学车,这些面试也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就要辞职,老板给他涨工资都不成,我问他为什么,不怕以后找不到这样好的工作这样好的老板了吗?他说自己的沟通能力在那里摆着呢,以后从小职位做起就好,老板肯定会看见他的,而且他想趁寒假赶紧把驾照学出来,不然以后工作了再学太给老板耽误事情了。在我看来,如果高考考沟通的话,学霸们肯定不如他,所以这个事例也告诉我,如果一个人真的有本事(有租值),老板早晚会器重他,只是时间晚一点而已。


第五点,学习经济学对生活的影响。其实前面的四点之前也有意识到,但是这个学期学习了经济学,我理解更加深刻了,比如拿政府的政策来说吧,要想不学习靠政府的政策(像《最低工资法》等等)来拯救自己,结果只能是活的更惨,租值搭配原理也告诉我们,企业只会选择租值与自己企业相当的人来任职,如果自己的租值太低,自然要生活在劣质的企业。而且经济学教会我的更多的是用局限条件说话,让自己冷静地换位思考,理智的去看来问题,需求定律、成本与收益原则等等很多潜意识的经济学思维会让人更加清晰的看待问题,不会像之前那样因为别人的不守道德而生气(不用民族性、道德去解释问题!),活的也更加明白了!期待学习下册,让整个人的思维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不断地学习是生活的真理,个人特长要争取,学习成绩也要争取,尤其是在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地方时,更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在没有比他人更好之前,起码保持与他人同步!总之,不管是课本知识,还是乐器,哪怕是烹饪织毛线,做能提升自己租值的事情,就是真理!


最后的最后,学习学习学习,是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李卓莹同学的作业:



(按:李同学的作业主要是第三题做得特别好,所以专门展示此题。)


如果把一个人看做一家企业来经营,个人的租值就是企业的上头成本。上头成本越高的企业,就越不会被市场淘汰,越能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人也是如此,越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他的稀缺性就越高,他就更加被这社会所需要。


想要有真材实料,想提高个人租值,最重要的就是无尽地学习,即把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够利用的能力。读书是一种学习,参加社团积累经验也是一种学习,学习的方法千千万,听课只是途径之一。市场是不会亏待努力学习并坚持学习的人的。我的表姐97年下岗,当时还想着能靠失业救济金缓解一下生活的拮据,但因为当年失业的人太多,领取救济金的条件越来越苛刻,领了三个月就“断粮”。没钱吃饭的处境让她断了被政府解救的念想。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她跑了很多趟就业市场才找到了一家旅游公司去打杂。她没有满足现状,自己省钱买了旅游相关的书来研究,在公司也总是观察导游出行前都会准备什么,后来被公司从打杂破格升为导游。她做的导游没有底薪,但因为她每次出行都对旅游景点的介绍准备十足,对客人又卖力又亲和,才渐渐吸引了一帮熟客,收入也慢慢增多。她年轻时非常喜欢奢侈品,但因囊中羞涩只能默默研究。然而,做了多年导游的她发现当时(05年)的很多客人对奢侈品的需求量巨大但却苦于品牌的不熟悉和真假的甄别困难,她果断辞职做起职业代购和顾问,反响甚好。直到现在,她已经从代购成功转行成专业的形象顾问,这些成就都和她十年如一日地,每晚抱着几十斤重的杂志仔细研究不同品牌的文化和特色,把英语字典翻到烂只为了记住所有产品材质、配色和哪位设计师的名字等等的努力分不开。


然而,还有很多人抱有“读书无用”的看法,他们以“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例子津津乐道,他们觉得中国人就是要靠拼爹就是要讲关系。这些人不过是为了支撑自己的立论而有意无意的选择无知。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北大学生早就靠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在市场积累的经验把猪肉生意品牌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早就实现了日赚斗金。所谓的拼爹拼关系,其实利用的是这些老一辈的“爹”的个人租值。什么样的人就掌握什么样的资源,有什么样的实力才能交换到什么样的结果。没有等值的回报,谁要帮你的忙?这些拼爹的人,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个人租值,又怎么可能像狮子开大口般提异常过分的要求?粤语中的俚语有言,“无甘大个头唔好戴甘大顶帽”,就算真的实现了这些过分的要求,要求带来的代价也会让难以承受的人选择放弃。


虽然,这个社会有很多租值蚕食的情况。一无是处的富二代靠着富裕的家境而丰衣足食,胸大无脑只有脸的小三小四小五靠着吃青春饭而生活光鲜,甚至有的人也在用作为敲门砖的名校毕业文凭(实际上文凭起到了降低招聘时的信息费用的作用)来“蚕食”母校的信誉租值。但这些好日子是有尽头的。一旦金主财富消耗殆尽,青春容颜最终消逝,或者这些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所谓的名校根本不符,市场竞争就会把这些人淘汰出局。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那么傻,靠自拍出名的网红也知道要开个淘宝店,趁人气正旺的时候多捞一把。需要考虑的不是别人的好日子什么时候到头,而是当这些拥有优厚资源的人也在努力的时候,你要额外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来增加个人租值,才不会被他们淘汰。


说来,真是感谢老师您呢,让我开始有了多思考的习惯,在别人向我陈述一件事时,我会先想是不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因为思维惰性就直接选择相信,蠢得没边;让我知道经济学并不是充斥着复杂数学公式的恐怖学科,它充满了人的智慧,它很有趣,很接地气;也让我更加清楚我应该做什么,应该相信什么,尤其是在几乎年年都要听到“毕业生就业难”的时候,在听到大人们担忧退休金还不足以养老的时候,在看到失业的人只盼着多领救济金的时候。大学四年不应该高三忙碌后漫长的假期,而应该是应对未来数十年面对摩拳擦掌激烈竞争的准备与演习。


可以不听课,但不能不学习;不要相信政府,要相信市场。我会记住的。



附我的回复:


第三题做得很棒!你的表姐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是靠她自己的能力赢回来的!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现在是“一号土猪”、“天地一号”的老总,果然没有辱没他是北大学生的身价,租值远胜其他卖猪肉的!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