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雾霾严重,据说达于有毒的程度,是否过于耸人听闻,暂不作考究,姑且假设此“据说”为真,与张五常教授探讨如何消除如此严重的雾霾之法。
教授的意见其实一以贯之:大幅提高燃油税,让人们自行选择不再开车出门,收来的税用于治理雾霾及搬迁北京周边污染严重的工厂。例如,极端地说,将燃油税提高到500%,理论上可令街上完全没有车辆,雾霾为零。
教授的意见是基于如下假设:雾霾主要是因为北京的车辆太多造成的,而且更主要的是交通拥堵导致大量车辆停在那里空转排气。
而我的意见呢,是认为车辆太多、拥堵导致车辆空转排气肯定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成因,气候也是很重要的成因。遥想约十年前,当时北京的沙尘暴极为严重,其触目惊心并不在今天的雾霾之下——当时我看网上的图片也是一片灰蒙蒙、能见度极低,看网上的言论都说一出门就给灌了一鼻子的沙,不戴口罩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在的雾霾天气理论上还是可以不戴口罩的,只要你敢。当年可是你敢不戴都不能不戴,因为会因鼻子里塞满了沙而窒息。其后,朱老大力在西部地区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植树造林,成果显著,现在已经罕有沙尘暴天气了。然而,可能当时谁都没想到,植树造林的“结果”是基本消灭了沙尘暴,“后果”却是带来了雾霾——因为风力大减,固然是吹不来沙,却也吹不散雾霾!就是这样,没有沙尘暴就有雾霾,有沙尘暴就没有雾霾,北京陷于如此两难的境地。
我特别留意了天气预报以验证这个假说。前一段时间北京有严重的雾霾,最近一段又有,但天气预报说虽然持续时间长,但严重程度不如上次。在这么短的期间之内,显然车辆太多、交通拥堵的这个“其它因素”是保持不变的,不同的只会是天气变化造成的风力大小不同。
另外,据说供暖造成的排放也是要因之一。今年北京的供暖温度达到18度,是太高了。教授不了解情况,说这个也要加价,加到大家不再用暖气。但北方是集中供暖,用不用都有排放的。只有分散供暖才有用与不用暖气的不同选择。而分散供暖的排放肯定只会比集中供暖更大。
再说北京周边的工厂污染严重的问题,皆因河北经济远远落后于北京造成的——经济落后时更需要也更能承受高污染的产业,这是“地区竞争制度”下的underdog是也,你不接受高污染产业又能拉到什么产业过来发展经济?北京周边就一大堆贫困县,这种畸形局面的成因是北京的户籍制度包含着过高的社会福利导致对河北的人力资源只带来负面的“虹吸效应”而没有良性的“扩散效应”。有关分析在以前发布的“为录制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而成行的北京之行(之一)”一文(http://tieba.baidu.com/p/4201741010)中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重复。
按教授的分析,加燃油税到大家都不开车,堂堂首都几乎没车在路上,这很不现实。不过按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概只能是迁都,这可能比加燃油税要现实一点,虽然其实也很不现实。
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现实来说,北京的雾霾是无解的。
当然,最终还是有解的。我猜想,最后的结果会是大量搬迁河北的企业,大力推行电动车,改用天然气供暖,但这一切将是成本大增,其实跟教授主张的加燃油税没啥区别,只是看起来没那么直截了当地触目惊心而已。不过正因为不直截了当,成本的负担感觉没那么强烈,民众相对而言没那么反感;但也因为不直截了当,绕了圈子加价,交易费用上升,民众真正的负担一定比直接加燃油税更重。良药苦口,但人还是忍受不了苦口良药,于是包上一层糖衣,多加了糖衣的成本,好下口了。所以这层糖衣的交易费用其实是人为了又吃药又不要苦而付出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