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
我今天要汇报的题目是:装修回扣的经济解释。
装修,是用建材提升房屋用值的过程。
装修的合约,是用来降低这个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的。
装修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装修回扣屡禁不止。一种是业主把钱给装修服务商,装修服务商在向建材商购买建材时,可以从建材商处获得货款一定比例的回扣。这种比较正常,奇葩的是第二种。业主直接在建材商处购买建材,装修服务商却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建材商处获得货款一定比例的回扣,而且,不管业主如何加强监督,装修服务商和建材商总能合谋绕过管制,完成回扣交易。
举个例子:我要去买板材,但不懂行,带师傅一起去。师傅会带一把小锯子。他会告诉你,他要把板材锯开看一下断面才能知道好不好。其实,他带锯子是为了向建材商表明身份,好在你买完后,找店家要回扣。
装修回扣类似欺诈,明明是增加交易费用,但却一直存在。为什么?装修回扣是什么?这是我今天要解释的问题。
直接上假说。
建材多质。瓷砖为例,大小、厚度、颜色、纹理、防滑、辐射等。业主知质的费用相当高。反过来,建材商知价的费用也很高。这个双向的费用,构成了装修中最主要的交易费用。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把它们统一叫作知价的交易费用。要降低这个交易费用,用的是两张合约。一是广告,二是渠道。装修回扣,就是渠道合约的费用。这个假说中可供验证的含义是——总的知价的费用,在边际上应等于广告的费用加上渠道合约的费用。
马上进行验证。
第一个验证:同类别同品牌建材,越高档回扣越高。
越高档,意味着知价的费用越高。原因有二。一是高档建材拥有低档建材所没有的质,二是低档建材所拥有的质,高档建材有且更优。无论是哪方面,都会导致高档建材知价费用更高。同品牌则是按住了广告的费用。建材多质,一定要委托到一个质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广告,这个质就是品牌。品牌不变则广告费用不变。
好,广告费用不变,总的知价费用上升,渠道费用一定要上升,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事实上也是如此。以N牌瓷砖为例,其最低档的回扣比例在百分之五到十五,中档的在二十到二十五。百分之三十以上回扣的属于高端产品,一般集中在大的装修公司和独立设计师手中。
第二个验证:同档次建材,越杂牌回扣越高。
同档次,意味着知价的交易费用不变。越杂牌则其广告的费用越低。总费用不变,广告费用降低,则渠道合约费用一定要上升,否则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事实上也是如此。以乳胶漆为例,D和L牌最低档的,回扣率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同档次国产品牌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还有传说中的散装乳胶漆,回扣率能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验证完毕,下面简单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回扣是渠道合约的费用。
第一,装修服务商其实是建材商的零售商。简单地说,你以为他是个提供装修服务,顺便帮你买点建材的,其实他是个卖建材的,顺便提供一下装修服务的!
第二,你知道装修服务商是零售商以后,就能理解,回扣,其实是建材商给服务商的应付款。
有很多大的装修公司,会与建材商签订销售协议,在协议销量下,能获得更高的回扣比例。这则是非常典型的批发-零售的合约结构了。
从装修服务商的角度看,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的租值。
第一,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知识的上头成本。一是建材的知识二是建材使用的知识。回扣是通过建材对知识进行隔离收费。
第二,回扣是服务商整合资源后降低的交易费用。现在兴起的互联网装修,如小米360等,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完成装修,靠的就是极大整合的资源。
从建材商的角度看,回扣是他为预期收入所支付的成本。如果你不付回扣,装修服务商朋友圈一转发“该店家不上路子”,那他真的是没得混了。
验证是,不能带来预期收入的装修服务商,建材商不会付给他回扣。
比如装修服务商是外地的,建材商在知情的情况下,绝对不会给他一分钱回扣。再比如,有的业主比较能干,他干了装修服务商的活,但是他也拿不到回扣,因为他们无法带来预期的收入。
我的解释完了,谢谢大家!
正文:
装修,是用建材提升房屋用值的过程。
装修的合约,其作用是降低装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一、现象
装修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装修回扣屡禁而不止。
回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主把钱给装修服务商,装修服务商采购建材时,从建材商处获得货款一定比例的回扣。第二种,是业主直接采购建材,而装修服务商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建材商处获得该货款一定比例的回扣。而且,不管业主如何加强监督,装修服务商和建材商总能合谋绕过管制,完成回扣交易。
装修回扣,类似欺骗。市场竞争之下,明明是增加交易费用,为什么会普遍而长期存在?
二、假说
从合约的角度看,回扣是渠道合约的费用。
建材多质。业主知质的费用相当高。如瓷砖之质,有大小、厚度、颜色、纹理、硬度、材质、防滑、辐射等。反过来,建材商知价的费用也很高。二者实为一。为了叙述方便,我就把它称作知价的交易费用。要降低这个交易费用,用的是两张合约。一是广告,二是渠道。装修回扣,就是渠道合约的费用。这个假说中可供验证的含义是——总的知价的费用,在边际上应等于广告的费用加上渠道合约的费用。
三、验证
(一)同类别同品牌建材,越高档回扣越高。
一方面建材越高档,意味着其知价的费用越高。原因有二:一是高档建材拥有低档建材所没有的质,二是低档建材所拥有的质,高档建材有且更优。
另一方面同品牌则是按住了广告的费用。建材多质,一定要委托到一个质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广告,这个质就是品牌。几乎所有家装建材,针对业主的广告,都止于品牌。介绍同品牌下不同款产品性能,一律是在发布会上,此时的广告受众,是装修的服务商。因此,针对业主,同品牌则广告费用不变。
广告费用不变,总的知价费用上升,渠道费用一定要上升,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以品牌瓷砖N为例,其最低档的回扣比例在百分之五到十五,中档的在二十到二十五。百分之三十以上回扣的属于高端产品,一般集中在大的装修公司和独立设计师手中。
(二)同档次建材,越杂牌回扣越高。
同档次,意味着知价的交易费用相近。越杂牌表明其广告的费用越低。总的知价的交易费用不变,广告费用越低,则渠道合约费用一定要增加,否则则会被市场所淘汰。
事实上也是如此。品牌乳胶漆D和L,最低档的,回扣率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同档次国产品牌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还有传说中的散装乳胶漆,回扣率能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类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其他行业。例如鞋服类,同一工厂同一批次的产品,一半贴牌,一半不贴牌。批发时,不贴牌的产品销售提成点数一定是高于贴牌的。
(三)知价的费用足够低,回扣可以为0(感谢李杰提供此验证)。
回扣本身,是最终会由业主支付的一项直接成本,是边际量。当知价的费用下降,直至在边际上等于广告的费用时,回扣可以为0。
例如精装房,装修时作为“业主”身份的是开发商。总的知价费用,被巨大的待装修的房屋数量摊薄,知价费用的平均成本急速下降。装修的合约形式,变为建材的统一招标+装修施工服务的统一招标。装修服务商,此时本质上已经成为件工,从建材商处可以得到的回扣是0。精装房中的家装建材一律是名牌,意寓着知价费用与广告费用在边际上的均衡。
四、讨论
(一)回扣为什么是渠道的费用。
装修服务商是建材商的零售商。装修服务商,既在帮建材商卖建材,又在为业主提供装修的服务。由于卖产品和卖服务这两者有一致的边际(例如多买一平米的地板,就会增加一平米的地板铺设服务),加上度量具体的产品的费用远低于度量抽象的服务的费用,因此,将服务并入产品一并度量,可以减少总体度量的费用,消费者与厂家一起受益。从这个角度看装修服务商,与其说是提供装修服务,顺便卖建材的,不如说他就是个卖建材的,顺便提供装修的服务!
装修服务商是零售商,因而,回扣,本质上是装修服务商的应收款。
(二)从装修服务商的角度看,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的租值。
一方面,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知识的上头成本,包括建材和建材使用的知识,以及设计的知识。回扣是通过建材对知识进行隔离收费的安排。另一方面,回扣是装修服务商整合资源后降低的交易费用。这是目前新兴的互联网装修公司最主要的租值来源。
(三)从建材商的角度看,回扣是其为预期收入所支付的成本。
不能带来预期收入的装修服务商,建材商不会付给他回扣。知情的情况下,建材商绝对不会给外地装修服务商一分钱回扣,也不会给兼职装修服务商的能干的业主回扣。因为他们无法带来预期的收入。
四、追问
从合约的角度解释回扣并不困难,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每次,“回扣”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受千夫所指?这个现象本身也需要解释。
答案是: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竞争的焦点。
(一)回扣是装修服务商局限下追求最大收益的重要市价指引。装修服务商追求最大收益,实质上是通过调整所供应的建材,进而调整边际产出来完成的。调整建材,或直接向业主建议,或偷偷更换。直接建议的成本取决于服务商对业主真实需求的准确把握,偷偷更换的成本则取决于业主知质与监督费用的合并。更换建材的成本与回扣的收益在边际上相等时,服务商总收入最高。总收入的最高的点,服务商供应的建材,最贴合业主的真实需求。
(二)回扣是业主不愿支付,却又不得不支付的知质费用。业主总是要为知质付费。或提高知识,或增加监督,或直接付钱。业主的选择总是遵循上述三种代价在边际上相等的原则。业主有时心口不一,希望得到超出所值的产品,这实质上是价管。没有知识,不花时间监督,却又拼命压价的业主,必定会被装修服务商利用信息费用,偷换高回扣的杂牌建材,从而绕过管制。知识丰富,又愿花时间监督的业主,压价太凶时,装修服务商会拒绝接单,曰:您老什么都懂,我们喝西北风去哦~
(三)挤干回扣是装修服务商的促销宣言。痛斥回扣的檄文,一律出现在装修旺季的前中期,本质是降价促销的软文。声称挤干回扣的装修公司,其实是先获得了更高的回扣比例(例如与建材商签订销售协议,在协议销量下回扣比例增加),然后再“回馈”业主。其优惠的建材,一律是指定品牌(名牌建材),或是指定套餐(含杂牌建材)。该公司的设计师向业主极力推荐某品牌建材,该品牌就是其公司的“协议产品”,极力的推荐,则是销售任务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