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国庆七天帮你扫除初级德语的语法难点�第一天:格——定冠词,人称代词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7日 共有 81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以前我写过一个系列文章《杂谈语言》,其中第二篇《语言学习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中有这么一段话:


=========

网上流传着一段关于欧洲主流语言的学习难度的话:“三个月英语,三年法语,三十年德语。”意指对欧洲人来说,英语那样简单的语言学三个月就能搞定,法语就要学三年,德语要学三十年!这未免夸张,但最让我觉得难以理解的是排列顺序怎么会是法语比德语容易呢?我个人的感觉绝对是德语比法语容易。当然,我不是欧洲人,欧洲语言大多是衍生于拉丁语系,语法与法语有较高相似度,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欧洲人会觉得法语在这三种语言里不算最难。


但很多人(我是指中国人)确实觉得德语很难,我要为德语“抱屈喊冤”!——因为我个人觉得德语其实非常容易,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日语还容易。人们觉得德语难,是因为它的名词有“性数格”的区分,再加上语法中有一个“框架结构”似乎是其它任何欧洲语言都没有的,所以连欧洲人也觉得难,其实是不习惯。……


……


德语真正困难之处是“性数格”。但经我那位通晓多种语言的朋友研究,发现德语的“格”其实有很强的规律,一旦掌握了有关规律,德语的“格”的学习基本上没什么难度可言。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任何德语的教科书、语法书记载如此简单的学习“格”的方法呢?……

=========


因为那个系列文章不是专门谈德语的语法,所以关于“格”的事情点到即止,并没有展开细说,这里就让我展开细说,而且会一连三天都围绕着“格”的问题来谈,可以说是占了这个“国庆系列”差不多半壁江山了。


德语的“格”让初学者感到非常难,经我仔细思考的结果,是因为在任何其它语言里,难点都集中于动词,而动词这个难点可以先推后一下再学。例如一上来先学最简单最常用的一般现在时,等学了一段日子之后再慢慢增加各种时态、语态,即可循序渐进地学,用时间换难度。但德语的“格”是与名词相关,而名词这东西一上来就得学,不可能推迟到晚一点再学,所以“格”本来就困难,还一上来就给初学者以当头一大棒,难怪让人深感困难。


关于“格”,首先要澄清一个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麻烦,那就是中国人编写的德语教材、语法书都是把德语的“格”分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其实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这四个格。我猜测最早把德语引入中国的那些人之所以用如此毫无信息内涵的方式来命名四个格,是因为德国人把“现在分词”称为“第一分词”,把“过去分词”称为“第二分词”;又把“虚拟式现在时”称为“第一虚拟式”,把“虚拟式过去时”称为“第二虚拟式”,于是那些中国人就按着这个毫无信息量的方式来定义四个格了。


按照德国人自己的命名法,所谓的“第一格”其实应该称为“主格”,即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时所适用的格。但是,其实除了充当主语之外,充当表语(即跟在系动词sein后面的名词,在英语里称为“宾语”,但我认为不对,应该称为“表语”,即凡是判断句“AB”里的B都是表语,无论它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时所适用的也是这个格。


所谓的“第二格”其实应该称为“所有格”,即在句子里充当定语时所适用的格。例如“学校的学生”里“学校”是作为定语修饰“学生”的,所以“学校”这个名词是第二格


所谓的“第三格”其实应该称为“与格”(我在这里借用了西班牙语相应的概念),即在句子里充当间接宾语时所适用的格。另外,在德语里,介词后面所支配的名词一般默认是第三格。


所谓的“第四格”其实应该称为“宾格”,即在句子里充当直接宾语时所适用的格。


举一个英语句子为例来说明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的区别:Give me a cup of tea。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动词give,它直接支配的名词(give了什么?)显然是a cup of tea,所以它就是直接宾语,如果放在德语里是第四格;而me并不是give直接支配的对象,属于间接宾语,即“与格”(是a cup of tea所给与的人)。由此例句可见,在一个双宾语(即既有直接宾语又间接宾语)的句子里,直接宾语往往是物,间接宾语一定是人,这个规律在德语语法里称之为“人三物四”。但注意,如果是单宾语(只有直接宾语)的句子,第四格(直接宾语)也可以是人。如“我有一个孩子”里的“孩子”显然是直接宾语,而“孩子”当然是人。


另外,不经介词带起而充当时间状语的名词,其格也是第四格。仍以英语句子为例(免得初学德语的人看不懂句子意思):This morning I go to school.这里的“this morning”没有介词带起它(不像“in July”这类时间状语有介词带起),因此“morning”这个名词属于第四格,虽然它并不是主语——至于如果是有介词带起的作时间状语的名词,既然在介词后面,当然就是第三格。


还有,前面提到过介词后面通常是第三格,但德语里有一批表示空间位置的介词,如果是表达静止的状态,后面跟第三格;但如果是表达移动的方向,后面要跟第四格。这个规律在德语语法里称之为“静三动四”。如德语里的介词in其实对应着英语的两个介词ininto。“在房子里”是表静止状态,后面的名词“房子”是第三格,相当于英语的in;“(走)进房子里”是表移动的方向,后面的名词“房子”是第四格,相当于英语的(go)into


小结:


第一格(主格):主语、表语

第二格(所有格):定语

第三格(与格):间接宾语、介词后面

第四格(宾格):直接宾语、不以介词带起的时间状语、动四类介词后面


在我给学生上德语课的时候,先讲清楚这个格的含义与大致上的适用范围之后,直接就要求他们一次性把定冠词的16个格给我全部背下来!这是快速而不会混淆地掌握“格”的关键所在。绝对不要循序渐进!传统的德语教材就是搞循序渐进,先讲最常用的第一格,然后讲第四格,再然后讲第三格,到初级德语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才讲最困难的第二格。但我的经验是不要这样!一上来就全部背得滚瓜烂熟,是经我之手教出来的学生在“格”的问题上学得又快又好的“独门秘技”。


怎么背呢?列成一个4×4的矩阵来背:


............

1..der..die..das…die

2..des…der..des…der

3..dem..der..dem..den

4..den..die..das…die


这个矩阵我第一次上课就会要求学生回去背下来,一天至少默写三次(早中晚),熟悉之后一天一次,直到任何时候随便说起一个组合(如中性第三格,我简称为“中三”),能马上条件反射地回答“dem”,就不需要再背了。


这个矩阵其实也有一些规律性,不需要完全地死记硬背。如阴性与复数往往是一样的(只有第三格的时候不同),而阳性与中性也往往是一样的(只有第一格与第四格时不同)


而其实这个东西与人称代词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就会要求学生回去把人称代词的表格也背下来。人称代词的表格如下:


...........他...........我们...你们..他们...尊称

1..ich...du....er....sie..es....wir....ihr...sie....Sie

2..mein..dein..sein..ihr..sein..unser..euer..ihr....Ihr

3..mir...dir...ihm...ihr..ihm...uns....euch..ihnen..Ihnen

4..mich..dich..ihn...sie..es....uns....euch..sie....Sie


从上表可知,尊称其实与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完全一样,只是统统要首字母大写而已。另外人称代词的第二格其实应该称为“物主代词”,因为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变成“我的、你的……”就是物主代词。


仔细看上表,除去第一人称(我、我们)与第二人称(你、你们),其余第三人称的单复数与上述定冠词的4×4矩阵仔细对照,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我把它们再列在下面一次,以便可以直观地对照。


.............

1..der..die..das...die

2..des..der..des...der

3..dem..der..dem...den

4..den..die..das...die


..............他们

1..er....sie..es....sie

2..sein..ihr..sein..ihr

3..ihm...ihr..ihm...ihnen

4..ihn...sie..es....sie


上述这两个表的对照应该很清楚了。除第二格与物主代词的阳性和中性不太对得上号之外,其余的定冠词与人称代词是有很强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例如die都对应siedas都对应esdem都对应ihmder除了“阳一”是对应er之外,其余都对应ihrden有两个,分别对应ihnenihn。所以人称代词其实不难记,只要背熟了“定冠词4×4矩阵”,是可以“逻辑地推导出”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来的。至于第一、二人称,其实与英语的相似度很高,用英语协助一下记忆即可。


这个“定冠词4×4矩阵”是威力非常强大的,接下来还有两篇关于“格”的内容,全都是可以从这个矩阵“逻辑地推导出来”的,所以一上来就背下它,掌握“格”的困难度就会大幅下降。


事实上,英语与德语属于同种语言,古英语也是有格的,只是在发展为现代英语的过程中把这个麻烦的格给甩掉了,但还是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等词汇里残留着一些格的痕迹。例如为什么“我”会有Ime(其实还有mymine)的区别,“他”有hehim(其实还有his)的区别,“她”有sheher的区别,“他们”有theythem(其实还有“their”)的区别,大家对照一样德语的相应词汇,就明白它们本来是同出一源的啊!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