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Are Our Kids ToughEnough? Chinese School”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朋友都在推荐,也想听听我的看法。
我认为一部纪录片的好坏,是要看其思想深度的。因为不同的思想深度会让你看到不同的“事实”。朋友批判该片“狗血”,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整部片子没有思想,其脉络无非是:中国式教育强调纪律、灌输,与英式教育完全不同,但是学生考试却赢了。用前后情节反差,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没有探究原因,所以让人觉得肤浅。我想从两个角度看中英基础教育的差异,兼论这部纪录片。
经济的角度
中英基础教育的差异,我认为最大的约束条件是经费。英国法律规定,一个幼儿园老师照顾的学生是不得多于四个的。这在中国可能吗?大班教学、步调一致、听老师指挥,这是最能够节省经费的方法。在英国时我们小家伙上的幼儿园,三位老师照顾10位孩子(还有些经常不来)。每天我去接时,老师们都对我说自己快累趴下了。回国后,我发现,中国幼儿园的三位老师,需要照顾35个孩子。在英国,私立幼儿园的费用高达900镑一个月,公立幼儿园虽然基本不需要费用,但是往往没有位置。在牛津大学,是按照父母的等级来分配孩子幼儿园的学位。一位在剑桥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她如果生两个孩子就会辞掉工作,因为幼儿园的费用已经超过她的工资。与此相比,中国的家长们只需要支付700元——1300元人民币一个月让孩子上幼儿园。可以说,在教育领域,中国的老师创造了世界奇迹——以最低的成本,让最多的孩子受到照顾与教育。
在英国时,我们一家爱逛博物馆,也常常遇到英国的中小学学生。当时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到了博物馆之后孩子们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的看瓷器、有的看玉石、有的看地理。老师们会分别在不同的领域,等待学生的提问。当时我就想,如果在中国,绝对没有这么多的老师跟着,学生们会有一个固定的参观路线,一个带队老师,不停地讲解。这种方式的确抹杀了孩子独特的兴趣,但是能够以最少的老师、最短的时间,让最多的孩子们获得最多的知识。因此,中国的规则还是节省成本、效率优先——以最低的成本,让最多的孩子受到照顾与教育。
公平的角度
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在美国的孩子基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分层了:上私立学校,将来成为社会精英;上公立学校,将来在社会的底层。我在英国时有一位朋友,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一年级。他告诉我,英国的小学没有作业、没有教材。孩子们回家的作业就是捡一片树叶,或者画一幅画什么的。当时我非常惊叹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后来了解了更多才知道,英国有许多孩子一直到上了大学都无法正确拼写!那么英国的精英从何而来?那就是私立学校。我的另一位朋友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她的孩子读伊顿公学。这是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高额的学费不论,学生除了必须要有优秀的成绩外,最不可思议的是,家庭背景是重要的考查项目。换言之,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家世,根本就不可能进去这样的学校(暴发户是免问的)。而在私立学校,学习氛围绝不宽松。因此中国的教育,是以最低的成本,让最多的人接受“精英教育”。
曾经有一位父亲对我说:“我的孩子在美国读书,父母送孩子上学从不叮咛什么‘好好学习’,而是说‘enjoy!’”这种认识与中国传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完全不同。一些朋友还告诉我,在英国课堂,老师从不灌输,而是让大家讨论。问题是,连拼写都不会的这些孩子们,他们的讨论能有多少深度?没有刻苦的拼搏与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他们在问题的探讨上又能够走多远。我给美国和欧洲的MBA学生上过课,那些动辄提问,肤浅至极的学生,一般成绩都不好,也看不出创造性好在哪里,无非是想证明自己不是笨蛋,最麻烦的是浪费了其他学生与老师的宝贵时间。
是的,英国曾经非常辉煌,有牛顿、达尔文、亚当斯密……然而如今在国际舞台上甘愿当美国的跟班、不再有叱咤风云的人物,这难道不应该静下心来、深深剖析自己的教育制度吗?俊慧说得好,一遇到困难就哭鼻子、推托身体不适的英国孩子,还能够像爱迪生一样做上万次试验去寻找钨丝吗?
可惜的是这部片子没有丝毫认真的反省,没有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所在,还是一味地以有色眼镜看中国,甚至扭曲事实。有一个细节,一位中国女老师在教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时,说到“父母总是对的”,激起英国学生的巨大反感。我不知道是BBC故意断章取义,还是那位老师真的如此差劲。《三字经》中就有“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里有什么“父母总是对”的?再比如在这部片子里,中国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维护纪律,老师们被熊孩子击垮。如果没有校方的介入,Chinese School 根本无法继续。可以说,这四位老师有特定的背景,那就是来自中国上海、南京等的一流中学。他们工作的环境基本没有“熊孩子”,都是积极上进的重点中学尖子生。这一背景使实验本身就存在巨大缺陷。他们像“白痴”一样地重申纪律,却丝毫不起作用。而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一直都在子弟学校学习,学生们莨莠不齐。因此我的老师们都要具备相当的技能,去吸引孩子们。有些老师像演员一样地演绎历史课与古典文学课,有些老师苦口婆心、泪洒课堂让我们明白他的苦心,思考我们自己的未来……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技,绝不可能自顾自地讲课。毕业二十几年后回去看班主任,他对我这种尖子生已经印象模糊,但对班上差学生的代数与几何成绩却如数家珍,记忆犹新。告诉我们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会将学生进行划分:乖的、成绩好的不用管;成绩差的、淘气的花费最多心血。谁还能够找出比这更加公平的教育吗?
那种认为中国教育制度差所以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的言论,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我看来荒唐可笑。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众多的天才大师都没有拿过此奖,相反那些不知所谓、哗众取宠的人们却屡受青睐。今年我在意大利访学,已有博士生提出意大利的创造性不如中国。创造性岂是几个奖、几个index就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