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评《走向共和》:袁世凯VS孙文——精彩VS狗血,枭雄VS玛丽苏(之二)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8日 共有 691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本篇要着重地讲《走向共和》对孙文这个人物的塑造之失败,让我分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是我早在这系列评论的第一篇里就已经指出——
这部电视剧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它不对历史人物作简单的评价,而是展示史实来让后人(即观众)自己思考。这个优点在此剧的前半部分大致上是得到了贯彻,虽然也有出于人物形象不要重复的艺术加工的考虑而没有完整而全面地展示关于李鸿章的史实,于是有过于美化李鸿章之嫌,但大体上还没有太大的偏差。因为即使是编剧明显并不打算美化的康有为,于他不利的史实也没有全部展示——如戊戌变法时康有为甚至主张中国与日本合并成一个国家,光绪为立宪君主,由伊藤博文当首相,剧中就没有说得很明确,只是含糊地说成光绪打算在接见伊藤博文后聘请他为顾问,为此想挤掉李鸿章,将他的位置腾出来。

最优秀的历史剧理应如此,即编剧不预设个人的价值观,而是通过如实地摆事实(史实)来说明一切。历史观由观众自己通过足够完整全面的事实来思考形成。如果要把这种优秀贯彻下去,那么下半部分根本不可能拍成现在这个样子。我记得在宋教仁被刺那一集的下面,有这么一个妙评:此集前半部分描写宋教仁身死的内容是正史,后半部分议员、记者联手破案的内容却变成了演义。因为那议员罗文、女记者田沫都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不但不是史实,连片面展示或有意歪曲史实这多少还是跟史实扯上了关系的行为都算不上。这个评论其实不仅仅适用于这一集,根本就是适用于整个后半部分。首先就是上述这两个虚构人物在后半部分里占了相当重的戏份,导致后半部分演义的色彩极为浓厚。平心而论,我个人并不坚持历史作品(历史类影视作品、历史小说等)必须严格遵守史实,我认为“历史作品”这个词的主体是“(艺术)作品”,“历史”是修饰限定语,所以作品的艺术性重于真实性,为了艺术价值所需而牺牲历史的真实性,是可以的。当然,毕竟是历史作品而不是架空之作,大致的剧情走向还是要与历史的表面事实相符,只是动机、细节这些大可由作者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编写。所以,把历史剧写成演义,我本来是不反对的。只是此剧的前半部分相当严谨地遵守史实,后半部分却突然画风大变,这真的好吗?你要戏说,那就从头戏说,戏说到底;你要正剧,那就从头正剧,也正剧到底嘛。你却前半部分一副正剧的派头,取得了观众相信你的剧情编写都是有史实根据的,后半部分却突然大搞演义戏说,让知史的观众觉得你是先获取了信任再来行骗,让不知史的观众信以为真,你这是几个意思啊?!

第二个方面,虚构两个人物出来担起很重的戏份也就算了,因为明眼人一看就会觉得这两个人物风格太不写实(尤其二人的感情戏份狗血四溅,与这部电视剧根本就是格格不入,与同样是描写男女之情的袁世凯与英子的段落一比就太明显了) 。其实我觉得更差劲的是为了美化孙文,只提片面事实、甚至是不惜扭曲事实。这个国共两党都尊为国父的伟人,真要揭开真实历史,却是有着太多不堪入目之处了。他那“孙大炮”的外号可不是白得的——俗话说得好,有改错名字的,没有改错外号的。因为外号就是人们根据该人的言行举止的风评来起的,有事实为据。前半部分还处理得比较得当,但都已经不断地有这样的评论冒出来:“感觉像是卖安利的。”(言下之意就是孙文的煽情演讲与传销人员的洗脑式的产品推介有得一拼。)或是“怎么连国父都黑?”后一种人显然不了解史实,于是觉得编剧关于孙文的剧情编写不符合他的印象,是“黑”(贬损)的行为。但这时毕竟孙文的戏份还不多,适当地回避一下诸如“靠与富有的女华侨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来筹款”这类事实就行了,那些“傻白甜”的表现反而让一些观众觉得是呆萌,给伟人增添了有血有肉的人间气息。

可惜,到了后半部分,孙文的戏份急剧增加,靠只提于其有利的片面事实、回避于其不利的方面,已经无法哪怕只是勉强维持他的美好形象,直接了当地扭曲、甚至捏造事实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对于了解史实的人来说,孙文在前半部分的“傻白甜”形象在后半部分就迅速地暴露其“玛丽苏”的真正面目。事实也是,“傻白甜”与“玛丽苏”本来就是“圣母属性”的人物一体两面的表现而已。

这里先谈史实,再一一指出该剧在后半部分歪曲、捏造事实之处。先说武昌起义,天涯历史论坛上的这个帖子说得比较清楚——《孙中山与袁世凯——中国人是非颠倒的价值观》(http://bbs.tianya.cn/post-no05-399479-1.shtml),我就不详细辨析了,大家去看帖即可。

其次,以当时全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北洋军只效忠于袁世凯而论,袁要以北洋军扫平其余两股势力是不在话下的,尤其是孙文这股“嘴炮”为主的势力。但他选择了与孙文合作,原因应该有两个。其一是北洋军的力量虽远远强于其余两股势力,但要镇服全国还是不够用的,扫灭那两股势力容易,刺激了其它各省手上握有一定军事力量的地方领袖(如云南的蔡锷)纷纷扯起独立旗帜与之对抗,可就麻烦了。所以如果可以和平解决,还是和平谈判优于武力打仗。其二是他被孙文忽悠了!孙文承诺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他,袁世凯就乐滋滋地接受了。其实以孙文当时的境况,他不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又能怎样?主动让能获取好名声,选择对抗之后再被强行夺去这个名头可就是失败的敌人。孙文无疑是忽悠高手,大总统这名头本来就是他声称自己有大量美元资金而忽悠了各省代表得来的,却也成了与袁世凯化敌为友的政治筹码。但光是让出总统位置给孙文带来的可不仅仅是好名声那么简单,更大的获利是他借此大大地忽悠了袁世凯一场,给对方不知不觉地下了个套子,让他自己钻了进去。那就是孙文自己做的临时大总统是美国总统制下的实权总统,他让给袁世凯做的总统却是英国内阁制下的虚名总统。什么意思呢?我向朋友讲述此剧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这么多叫嚷民主制度的人其实对民主制下具体政制的差异一无所知!

美国总统制中的总统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例如他可以一票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议会却不能罢免他(除非犯下严重罪行遭到弹劾,像“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但他深知自己会被弹劾成功,就赶在弹劾通过之前自行辞职了事。美国历史上因此从来没有出现过被国会弹劾下台的总统)。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中,行使行政权的总统权力特别大,在各种民主制度中是最富有独裁色彩的。当然,那些迷恋美式民主的人不会说这是独裁色彩浓厚,而是美其名曰“行政主导”、“精英政治”。相比之下,英国内阁制中位置相当于美国总统的是首相,其权力要小得多。一方面他没有一票否决议会的权力,如果他极端不满议会的决定,只能是解散议会、提前选举,让民众来投票决定他们是支持首相(政府内阁)还是支持议会。另一方面,议会还可以提前罢免首相,即首相的任期未完就已经可以提出针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只要在议会内获得通过就可以要求整个内阁(政府)总辞职。内阁若不甘心全体总辞,就只能用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来应对。如果民众选举出来的新的执政党不是首相原属的政党,首相就等同被罢免了。这就是内阁制内的首相,地位相当于美国总统,但权力大大不如的情况。英国没有总统,因为它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是英女王。切换到德国,地位相当于美国总统的是总理。德国也有总统,但地位相当于英女王,即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完全没有实权,是虚名总统。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孙文做的临时大总统是美国总统制下的实权总统,可他让给袁世凯做的——严格来说连英国内阁制下的权力较小的首相都不是,而是德国里的那个完全是有名誉、无实权的虚名总统!当然,由于后来的总理是袁世凯的傀儡,所以袁世凯这个总统通过能完全控制总理而实际上有较大的实权,但不管怎样都比孙文那个美国总统制下的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要小。

这电视剧出于一贯美化孙文的需要,当然把这个过程说成是孙文要制约袁世凯这个有独裁倾向的清廷旧人,但实际上就是忽悠了袁世凯。他先制定了“临时约法”,把政体从美国总统制改成英国内阁制之后才把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而袁世凯一开始哪里懂这其中的猫腻?——我前面也说了,就算是现在,我把这段剧情复述给一个朋友听时,不经我前面那段解释,那朋友也不知道同是民主制度之下,原来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是有着如此重大区别的。袁世凯以为都是总统,自己的权力会与孙文一样大,即使比不上清朝皇帝的乾纲独断,至少也能比得上日本君主立宪制下有实权的明治天皇,没想到竟然被孙文通过“临时约法”改了政体而一下子“沦为”相当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无实权的英女王,那就无怪乎他会对孙文气恨得如此牙齿痒痒了。

第三,孙文与宋教仁的关系根本不是电视剧里写的那么好,而是立场对立、势成水火。宋教仁主张走通过选举控制议会、从而左右国家政治之路,而孙文一向主张暴力革命,什么他把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是妥协真是笑话中的笑话。如前所述,这根本只是他不得不选的比较好听之路而已,更不要说借此机会他还大大地忽悠了袁世凯一场,将这场“近代禅让”的“剩余价值”榨到最后一滴都出来了。孙文与宋教仁的主张如此格格不入,而当时的局势向着有利于宋教仁的方向发展——袁世凯虽然被忽悠了,还是尽量在孙文设下的局中努力腾挪跳跃,而不是直接了当将之破坏——,导致孙文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不断下降,名义上虽然还是党魁,实际上权力已被架空,宋教仁才是党内真正拥有实权的第一人。宋教仁被刺杀,谁是凶手的真相因为有关的档案被毁而已经无法知道,但近年来大量调查出来的“旁证”(来自于日本)都把矛头指向恰恰孙文才是幕后指使的凶手。而在孙文实际上与宋教仁政见不同、意见分歧严重的观照下,宋教仁的死亡孙文确实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如果这是真的,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孙文要急于发动“二次革命”了,因为他本来就是主张暴力革命的。很多人埋怨孙文在宋教仁的刺杀案还在审理过程之中就不等司法判决的结果、急急发动“二次革命”,开了不是循法治途径解决纷争、而是以暴力手段对抗对手的恶劣先河,使得中国的宪政、法治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时机。但这些人是“太傻太天真”了,还真的把理想当成了现实。不管宋教仁是死于袁世凯的谋杀,还是死于孙文的幕后指使,他的死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什么宪政法治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试想,如果他真的是死于袁世凯的谋杀,独立严明的司法审判出来的结果就是袁要负责,他都能下手杀人,怎么就不能视司法审判的结果如无物?而如果他是死于孙文之手,那就更不用说了,发动“二次革命”的选择就是妥妥的必然。

电视剧就在这件事上极为恶劣地甚至于扭曲、捏造事实来美化孙文。真实的情况是孙文先发动“二次革命”,再发生宋教仁被刺案审理中总理赵秉钧疑似自杀(剧中安排是袁世凯将他毒杀),电视剧里却悍然将次序修改为赵秉钧疑似自杀之后孙文才发动“二次革命”。在他自杀之前孙文只是口头上说要发动二次革命,黄兴等人劝他要冷静,等待司法审判的结果,如果结果证明袁世凯不会让司法独立自主地审判此案,再跟袁世凯翻脸不迟。到赵秉钧疑似自杀之后,黄兴等人对孙文表示惭愧,说他比他们更早地识破袁世凯的真面目。这一改,孙文成了远见卓识之辈,黄兴等人倒成了对敌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优柔寡断之人。还有比这更让人恶心的“美化”吗?!

当然,很多人都会说,我们要替编剧考虑一下现实的审批问题,这就牵涉到本文要说的第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这电视剧所演到的时间越来越靠近现代,真的要把完整全面的史实(至少是有史料为据的史实)都如实地展现出来,即使没有与编剧的价值观有冲突的问题,在审批方面也会有大麻烦的。如实地展示史实与顾虑审批是否能通得过,是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的。如果真的按上述关于孙文的史实来编写剧情,这部电视剧根本通不过广电局的审查。然而,如果编剧真的只是为了通过审查,而不是为了美化孙文——或者是把孙文当作是编剧个人价值观的代言人(即剧中的孙文不是真实历史里的孙文,而是编剧个人价值观的化身,编剧描写孙文的目的不是像对待李鸿章、慈禧、袁世凯那样是为了还历史以真相与原貌)——,那么其实完全可以用模糊处理的方式来应付过去的。例如,像宋教仁之死这件事,在历史上既然是悬案,那就继续让它作为悬案而存在就可以了,何必不惜虚构出两个根本不存在于真实历史中的人物去破案?

类似的情况在此剧之前的情节里是出现过的,那就是光绪之死。他是谁杀死的,是怎么死的,此剧拍的时候还是悬案(此剧播放于2003年,2008年历史学家调查清楚光绪的死因是砒霜中毒,可见他是被毒杀的,但到底是谁下的毒还是不清楚)。此剧就处理得很好,让慈禧向皇后说了一段看似自相矛盾的话,使得杀死光绪的人既可能是慈禧(通过她的心腹李莲英下手),也可能是皇后(通过她的心腹小德子下手),甚至是袁世凯在背后指使亦未尝不可能(小德子、李莲英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袁世凯的人)。为什么编剧不沿用处理光绪之死的同样手法去处理宋教仁之死?唯一说得通的解释就是坐实了宋教仁之死是袁世凯的人所为(赵秉钧是袁世凯的人,虽然剧中安排他并非袁世凯授意而下的手,但在外人看来他是杀人凶手就等于是暗示袁世凯是幕后指使,逼得袁世凯不得不处理掉他,但这当然只是更为加深了孙文这一边的人坚信幕后指使就是袁世凯),才能让孙文发动“二次革命”显得名正言顺。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如果编剧仅仅是为了通过审查而不是为了美化孙文,完全可以用模糊处理的方式,而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虚构两个人物出来“破案”,坐实刺杀宋教仁的凶手。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