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帖子的题目已经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我对《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的基本观感与评价。
这里先把我曾经发表过的与这部电视剧有关的“说说”重新贴一次如下:
刚刚看完了《走向共和》的所谓未删节版(68集的海外版——PS:观看地址是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7714699.html——,不是当年在国内播出的59集的版本),大失所望。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虎头蛇尾、前后精神分裂的电视剧!看过一半的时候还跟朋友说“这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电视剧,没有之一!”幸好我立即又补充一句“不过我还没全部看完,只是就目前为止看到的部分而言”。本来我一边看一边不断地强化着要好好地为这部电视剧写长篇、甚至一系列的评论文章的决心,但看到最后真是提不起劲来写什么评论了。但真是太可惜了啊!我本来想建议大家只看前半部分(其实是大半,即慈禧死之前的部分),不要看后半部分了。但其实后半部分里与袁世凯有关的部分还是相当精彩,即使比不上前半部分也不会逊色太多,但与孙中山有关的部分真的是太烂了
并补充当时在后面与一些读者的互动:
Nsim0n
片子里是不是把孙中山吹成神了?
阿敬
把孫中山刻畫成一個天真執拗的小丑了。
我
前半部分“阿敬”的形容对,后半部分“Nsim0n”的形容对。
道可盜萌所夢
只限于晚晴史料展现的不错。
我
后半部分完全达不到这个标准。
呃,后半部分不属于晚清,属于民国,所以你是说对了。不过后半部分袁世凯的部分还是可以的。
道可盜萌所夢
后边到了近代,尤其是涉及到跟现代政治话语相关的人物,不敢写实了。把孙文捧得高大上得我都快吐了,更不要说最后加了某党字幕(某版本)。孙文后期犯了严重错误,向帮会学习“组织”强调效忠个人、偏激暴力,彻底打破了宋教仁一心塑造一个松散、自由、宪政选举的国民党的努力,悍然发动“二次革命”把夹缝中求平衡的民国成长过程击得粉碎。袁世凯失去明面制约、年纪又大了把持不住称了帝给人以口实——反对者都有意无意回避老袁玩的是君主立宪、坚持声讨这是封建复辟,袁这个平衡点倒之后更是引起连年的军阀混战。。。本来一方在朝执政一方在野制约,稳定发展个几十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刺杀宋教仁的究竟是谁很关键。
我
你说的都到点子上了!你看的是59集的版本,我看的是68集的版本,最后的字幕是没有的,还好点。但我耐着性子听完孙中山的唠叨(真的是听的,他说得太长了,我都不耐烦看了,闭着眼睛闭目养神),只等他说完了继续往下看,谁知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结束全剧了。
我反倒认为孙文后期那个所谓严重错误那一部分是整个后半部分关于孙文描写的唯一亮点。但问题是与整体太过格格不入,就显得很别扭。
另外袁世凯可不是因为把持不住而称帝的,我看评论也发现所有人都没看明白袁世凯称帝的原因,以为他是老糊涂,其实他是一如既往地精明,只是确实被儿子“坑爹”了。不过我还是留待写评论时再详细分析吧。
刺杀宋教仁是谁其实不是那么关键——对牵涉到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关键,但这部电视剧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它不对历史人物作简单的评价,而是展示史实来让后人(即观众)自己思考——,所以编剧本来应该像处理光绪皇帝之死那样模糊处理凶手是谁就行了,现在却非要给它弄出个编剧认定的凶手出来,除了美化孙中山还能是什么目的?
francofang
孙大炮我觉得刻画的蛮好的啊。好久之前看的,忘了差不多了。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我
前半部分可以,后半部分完全不行。我完全搞不懂编剧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孙中山,如果是因为他个人的价值观,那为什么袁世凯能写得那么好?如果是因为政治上需要正确,那为什么不索性作模糊处理?逻辑上我怎么都想不明白编剧的动机,觉得他像是精神分裂一样逻辑加不起来。
如果是现在那些狗血戏说历史闹剧的电视剧,我不会觉得奇怪。但这部电视剧前半部分如此精彩,后半部分里的袁世凯部分也水平很高,怎么突然在孙中山身上就突然呈现出智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暴跌了?不懂啊不懂。
francofang
搞不好是尺度前松后紧,在原有的剧本上动刀子,为了播出又改
我
据我所知这剧本前后两部分是由两个不同的编剧撰写的,前半部分的编剧据说还获过茅盾奖还是曹禺奖什么的,可能水平是比较高。但后半部分袁世凯的戏份还是写得相当不错的,在思想境界上甚至我觉得隐隐比前半部分的编剧还更高(当然也有可能是前半部分的剧情没有机会让编剧表现出他更高的思想境界),所以真是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孙中山部分就如此让人大跌眼镜了。
francofang
哦,孙中山角色,大约是有规定的,某些戏必须怎么表现,什么立意都是规定好的,毕竟是革命先行者么。就像所有的开国元勋,某级别以上的,必须后人审片通过后才行。比如大家都懂得,影视剧领袖说普通话,只有小平同志还是四川话。广电总局有很多规定的,比如穿越小说到20世纪20年代必须结尾。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出现在穿越小说里,要是写部小说穿越到1900年,可以收刘帅做下属,但是总司令不行
我
我知道,但我前面不是说了吗——如果是因为政治上需要正确,那为什么不索性作模糊处理?——看这编剧在描写其他人物方面的聪明绝顶,他怎么会想不到用这种手法?说白了就是不要给孙中山太多戏份,让他作一个历史背景板就行了。
蓝图如画
国外版没有看过,觉得电视剧比现在的小三 房奴 婚外情等拍的好些。有点内涵。不知道,审查的电视剧是否很严格了嘛?还是没有好的剧本,电视剧越来越不行的了!
我
这部电视剧就不要拿现在那些垃圾剧来跟它比啦,简直就是污辱了它。我对后半部分破口大骂,是基于前半部分精彩绝伦,本来以为它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电视剧(没有之一),却因后半部分大失水准而拉低了整部剧的水平。要是跟现在那些烂剧比,这电视剧后半部分再烂都还是比它们强的。
从上述的内容大家大致上可以了解我的对此剧的基本看法了。以下就按时间顺序逐一评论此剧中塑造得特别精彩的一些人物。
(一)李鸿章
此剧前半部分的精彩,基本上全由李鸿章与慈禧的对手戏撑起来,可说李鸿章是第一男主角,慈禧是第一女主角,这对君臣CP真是给写绝了。
(BTW,我一边看剧,一边在网上到处搜罗分集评论,看一集剧情就看一集评论——这是我高度重视一部电视剧的惯常做法,只是以前一般是只看视频所在网页上的评论,但这部电视剧我还把“59集版”各集后面的评论,以及“豆瓣”里的分集评论也看了,所以对此剧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看到有观众甚至说,正如看《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死了之后就没兴趣看下去那样,看这部电视剧看到李鸿章死了也是再都提不起兴趣看下去了。在评论中,深情呼唤“中堂大人”的声音堪称不绝于耳——虽然此剧后面还有个荣禄荣中堂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无疑在观众的心目中都觉得“中堂大人”的称呼只能是非李鸿章莫属;为李鸿章的剧情或热血沸腾,或热泪盈眶、甚至于泪落如雨的观众更是不计其数。
此剧的李鸿章的形象不仅仅是完全颠覆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卖国贼”的形象那么简单,甚至是达于“爱国忠臣”的完美境界。在这部电视剧里,没有一个人物是绝对完美的(包括孙中山)——但李鸿章除外!然而,乍一看让人觉得很奇怪的是,李鸿章的形象虽然如此完美,却完全没有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刻画的“高大全”人物那样往往很容易会予人以虚假之感。在这个意义上,不仅李鸿章这个人物是完美的,连他这个人物的“塑造”本身也是完美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翻看观众的评论,发现他们在陈述个人的观感中提供了两个解释:其一,出于对正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逆反”心理。人们普遍不太相信中学历史教科书对近现代史的描写,所以看到这部电视剧如此“颠覆性”地为李鸿章翻案平反,震惊骇异之后就是大呼过瘾。应该说,这种心理确实存在。不要说近现代史的教科书,就是古代正史这类属于“正统”的记载,人们都乐于看到截然不同的说法,“翻案风”盛行非无因由也。但这只是一种猎奇心理,可以挑起对历史一无所知或所知不多的人们一时的兴趣,但并不能影响像我这样爱好历史、但更注重事实的真实性的人的观感——事实上,我对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翻成与正统记载相反的“翻案风”是非常反感的。
其二,史料充实,逻辑自洽。中学历史教科书记载的也是事实,但它是片面的事实。例如李鸿章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对外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署人,这是事实;但这背后有大量丰富的前因后果的细节性事实,教科书自然是不讲的。根据片面的事实作出“卖国贼”的历史评价,与这电视剧呈现出来的丰富细节一比,就显得尽属谎言了。不过,史料只是史料,史料不完全等同于史实,能真正让观众信服的,是通过这些史料综合呈现出来的李鸿章不但因为有丰富的细节而有血有肉,更是前因后果逻辑自洽。有一个评论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观众其实不是专门评论李鸿章这个人物,而是整体地评论电视剧中所有与中学历史教科书教给人们关于这段历史及人物的印象都大相径庭的情况(即还包括慈禧、翁同龢、康有为、袁世凯等重要角色)。他的大意是,以前读书时看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关于这段历史时期的记载,就已经觉得那个时期的人的所作所为怎么都是如此混乱不堪(其实他的意思是指“逻辑不通”)。看了这部电视剧才感到都理通了。
这是固然判断史料真伪的科学方法(先看是否合乎逻辑),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技巧。虽说文学是艺术,不属于科学,但其实仍包含着科学的因素。科学简单而言就是事实加逻辑。文学是艺术创作,里面描写的事情是虚构的,即使像历史类文学(历史小说、历史剧)大体的剧情走向要与史实相符,但细节无可避免必然有虚构的成分。但文学这种艺术所包含着的科学因素,就在于逻辑。剧情及细节可以虚构,但前因后果必须要能自圆其说(即逻辑自洽),此所谓“艺术真”是也(相比之下,科学中的事实称为“事实真”)。前面提到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刻画的“高大全”人物往往很容易会予人以虚假之感,那是因为不合逻辑。塑造“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并非艺术水平低下,恰恰相反,要塑造得让读者观众不觉得虚假而乐于接受,是需要很高超的艺术水平的。现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的“高大全”人物不流行了,流行的是狗血与玛丽苏,乍一看二者截然相反,其实本质相通,都是极力美化主角到完全无视逻辑的地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中最完美的人物是李鸿章、塑造得很成功;美化程度其实并不如他的孙文反而失败之极。不是不可以塑造完美的人物,不是不可以美化,而是你得讲逻辑啊!逻辑不通的美化是YY,作者原想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人物,读者观众的感受却是南辕北辙。
话说回头,在前面贴出的与一些读者的讨论中,有一句我是“画龙点睛”地点出了这部电视剧前半部分的精彩之处——这部电视剧的精彩之处正在于它不对历史人物作简单的评价,而是展示史实来让后人(即观众)自己思考。这句话在除孙文以外的其他人物身上都贯彻得相当好,但也不能说编剧就完全没有有意识地安排剧情来引导观众形成与他一样的观感。在李鸿章这个人物身上,编剧这种不动声色的“引导性”还是表现得比其他人物要更为明显的。因为李鸿章实在是塑造得太完美了,多多少少就存在着过于美化的问题,与真实历史上的李鸿章还是有些出入的。真实历史上的李鸿章是否真的如此大公无私、不惜拼尽自己的个人荣誉去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呢?其实也不尽然。
姑且不论有史料记载李鸿章收取过俄国的巨额贿赂(电视剧对此隐而不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跟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只呈现片面事实——只是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只呈现于李鸿章不利的事实,这电视剧则只呈现于李鸿章有利的事实),一个能客观冷静地以逻辑思考剧情的观众,也理应能从这电视剧的一些剧情中看出蛛丝马迹来。我就只举一处最明显的蛛丝马迹吧。李鸿章到北洋海军巡视、整肃军纪那一段,所有观众都看得热血沸腾,也由衷地佩服他有保有压、有奖有惩的治理下属之手腕。然而,对这些热情如沸的剧情冷静地深入一想,如果李鸿章真的是那么有才干之人,他怎么不是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从一开始就把北洋海军的军纪整顿得好好的,则何须面临阅兵、甚至战争前夕才来临急抱佛脚、亡羊方补牢?观众都叹息、乃至愤怒于光绪皇帝在日本海军压境之时才向李鸿章保证“你需要什么船只弹药就给你买什么”是死到临头才悔之晚矣,但李鸿章事到临头才整顿军纪的做法,与光绪皇帝相比又岂非“五十步笑一百步”?更进一步,与后来的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北洋陆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相比,二人统军领兵的高下之别更是判若云泥矣。当然,有人会说李鸿章要装备海军花费极大,中央朝廷从慈禧到户部的翁同龢处处制肘、挪用军费,这是后来的袁世凯所不能比拟的困境。然而,即使没有中央朝廷的拨款,如果北洋海军中没有严重的贪污、挪用购买炮弹的款项,导致后来甲午海战打起来时炮弹不足,即使落败又岂至于连对方的“吉野号”都没打沉、日本完胜的代价如此之低呢?至少也应该让日本得到的是一个惨胜吧。甲午战争的失败,以这部电视剧的描写而论,肯定一半以上的责任要由中央朝廷负担,但李鸿章绝不是如此完全无辜的。
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我这观点吧。以前在网上看过一部关于隋唐历史的小说,有这么一段剧情(真实历史里并没有发生过这段剧情,属于该小说的虚构):李渊、李世民父子攻下长安后,由李世民代表李氏到江都去与皇帝杨广谈判,提起当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国时对皇帝陈叔宝的处置先例,就是没有杀他,而是封他为“长城公”,养尊处优地将他养到死。李世民开出的条件正是要求杨广以太上皇的身份回长安,举行禅让的仪式,将江山名正言顺地让给他父亲李渊,然后他们就会给杨广类似于“长城公”那样的封号,把他如同陈后主那样尊养至死。但杨广拒绝了这个条件,说与其如此屈辱地过完后半辈子,不如现在就一死了之。他还反问李世民:如果换成是你处于我这样的位置,你会怎么选择?李世民回答说:我不会选择。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绝不会让自己落到必须做出如此选择的境地之中!瞧吧,这就是真正的明智之君与表面明智、实则内里只是一枚笨蛋的伪明智之君的区别——这段剧情虽然是小说虚构,但就是属于以“艺术真”来替代“事实真”的典范。同理,这电视剧中描写的李鸿章在处理北洋海军事务之上,其实也只是一个伪智者而已,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智者。包括后来他对心腹马三俊的处置,明知马三俊无法真心地效忠他之外的其他人,又明知袁世凯是那样首鼠两端之人,他不应该命令马三俊转向效忠袁世凯,而应该让马三俊随着他一起脱离权力中心,虽然就此前途无望,也至少保住身家性命。
另外,从李鸿章搜罗珍贵鹦鹉献给慈禧、向李莲英请求通报一次就已经塞给他三千两的贿赂……这些细节来看,他自己也不可能没有贪污——否则怎么如此精于行贿之道,又哪来那么多钱去行贿?当然,贪污这个问题不好简单地给予差评。以李鸿章对清廷国家做出如此巨大贡献,拿点钱也算他值拿的。进一步想,如果他没那么多钱用于行贿,那就更加办不成什么实事了。只是相比后来对袁世凯、奕劻完全不回避描写他们的大贪特贪,这电视剧对李鸿章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避而不谈,无疑是为了免得影响了他的完美形象。
在评论中我看有人提到一条史料,是要“洗白”李鸿章有贪污问题的。那史料说,李鸿章在北洋海军有个“小金库”,存有三千多万的白银,一直没有动用,后来传到袁世凯手里。如果李鸿章要贪污,他怎么会把如此巨款留给北洋,而不是在退出北洋军的控制权时拿回家去。这史料真假先不论,姑且假设是真的,这也许能证明李鸿章不贪,却是犯了更大的罪!既然小金库里有如此巨款,在朝廷没有拨款下来的时候为什么不先动用那钱去买船买炮弹?即使买船的动静太大,但把亏空的炮弹补回来也好啊。要说怕这次用光了以后再无依靠,那甲午海战大败而致全军覆灭,这钱留下来又有何用?这里也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鸿章把北洋海军建成了自己的私家军,袁世凯后来接手北洋军的时候也看到这一点,有样学样地也把北洋陆军建成自己的私家军。不过,私家军这问题跟贪污类似,也不好简单地给予差评。要把军队控制得好,不弄成私家军恐怕不容易办到。以结果反推动机(虽然这个反推逻辑上并不完全能成立),李鸿章终其一生都忠于清廷,没有利用私家军要胁朝廷;袁世凯却做过这样的事。所以说李鸿章在这件事上的私心不如袁世凯重,亦无不可。
这进一步引出下一个要谈的问题:这电视剧如此美化李鸿章,是否不妥?如果这是严谨的历史研究,那确实有问题;但这是历史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却并无不妥。我在回复读者评论时有如下互动:
加勒比海带
感觉李鸿章的形象瞬间高大了...一直接受的都是李鸿章是卖国贼的教育...
我
那电视剧有点过于美化李鸿章了,不过还在可以接受的艺术加工的范围之内。毕竟这电视剧里已经有袁世凯那种“有才无德”的典型,没必要再加一个李鸿章。在艺术的处理上,要求两人的形象没有重复,而李鸿章的私心比起袁世凯轻得多,索性就将之忽略不计,一律将之美化就好了。
是的,为免李鸿章与袁世凯的形象有重复,“挟私心办成对国家有益的公务”的这个特征袁世凯更为典型,那还是让李鸿章作为“大公无私”的典型代表吧。
李鸿章主要的才干与其说是搞北洋海军,不如说是搞外交。在真实历史中,他也确实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唯有的两个半外交家。说起外交,人们往往会想起“弱国无外交”这句老生常谈,但是看这电视剧对李鸿章的外交手腕的精彩纷呈的描写,我却觉得这句话错了:正好相反,弱国才最需要外交啊!强国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直来直去横行无忌,外交顶多就是做点涂脂抹粉的活,实在用不上什么精深绝妙的技巧。恰恰是弱国,实力不够,才迫切地需要高超的外交手段来搭救。李鸿章在日本的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甲午战争的落败条约时,伊藤博文说了一句金句:“对强国来说,力量就是外交;对弱国来说,外交就是力量。”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啊。我还联想到足球的领域,有一句行话是“好的守门员往往出自弱队”,与这“弱国才出好的外交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