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是一生“操劳惯了”的人,到老了也闲不下来,搬进城里以后,竟还找了一片荒地种起了菜。家里人开始怕她累,可看她乐在其中,身体反而比以前更好了,每天又有真正的绿色蔬菜端上餐桌,还节省了一笔买菜的钱,家里人的态度也慢慢转向了支持。每逢收获,光靠我们一家子吃也吃不了多少,外婆便将菜送给邻居,可时间长了邻里都有点不好意思,他们便主张外婆去摆个小摊卖菜。外婆年轻的时候为了补贴生计,对卖菜可真是熟门熟路,她的心算水平连我都自愧不如。一来二去,外婆的小菜摊子竟然真的在菜市场里落脚了。
正因此,暑假里我才有机会去外婆的小摊上体验一下生活,有了第一次当“生产者”的亲身体验。当时年少,知识储备不足,没有从中发现什么“奥秘”。现在回想起来,外婆虽然没什么文化,然而正是她和她的小摊给了我对市场运行方方面面初步的感悟,虽然当时这些感悟都还很稚嫩,只停留在直观的印象上,但学习了经济学之后,这一旧的体验经过新知识的梳理,并用经济学的理论稍加串联,却发现,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和外婆摆摊的那个市场,主要有两种摊贩,一种是在市场里面占一个台子卖菜的,他们的位置固定,但需要交纳租金租下那个摊位。这种菜贩一般是专以贩卖蔬菜为职业,他们自己不种菜,但每天4点多5点就要去批发市场的早市批发蔬菜,再运往市场销售。而另一种一般是直接自己在市场大棚边的地上铺层塑料膜,将菜摆在上面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意,看上去比较简陋,他们的位置是随意使用的,无需付租金。这种人一般自产自销,第一职业仍是农民,称为菜农。
外婆起初的时候都是摆个简单的小摊,以卖自己种的菜为主,菜的种类不多,量也不大,做的又是熟人生意,认准了她的菜来买的,因此常常一下子就卖光了,甚至供不应求。后来外婆的腰受了一次伤,之后不能再干一些肩挑手提的活,因此她的小菜园子就撂荒了。但外婆已然喜欢上了摆摊的生活,因此她就“被迫”从菜农过渡到了菜贩,由舅舅舅妈每天为她“进货”。因此,我也有了当菜农和菜贩两段不同的经历。
需求定律和菜农生存之道
一般而言,菜贩的摊位看起来比菜农的要高大上得多,不仅菜摘得干干净净,一点泥沙和黄叶都没有,而且摆放整齐,不仅仅是当季的蔬菜,连反季的蔬菜也都大多有供应,只是价格比一般蔬菜高出许多。不仅如此,连一些非本地出产的蔬菜也常常能找到,总之那叫一个品类齐全。反观菜农,则显得有些“落魄”了,本来小摊位就显得比较寒酸,又因为摆在地上,常常会被弄脏,而且一般只能找到本地本季节出产的几种菜。
这样看来,菜农不是没有竞争优势了吗?怎么没被市场淘汰掉呢?众所周知,菜农没有被淘汰,相反,一般菜市场里菜农的数量甚至比菜贩更多。这不是很奇怪吗?到底是什么让菜农能够在与菜贩的竞争中生存?
首先我想到的是价格因素,菜贩那种摘好洗干净的菜比菜农的菜是否要贵一些呢?从而导致一些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看起来卖相没那么好的菜。但根据我前后两段卖菜的经历,却否定了这个猜测。虽然菜贩会提高菜的卖相,但价格依旧和菜农的差不多。这不是更奇怪了吗?这样的竞争下,菜农能够经营下去的原因是什么?显然菜农的菜价格低并不是关键的局限条件。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为什么菜农的菜有人买?”这样一来似乎就容易解释了。因为无论菜农还是菜贩我都体验过,因此我知道在消费者眼中,菜农有一个天然的“招牌”,那就是农家菜,它就相当于一种无形的“品牌租值”。农家菜虽然“其貌不扬”,却往往会被人们看作是不洒农药、天然无污染的“标志”。人们卖菜之前都会问一句:“是不是自己种的?”其实这就和买活鸡时人们会问是不是本地鸡一样。就像外婆自己菜园里种的菜,总是受到一些熟客的热捧。绿色食品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需求量是很大的,而恰恰是这一巨大的需求也带动了菜市场菜农的兴盛。对绿色蔬菜的巨大需求,这才是菜农生存的关键局限条件。
租值搭配原理和小贩的生存之道
在当菜贩的那段时间,一些当季的蔬菜远远没有以前当菜农时卖得好。外婆因而也不乐意进太多常见蔬菜,而是注重品种的丰富,尤其是一些反季节的和洋葱、土豆等本地不出产的蔬菜。
在销售本地蔬菜方面,虽然有些菜贩卖的也是向农户收购的菜,但由于菜贩长久以来给人的“刻板印象”大多是卖大棚蔬菜(大棚蔬菜的进货价比向农户收购低,但味道不够好,也不够天然),导致消费者的信息费用高了,菜贩这方面竞争力比不上菜农。
根据我亲身的经历,菜贩提升竞争力一般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提高菜的卖相从而提高菜的租值,与饮料借包装升级提升租值异曲同工,从而达到与有“品牌租值”的农家菜相对均衡的竞争力。但光靠这一点要回收上头成本是很艰难的,因此更重要的是增加菜的种类,尤其是那些价格更高的反季节、外地蔬菜。因为本来本地蔬菜就便宜,假设一个月租金100元,1块一斤的白菜也要卖100斤才能回收上头成本,但有大量的菜农作为强劲的竞争对手,零售100斤白菜难度多大!而反季节、非本地的蔬菜其稀缺性明显高于那些一般的蔬菜,因此往往能够卖更高的价钱,譬如卖10元一斤的芦笋,只要卖10斤,就能够收回上头成本。这恰恰是符合租值搭配原理的,菜贩为了更好地收回上头成本显然卖一些价格高的产品更加有利可图,又巧妙地避开了与菜农竞争最激烈的方面;而菜农,他们一般也不会涉及反季节非本地蔬菜这一领域,如果出售这些不常见的蔬菜,这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信息费用去判断他的菜是否是真正的农家菜,这不是拆自己的“招牌”嘛,导致他们农家菜的“品牌租值”受损,反而影响了他们“主打产品”的销售。
当然,这是建立在一个“发育完备”(菜农和菜贩都达到一定数量)的菜市场的基础上的,据我的观察发现,在贝岗村内的一个小型菜市场里,由于菜农的缺乏,菜贩成为蔬菜最主要的来源,这种情况下,小贩就不存在上述的疑虑了。
交易费用和定价原则
第一次跟随外婆去卖菜,就对外婆的一个行为感到十分困惑:每次外婆把小摊整理好之后,就会走到稍远处的各个菜农处像买菜似的询问价钱,问了好几个才回来。不止一次,而是天天如此。不时还有其他菜农过来询问我们一些菜的价格。我不由得向外婆提出了长久以来的疑问:不是我们卖菜吗?问价钱干什么呢?外婆告诉我,是为了定价,不然不好卖出去。这却让我更疑惑了:为什么不直接按照我们的进货价算一下呢?外婆却说,根据进货价定价定不准,高了无人买,低了又吃亏。
到底要怎么给菜定价呢?对于一个初入市场的人来说,想要定价,就要了解“行情”,了解这种菜的需求量,这样虽然可以准确地定下最优价格,但信息费用未免太高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进货价确定售价,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一下子准确地预计到这个市场中同样品质的这种菜的均衡价格,虽然可以之后再根据销售状况做出调整,但意味着你可能会因为开价太高错失几个顾客或者因为开价低而遭到哄抢,都不是实现上头成本最大化的选择,而在一次次调整到最优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增加了交易费用。相比之下,直接向同行咨询往往是交易费用最低的定价方式。此时,他们的成本不过是定价出现的一点点偏差(多问几个人,这种偏差通常很小),但却免于支付也许更高昂的交易费用或信息费用。当然,只要你在同一个地方经营的时间长了,自然能对销售状况有更充分的了解,定价也会更加接近均衡价格,然而交易费用下降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况且菜的品种是常常会变换的,因而市场上这样不成文的定价规则在市场上依然占主要地位。
局限条件与地段租值
以前依然在路边当菜农卖自己种的蔬菜时,同一个位置的菜农流动性是很大的,今天是你的,明天也许就是他的了,因为采用的是非价格准则,不用交租金,一般是先到先得,有时为了争夺一个好的地段,一些矛盾和口角也在所难免。外婆是比较勤勉的人,来的都很早,明明很多靠近市场内部的位置可以挑(一般来说地段是比较好的,因为逛市场的人大多都会经过),但令我惊讶的是,外婆并不是每次都挑那个看起来最有利的位置,而是有时候会把摊子摆到市场出口的路边上。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显然市场内部的位置人流量更大,有明显的“地段租值”,为什么外婆会放弃这样一个看起来样样都好的地方,而偏偏把摊子摆到路边上呢?我开始着力寻找关键的局限条件,经过长期以来的观察,我发现,每逢外婆卖的主要是葱、蒜、辣椒、芹菜等蔬菜时,她就会将菜摊摆在马路边。而令人惊讶的是,每每这时,同样的菜,她的却比市场内菜农的卖得更快。
很快我就排除了质量和价格的因素,别的菜农卖的菜和外婆没什么差别,定价也是已经提前咨询过了的。那么,假设蔬菜的质量和价格都一样,会不会跟这菜本身的性质有关呢?正如我们所知,葱、蒜、辣椒、芹菜都是作为调料或配菜的,而这些用作配菜的菜最容易让人忘记。外婆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将小摊摆在市场出口的路边,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买一点小菜而折返市场,还有一些是驾车路过,顺手买了的,这部分人的需求直接促成了外婆的“好生意”。
市场内部的摊位按一般的要求也许地段租值很高,但随着局限条件——卖的蔬菜性质的变化,它的地段优势就劣于在路边的摊位了。这恰恰反映了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关键还是看局限条件。
后记
上文的几个事例全都是我在一个小小的菜市场里的亲眼看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菜市场就像一个微缩的经济模型,若仔细分析,里面买卖交易、选址布置等行为背后所反映的经济规则都给人以思考与启发。那些事例中的主人公,包括我的外婆在内,没有人真正学过经济学,但是,谁又能说他们真的不懂经济呢?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运用”了经济学,由此也可以看出经济学运用的广泛,上至方针政策下至柴米油盐,但凡有人参与,都是它的“领域”。
别人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福的一代”,然而,他们说的“幸福”有时候却成为了我们缺乏社会经验的缘故。我们生活的这个圈子是一个狭小的温室,我们身处其中,虽读过了很多书,但实际运用的机会很有限,很多东西见过,却不曾亲身体验过,隔着一层“薄膜”,不知外面世界真正的冷暖。学习经济学的好处就在这里,它教给我们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态度、经济学家的眼光,让我们尝试去捅破那一层“薄膜”。即使是身边的小事,就像那个菜市场,有人每天往返却视若不见,有人见之却不疑之,有人心存疑虑却又不足以推理解释,这都是不够的。见之疑之推导之,才是科学精神的要求所在。
点评:
蓝同学这篇文章写得内容充实、见微知著,而最后的“后记”尤其写得好。这个菜市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种种现象所涵盖的经济学理论多不胜数。菜农与菜贩各有比较优势,各自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来错位竞争、生存有道,蓝同学的婆婆更是个中高手,灵活地根据自己贩卖的蔬菜品种调整着最优地段。而她那简简单单的一句“根据进货价定价定不准,高了无人买,低了又吃亏。”同时综合了“历史成本不是成本,机会成本才是成本”、如何降低信息费用、受价(自由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线……多个经济学的理论要点,信息量可真不少!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不仅仅是个精明的生产者,而且已经“进化” 到乐在其中的境界,能如此敬业乐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是她最大的租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