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开始,为了增加自家通信系统的竞争力,华为走上开发ASIC(专用芯片)之路。但费尽心力搞出了这么好的芯片设计平台,光是给自己用,未免太浪费。巨大的消费电子芯片市场诱惑着华为,于是海思半导体得以诞生,声名远扬的手机麒麟芯片也几经磨难后,横空出世。本文就来讲述这中间崎岖曲折的往事。
第一章 海思成立,主攻消费电子芯片
2004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内部称为“小海思”。独立核算,独立销售。
对系统芯片的研发以及公共平台,仍在母公司体下,内部称为“大海思”。后来归属在2012实验室旗下,这里是面向未来的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黑科技神秘基地,参考“贝尔实验室”。
为“儿子”命名,大家都是大费思量。英文好取,HiSilicon就是Huawei Silicon的缩写。被看好的中文名则有“海硅”、“海矽”(港澳词汇中“硅”是“矽”)等,但唯有“思想”深邃才能走得更远,于是循“silicon”的发音而定下了“海思”这个名字。
海思甫一诞生,就要面对一个全新的战场和全新的游戏规则,友商已经不再是老对手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等系统公司,而要和高通、联发科、博通、Marvell、TI、安霸、SONY、三星、ST、NXP-freescale等一众高冷的国际芯片巨头来同台竞技了。
PSST委员会(Products and Solutions Scheme Team,管产品方向)主任是徐直军,大家叫小徐,他从战略层面对海思进行管理。后来的很多年里,他都是海思的Sponsor和幕后老大。
小徐当年从益阳师专物理系直接考去南京理工大学(以前叫华东工学院)读硕士和博士。和他一起考研的还出了一位通信奇人余建国,现在是光通信权威、北邮的大教授,据说对量子计算颇有独特观点。
已赴任欧洲片区总裁的徐文伟(大徐)还兼任了海思总裁一职,参与战略决策,并从市场角度提需求。海思的具体工作由何庭波和艾伟负责,他们都是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何庭波后来成为了海思的负责人,艾伟则分管Marketing。在企业发展部工作的时候,我有幸向两位都汇报过工作。
何庭波的“狼性”精神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强,我在《老兵戴辉:华为的芯片事业是如何起家的?》一文里讲了她的故事。
艾伟则风格迥异,媒体人眼中的他是一个笑容可掬、温文尔雅的“大暖男”,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芯片大道理,连文科妹子们都能听得明明白白。北邮的对面就是北师大,我深刻怀疑当年的“小艾”经常去套师大妹子们的近乎,这个能力是不是因此练出来的?
为什么海思诞生在2004年,说来话长。
2001年到2002年,华为在国内的小灵通和CDMA上一败再败,中兴和UT斯达康则抓住机会窗大发横财。 华为苦心经营多年的竞争优势消耗殆尽。三家企业的收入都在200多亿,隐隐形成“三足鼎力”之势。此时的华为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华为迫不得已转移战场,到海外去卖GSM和3G。早在2000年开始,老兵戴辉作为海外移动市场的第一梯队成员,冲杀在前。2003年更是担任了GSM国际总工,当年度海外无线的收入增长了10倍,3G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2003年华为的整体营收达到了317亿,从此把中兴等国内对手甩开了差距。2005年,任正非更是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2003年,华为冲出了重围,摆脱了生存危机,有能力腾出手来做新业务了。先是成立安捷信做基站配套的铁塔和天线,抓了李浤硕去负责marketing。04年更进一步,海思公司和终端公司也成立了!
海思和终端之间,从此开始了吵吵闹闹但相互提携的发展史。大戏开场!
终端公司的业务一方面做手机和固定台等移动终端,另外一方面,也做机顶盒和会议电视等多媒体产品。众所周知,是前者牵引了手机麒麟芯片的成功。不为人知的是,后者“刺激”了摄像头芯片和机顶盒芯片等多媒体芯片的成功,这个故事我要单独写篇文章来讲。
图注:作者戴辉与华为手机杨如春于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