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文化与教育的交汇与融合——苍山县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寻
作者:陶继新 王彦锋 申领版权
2010年04月13日 共有 2018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境界
  【王彦锋】“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这里我从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的角度谈一谈特色品牌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
  首先确定发展目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今中外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也要首先确定发展目标、方向,我认为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种境界,也可以称之为“立意境”。
  学校校长要在全面、深入、细致观察,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总体活动的有利于健康持续优质发展的优势、潜力的基础上,做到三个“摸清楚”。即:摸清楚自己学校文化的实存状态;摸清楚学校文化的现有具体状态,特别是学生文化的状态;摸清楚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学校文化建设潜在的可能性。同时,校长还要把学校置身于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自己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前瞻性地进行学校文化的策划与设想,确立学校富有个性和特色文化的理念,通过研究设计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措施,确定学校文化发展目标。
  为此,从2006年起,我们在全县的学校建设、危房改造和教育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理念引领,文化立教(立校)”,要求学校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把办学理念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甚至与国际教育观念和发展趋势融合起来,把当地历史文化与学校自身实际融合起来,从大的思维框架上着眼,高瞻远瞩,勇于和敢于做大教育,无论在谋划还是在实施学校环境建设及教学活动中,无不彰显学校主题文化,无不彰显育人环境,无不彰显育人功能,真正达到目之所及、足之所至,物之所显,制度章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等等,全部让师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提升。如我们在新建苍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时,就是按照“博雅致和”的核心理念,期望学校师生养圣贤正气,习圣学真艺,博采众长,博学致用,最终实现博学天下,卓然超群的宏伟愿景,以达到“竞做齐鲁杏坛翘楚,争育华夏学林人杰”的教育目标。我们从学校建筑环境文化入手,同时打造了学校环境理念、行为和视觉四个“识别系统”,使学校的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沿着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轨道高效快速地发展。目前,我县众多学校都按照“学校环境、理念、行为、视觉四个识别系统”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设计、提升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打造能够让师生感到舒适、整洁、愉悦,愿意和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成长,并且离开母校之后还能够时刻怀念学校的一切,有一种时刻被鼓励、被鼓舞的感觉,能够激励学生的一生的学校,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的学校。
  【陶继新】规划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加速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展目标在哪里,当然要了然于胸。但确定发展目标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有的时候还会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拨云见“日”?除了校长个人的努力探索之外,还一定要有教师甚至是学生的参与。大家共同“议事”的过程,既是智慧共生的过程,也是对这个目标的心理认同、达成共识、形成共鸣的过程。这样,再实施这个目标的时候,大家才能心中有数,而且都会积极努力。于是,目标的实现就有了群众基础,就有了较快实现的可能,并且能够达到较高水平。
  【王彦锋】其次彰显发展特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这两句诗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可以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二种境界,也可以称之为“追求境”。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几任校长或者是几代人的努力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而各个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民情风俗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加之学校之间的历史和管理风格、人文活动有差异,因此积淀起来的文化传统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各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各自的特点,若想长期长效发展,必须突出发展特色,形成品牌。今天我们提倡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不是说抛弃传统,另建一套,相反,是要去挖掘历史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具有独特性、差异性,使每个学校文化都彰显各自的不同魅力,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辉映。同时根据现在的办学环境、时代要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学校文化。因此,它是继承和创新的和谐统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充实、完善。
  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而一个有志于做一番事业的人更要有一种为了事业不惜一切代价,不怕一切困难险阻,有一种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因此成就一番事业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的,是多少代人艰苦不懈的、卓绝的无私奉献的结果。因而,自2006年以来,我们苍山县教育系统在苍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在学校特色品牌文化建设上共识共鸣,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共同创新,默默地努力、默默地耕耘,形成了目前以苍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品牌学校文化,得到了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中央教科所、山东省教科所以及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所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和河南的一些县市区纷纷学习、借鉴我县区域化整体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理念与经验。
  【陶继新】坚持是成功必备的意志品质。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大事,都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不少人缺少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难便败退下来,其结果是前功尽弃。只有极少数的人矢志不移,一往无前,千难万险也永不退步。于是,最终也就摘取了成功的果实。构建优质的学校文化,从表面上看,没有高山大川的阻隔,其实,一些软性的阻隔却是一般人跨不过去的。用一些表面的华丽辞藻,敷衍深层的文化内涵,尽管给人以外在美的感觉,但由于缺失了思想与文化,却成了摆放在人前的昙花一现的瓶中之花。而要想让这株学校文化之花根深叶茂,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为其根深打好基础。这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开创未来;既要外在形式美,更要思想的深邃,特别是要有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的特色。所以,构建学校文化可以借鉴,但不可移植,更不能是纯然的“拿来主义”。而一个区域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就更是任重而道远。几次见您,感觉您真的有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不过,您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直艰辛、努力而又目标明确、旗帜鲜明、坚韧不拔地前行着。
  【王彦锋】我认为,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三种境界,也可以称之为“致达境”,即形成发展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此亦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矣。
  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人力资源的培育、培养和开发、形成,促进一个大写“人”字的产生与新生,并且使其他进入这个群体的人们也能自觉地受到感染和启发,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形成和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达到这一境界,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锤炼到极致,就不是教育一个人,教育一批人,而是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不是教育一个人成才、一批人成才,而是教育一代人成人,成为有用之人,合格之人,创新之人,领军之人;不是教育一个人、一批人有思想、有理想、有成就,而是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代人、几代人创新思想、创新思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这才是教育、教化的应有之意,宗旨所在。
  【陶继新】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软件建设工程,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了校训、办学目标、教风、学风、教师宣言等理念性的东西,并不等于学校精神已经形成,那只是这一精神形成的前期工程,后期工程更加艰巨与漫长,那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将这些理念内化到师生的心里,从而外化成自觉的行动,才能称之为学校精神,才是学校的魂魄。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有了校魂,即使校长不在,甚至校长易人,还会一如既往地依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沿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奋勇前进。
  我到苏州一中讲学,就为其学校文化所感动。周春良校长对我说,我们将努力把苏州一中建设成为具有园林风格、书院风范、名校风采的现代化新一中。其中的书院风范更多的是从内涵、从精神层面上讲的。书院已经成为历史,但书院的精神却是一种永远的情怀。教育需要的是精神,而不只是技术。我对他说,这并不是说任何学校都可以锻造出这样的风格的,这是积淀了百年之后才形成的。你们有意保留这种风格,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它久存的文化底蕴;同时,你们又“扩大”这种风格,让人们感受到现代人对文化传统的敬畏之心与光大之意。可以说,作为校长,周春良校长很好地继承了过去的辉煌,又让这种光辉更加闪亮。这样,它才在与现代接轨的时候,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可以说,这种学院精神,影响了苏州一中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苍山尽管没有这样的百年老校,可是,苍山有自春秋战国以来丰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底蕴和以后圣荀子为代表的人文矩阵,为您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和精神支撑,引领和支持着您在追求一种代代相传的学校精神、学校魂魄。相信在您的领导下,一些学校也会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也会代代相传,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学校。
  学校文化建设的守“旧”与用“势”
  【王彦锋】在学校文化和特色品牌学校建设中,根据不同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分别进行规划设计,使不同资源的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都实现了新的跨越。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对于新建学校,在学校建设之初,就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尚等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规划设计于其中,从而形成能够彰显学校主题文化的学校建筑文化、环境文化,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第二实验小学建筑主体呈“书”字造型,构架了第二实验小学“书香校园”的深邃文脉结构;教学区作为学校活动的核心区域,以“书”为核心进行文化理念的打造,也与学校所承担的传承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命相吻合,彰显出“书香校园”的现代化、人文化内涵。苍山实验中学的建筑以打开的书本为意象,内含开卷有益的哲理,教育和引导师生时刻打开书本,博学善思。车辋镇中心小学在教学楼前设置了两个主题广场——一个形似车轮的喷水池、一个形似车轮的文化亭,寓意这两个车轮承载着车辋镇的历史、文化和车辋镇中心小学的希望与梦想驶向美好的未来。
  在对非新建学校校舍进行维护维修时,把草绿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标志色彩,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学校标志文化,全面提升了全县学校文化的品位、建设水准和教育形象;同时,该县还依据学校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规划设计学校的核心理念、基本理念、办学理念、治校理念、口号誓词以及学校标志等,引领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和发展。
  【陶继新】新建学校不一定“破旧立新”,还可以新旧合璧。这里的“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旧”,而是具有品位的传统文化载体。正如曲阜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儒家文化思想,承载着数千多年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具有生命价值的文化。表面上看,真的有点旧了,可是,它却有着更加久远的文化回响。你们的车辋镇中心小学两个主题文化广场,就因“旧”而更显品格,因“旧”而更有文化。当然,这里的“旧”并不排拒现代之新。它是对新的文化支撑,是让新回顾历史,从而更具现代文化的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凡新建学校,只要是可以挖掘的历史文化,都应当在新的学校里显现出来。不过,新与旧的结合,可以在形上不同,但不能在神上分离。不然,就形不成和谐的学校文化。
  对于非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忽视与学校历史与当地文化的有机结合,那是属于这所学校的文化血脉。同时,苍山的山村自然之美,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资源。这种自然文化,恰恰是大城市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充分挖掘这种自然资源,让学校变得更加自然与美丽,则可以形成各个学校不同色彩的自然文化特色。就地取材,与天地合一,反而会有别样的风采。所以,文化建设不一定要花多少钱,而是要凸显特色;不一定要“拿来”他人经验,而是要因地因势创造自己的文化。
  【王彦锋】在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太阳能、沼气、雨水循环系统等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科学技术应用到学校硬件建设中来,大大提高了学校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和内涵,同时,对学校师生进行了生态环保、节能开源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车辋镇中心小学、南桥镇鲁坊小学、卞庄镇第二中学、沂堂的麒麟小学等19个学校作为第一批安装太阳能冷暖空调利用太阳集热器提供能量,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学校,室内温度可以调整在20℃左右,单机平均每小时节电60%,年均节电2500千瓦时,使学校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教学。二庙乡初级中学、车辋镇中心小学在校内建起了沼气池,并将沼气引入学校食堂,有效改善了校园卫生环境,节约了能源,使学校厕所化污染为能源,成为一个“填不满的垃圾坑、用不完的煤气罐”,真正实现了校园环境的生态化。车辋镇中心小学、兰陵镇田屯小学、苍山第二实验小学等诸多学校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安装了太阳能景观灯和个性化低音喇叭,每天定时照明,定时播放新闻、乐曲、诗朗诵等,在和谐幽雅的环境中,人与自然得到共生共育共赢。苍山县还把代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和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等作为中小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绿色、环保、生态的环境中和先烈栖息的地方受到深刻的农业科学及人文思想的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养与情操。
  【陶继新】生态文化建设是你们县学校文化建设独具的优势,它已经成为乡村学校与自然天地合一的特别风景。它不但环保、节能,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和研究科学、利用科学,以及勇于发明创造的思想。我在想,这与您担任过科技局长不无关系吧。我到其他地方的农村学校采访时,很少见到如此既有地方自然特色、人文特色又具科技含量的学校文化。记得在您的陪同下,我到你们农村一些学校走访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太阳能、沼气、雨水循环系统等设施,简直惊奇不已。远方有起伏的山脉,近处有绿色的田地,犹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让学校这一特有的生态科技文化建设有了特别的品位。我觉得,您有很强的科技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和深邃的人文意识,以及哲学辩证的教育意识,所以,即使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场景中,您也会触景生情,联想到科学的运用与价值。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科技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生产力,只不过人们在谈到学校文化建设时,多是与人文联系在一起而已。记得您还说过“理念也是生产力”的话,您号召苍山的学校在明面的大环境内取消垃圾桶,让师生养成保持清洁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据说好多省外学校学习您的做法,效果非常好。您的这些创意,可以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让自然、科技与人文同时走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地之中。这对于农村和城乡学校文化建设,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构建高品位的学校精神文化
  【王彦锋】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打造和锤炼,我们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并形成了学校愿景、学校精神。车辋镇中心小学在“诚、爱、智、和”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以“养苍山教育浩然正气、育德才兼备时代少年”为使命,形成了“笃学致美、尚德求真”的校风、“严谨躬行、博喻善教”的教风、“乐学好问、勤思敏行”的学风和“天道酬勤、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兰陵镇田屯小学在“滋田广育、诚信达和”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勤、信、严、恒”的校风、“博学博爱、至精至善”的教风和“惜时慎思、励志敏行”的学风。卞庄二中的校风是:务实、求索、和谐、活泼;教风是:精业善导、乐教爱生;学风是:求知探源、持学以恒;学校精神是:当仁不让、精进不休等,我们苍山县众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有学校使命、愿景和学校精神。
  “传承荀子伟大教育思想,建设融创并进特色学校”,“劝学苍山,成才天下”的学校精神,正在成为我们苍山一中等学校的追求,也是我们苍山教育的弘倡之风!
  【陶继新】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行为主体共持的价值取向、道德归属、思维方式、文化思潮、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及共创的精神氛围,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主要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学校精神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所以,所有优质的学校,几乎都高度关注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十多年来,我到过几百所学校采访,可是,常常看到不少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显然,那是从别的学校拿来的,并不属于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可以借鉴,但绝对不可以移植,更不可以生搬硬套。到你们一些学校的走访的时候,我常常有眼睛一亮的感觉,那就是如您上面所谈的,每个学校都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体系。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文化并不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口上的,还有了心里的认同、积极的行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就不可能外化出绚丽的文化风景。可见,你们各个学校的无限风光,都与这些精神文化有着内在的维系。  
  苍山文化走进学校与课程
  【王彦锋】苍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先贤名士的思想给苍山教育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荀子的隆礼重法、季文子的忠廉、匡衡的凿壁偷光、《金瓶梅》的直面人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苍山骄子的灵魂,苍山教育便形成了源远流长、厚重典雅、古朴沧桑、经久不衰、飘逸洒脱的文化!苍山人便形成了敢爱敢恨、不事张扬、质朴旷达、坚韧不拔、心胸开阔、淡泊超脱的性格。面对苍山的实际,尤其是苍山教育人文状况,我觉得建设学校精神、铸造教育魂魄是急切需要而又意味长远的关键之举。“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苍山灿烂悠久的“兰陵文化”给苍山教育注入了不竭动力与活力!
  【陶继新】苍山先后出了这么多的先贤与大师,成了你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斯人已去,精神犹存,他们的思想与文化,穿越时空,在苍山这片土地上回旋与行走,以至成了定格在苍山人心里的一道精神风景,甚至已经成为了苍山人的精神之魂,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行动。于是,就有了您所说的苍山人的独特性格与风骨。这种人文精神,恰恰与学校文化建设有着一种内在的关系。如果创造性地“拿来”,就可以古为今用,就能够给学校文化建设注入虽古犹新的生命活水。
  【王彦锋】“重常规、突特色;重教化、突自主”。我们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积极打造“阶段性德育、序列化德育、常规性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系列化、课程化、生活化的发展轨道,形成了以“苍山文化进学校”、“苍山名人进学校”、“苍山民俗风情进学校”等为主要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以社团文化、课桌文化、励志文化、学生成长文化为支撑的德育文化。
  苍山一中、向城一中、层山中学、兴明中学、卞庄一小、卞庄二小、车辋镇中心小学、兰陵镇田屯小学、南桥小学等学校开展的“苍山文化、名人、民俗风情进学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加强了德育工作。卞庄二中和苍山二中等学校设置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音乐欣赏室、情绪宣泄室,通过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组织学生参与情景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苍山一中在校内成立了学生会、文学社、学生摄影协会、学生影剧社等社团,通过制订社团管理制度、评选星级社团、招聘竞选社长、委派指导教师等方法,注重培养社团干部,建立起了科学的学生干部体系,彰显出学生自主管理的特色。卞庄二小利用墙壁文化和解说文化打造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特色与风格。第二实验小学的课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励志教育,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名片。目前,全县共有317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470多个学生社团活跃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有效提高了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陶继新】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见效的,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必然内化于学生的心里。而“重常规”,则可以使德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又一点一点地产生一种心理认同。于是,就必然有了符合德育目标的行动。不同地方的德育,不应当千篇一律,而应当各具特色,即您所说的“突特色”。因为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文化,学生的思想背景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因势而动。你们开展的“苍山文化、名人、民俗风情进学校”活动,就彰显了你们的德育特色。这些形成品牌的文化,大都含有丰富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对其感兴趣,是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重教化”是儒家倡导的教育,也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教育。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词,就是“化”。教是目的,而化是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达到教的目的。什么样的教育最为有效,当然是自主教育。被教育者尽管也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多不明显。而自主是主动的、积极的,有了他们自主自愿地进行教育,有时有意,有时无意,都会产生特别的效果。而且,一旦形成自主教育的意识之后,就会感到教育是快乐之事,是有意义之事,而且多会乐此不疲。这种生命状态,对于他们做其他事情,以至课堂学习等,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看过第二实验小学的课桌文化,那是学生发自内心而生成的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格言,是自我要求与约束自己言行的,有点慎独意识。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学生自主要求提升自己思想品位的时候,就会出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思想景观。
  【王彦锋】为了更好地使苍山文化走进学校,进入课程,我们县教育局编印了系列县本教材《苍山历史文化读本》,让学生近距离地认识了苍山、了解了苍山,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的意识。神山中学、卞庄二中、第二实验小学、车辋镇中心小学、长城中学、大炉中学等学校采用液晶电视 电脑主机的办法,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形成了“天地一体、城乡互动”的远程教育体系。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苍山一中的《荀子》、大炉中学的《奇石文化》、兴明中学的《小郭泥塑》、向城一中的《民艺瑰宝》、沂堂中学的《陶瓷艺术》都闪烁着地方特色的智慧。
  【陶继新】乡土文化一旦走进学校,走进课程,学校文化建设就有了地方特色,就有了生存与发展之根。地域不同,文化也各不相同,所以,学校文化建设也应当因地而变。你们各个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可谓匠心独运,各自呈现出了独具的特色。在你们学校走访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这些课程文化情有独钟,爱之甚深。这些文化,有的是你们地方独有的,有的是你们学校师生从其他文献中查找或搜集来的,更可贵的是,你们的一些学生,也已关注这些文化,甚至成为这种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员。这样的课程文化,自然也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看来,专家可以开发课程,教师可以开发课程,学生也可以在这块文化土地上挥洒才思。
 【简介】
 王彦锋,男,汉族,山东苍山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59年2月生,现任苍山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苍山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临沂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教师、县教育局干部、中共苍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研究室主任、县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省党委系统先进工作者,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食用菌工作先进个人、全市科技先进工作者、临沂市优秀政协委员、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第七届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先进个人,荣获临沂市知识型职工标兵、振兴沂蒙劳动奖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位杰出管理创新人物等称号,并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五个形象》、《彰显德育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弘扬苍山文化,哺育时代英才》、《特色品牌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境界》等多篇论文获奖或在省内外会议上作典型介绍。

 

相关新闻

阿里、腾讯、京东的团队如何远离低效?
哪些企业文化最让90后反感?
干货分享|10本最受国外孩子喜爱的英文词典——上
从孩子的表现看父母的缺点!请家长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一类?
3岁、7岁、10岁,孩子的重要转折点! 父母,你在做什么?
(2)解决问题的8大原则
(1)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
(1.1)企业文化和生命周期
处世守富----思考勿用感情
缔约立富---永远的财富(2)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什么对创新重要?
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互联网 ”时代企业的创新困境与驱动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本章小结
第五节 需求估计
第四节 蛛网模型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二节 供 给
第1章 市场供求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需求
导 论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