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创建湘军,用制度解决国家正规军的难题
曾国藩创建湘军,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胆冒险的行为。曾国藩这个人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他的家族中很多都是讲究做事要稳妥,要扎扎实实,不要冒险。因为清代皇帝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军权。清代有一个原则是,绝不能让汉人染指兵权。咸丰皇帝最早给曾国藩下的命令是办一支团练。团练就是小规模的民兵,一般来讲,就是一两千人,而且作战不出本乡本土,就是不能超出自己的县界。
但是曾国藩并不想这样,他知道面对太平天国,训练一两千个民兵是不起作用的,他这个人的特点是做事要从根本上做起,要么我就不做,要做我就要做得彻底。他认为,国家的正规军有很多体制上的缺陷,要保救大清王朝,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跳出体制外自我更新,创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后称湘军。
曾国藩创建湘军的时候,针对体制上的问题,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开始实施崭新的制度:
创新一: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曾国藩创建湘军是选士人顶山人。从山里面,召集大量的农民,他给这些农民开出很高的工资,湘军的工资是国家正规军的4倍。这些农民拿了这些钱,不光自己够生活,也够全家生活,全家就不用种地了,清代的物价还低。所以湘军招兵的时候,各地农民是踊跃参加。
曾国藩给军官开的工资更高,军官的工资是国家正规军军官的6倍,所以,湘军的军官不用贪污腐败,就能生活得很好,湘军军队里的风气特别正。
曾国藩既会唱高调,又会踏踏实实地做事,这是他过人的本领,这是湘军体制上的第一个创新。
创新二:创新组织系统制度。
当时正规军除了军饷低之外,没有战斗力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组织上血脉是断的。清代的皇帝都非常有权术,对军队特别防范,生怕军队有一天推翻自己。所以清代军队打仗有一个特点,每一次打仗都是临时调度,将军和士兵、士兵和士兵彼此都不熟悉,这样的军队胜则相嫉败则相袖,这样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
曾国藩在组织系统上采取了创新制度,叫层层招募。曾国藩选拔任用他熟悉的读书人朋友做将军。这些将军再选拔他认识的朋友、老乡做他手下的军官。军官再招募老乡去做士兵。这样的话,相互之间都认识,都熟悉、知根知底,相互之间也都有感情的联系。这样湘军内部的组织员工就变成了由感情纽带,团结到一起的整体。
同时曾国藩还有一个规定,打仗的时候,如果是因为手下的士兵保护不利,导致这一支军队长官被打倒,这一支军队就地解散,所有的士兵一律回家,再也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因此到打仗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拼命保护自己的长官。
最后湘军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战斗作风?叫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湘军的战斗力就远远高于其他军队,甚至高于正规军。
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他用制度解决了别人用道义去解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