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奥运金牌的经济分析
作者:思羽阳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0日 共有 91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最近几天,不管是网络上还是报纸媒体占据着各大头条的都是关于里约奥运会的事情,说道奥运,就不得不说一件东西,那就是——金牌。每次的奥运会关于金牌的话题就层出不穷,我呢,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说这金牌的前世今生。


一、收入


金牌是稀缺的,同时是要通过竞争来获得,因而是一个经济物品,既然是物品,就一定有价,也就是租值,那它所获得的收入在以下两个方面:


1、非货币收入


这又可以分两个方面(1)给国家带来的非货币收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还有就是满足人民大众对体育的需求。(2)给个人带来的非货币收入,这主要分两个部分,运动员,体育官员。运动员:一系列的荣誉,赞美,所谓的民族英雄,国家的骄傲,祖国的栋梁等等,体育官员(主要是指体育总局):因为金牌的数量是官员们的成绩来源,也是他们升职的最主要考核依据(我不知道升职是不是属于非货币收入)


2、货币收入


这个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把自己的技能作生产要素,参与获得金牌这一生产活动中最后获得收入的人,诸如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等等。这些奖金的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各省市政府以及市体育局以及企业,社会团体。二是体育总局,他们通过国家赋予的权利形成行政垄断,蚕食国家的租值,资金的来源是国家每年的财政拨款。



二、成本


我们再来说一下成本。成本也分国家跟个人。国家方面主要资金上的投入,因为我们国家还是以举国体制为主,所以资金的来源还是由国家来出。个人的成本是指各个参与获得金牌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产权人为了金牌所付出的货币成本跟非货币成本,主要还是非货币成本为主,除了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外还有体育官员。不同的人虽说局限条件各有不同,但在“金牌至上”这一关键的局限条件的约束下,还是会使租值最大化,也就是尽可能的多的获取金牌



三、局限条件


我想到的局限条件是以下几个,有不对的请大家指正。


1、时间


其实这个因素包括了很多的小因素,包括以前的消遣娱乐活动很少,可选择性不大,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群少,所以对比赛本身的关注度不大,或者说没有抱着欣赏比赛的态度来看待比赛,对比赛要求几乎没有,不关注比赛本身,而是它关注所带的附加值,如国家荣誉,民族自豪感等,这都是当时的环境跟条件所制约,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背景,顾我把他归为这一大类。


控制其他变量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选择的项目增多,还有其他的各大赛事的播放,替代品越来越多,奥运会不在是唯一的选择,同时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这些非货币收入显著下降,成本不变(其实在上涨)的情况下,其相对价格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2、政治


其实这个局限条件应该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分水岭,分为08年以前的政治需要,08年以后的政治需要。08年以前,奥运会夺金是一项政治任务,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没有所谓的个人利益,政府需要金牌来提升自己的租值,也就是给自己带来的非货币收入,一直到08年达到巅峰,因为是在自己家开奥运会,更是要显示一番,故而到08年金牌给政府的带来的非货币收入达到最大,与成本一比,虽然北京奥运会是历届奥运会之最,但其相对价格仍是大幅下降,故而需求量增加。08年以后,国家认为通过以前的几届奥运会,以及08年的奥运会已经充分的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体育实力,也使其他的国家通过奥运会认识到了中国,面子也挣得足足的,对金牌的渴求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其实就是金牌给国家带来的非货币收入下降,其他因素不变,成本不变,其相对价格上升,需求量自然就下降了。当然随着政治上非货币收入的下降,就出现了各自为战的现象,主要是乒乓球,因为每年的冠亚军大部分都是中国队,原来为了政治的需要故意输球的事件屡见不鲜,不过这两届奥运会就会发现运动员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而战


3、经济


现如今经济下行,国家每年拨给体育总局的费用下降,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则每块金牌带来的收入不变,则每块金牌付出的成本一定,由于体育总局的资金减少,所能付出的成本减少,金牌的需求量也就减少


4、中纪委巡视体育总局


14年中纪委巡视体育总局以后,体育总局进行了整改,其中有一条是“关于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了体育精神的问题


取消了亚运会、奥运会贡献奖奖项的评选,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个局限条件的出现使得官员的非货币收入直线下降,也是金牌的非货币收入下降,对金牌的需求量也直线下降。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奥运会的金牌,这个在以前令千万中国人为之神魂颠倒的物品已经不再有往昔的风采,随着它的用值不断下降,中国队的金牌数量会逐渐下降,但它对于国家还是有着存在的政治意义(租值),当二者达到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当没有其他关键的局限条件的出现时(如再举办一次奥运会),国家不会在往里面投入哪怕多一分钱。如果多的话只能算是盈利,对大局无关影响。



四、解决办法


由于金牌所带来的非货币收入(主要是政治意义和官员的升职空间)显著的下降,如果要保持金牌的数量,甚至提高它的数量,无外乎两种办法。一是增加金牌的价值,二是减少所付出的成本。


增加价值的办法主要是提高各个作为生产要素参与该生产活动的收入,但是在国家财政支出下降的情况下,钱从哪儿来呢,只有从市场来,只有放开国家给予体育总局的行政垄断地位,把一些项目交给市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从而使这项运动的租值最大化。


在我看来,中国的体育项目分为四种:一种是既有市场价值,能够有广大市场需求,又是每届奥运会的夺金大户的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第二种是有市场价值但没有机会夺金的项目:足球,篮球:第三种没有市场价值,但是夺金大户的项目:如举重,跳水;第四种是两者都不是的项目:如马术,曲棍球


第一种跟第二种项目本身的租值很大,如果走市场化的运作,一定可以使其租值最大化,但是由于体育总局一直在蚕食这些项目的租值,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蚕食国家拨给的财政支出,二是通过国家给予的行政垄断地位寻租,所以一直不想放权,这也是为什么足球,篮球一直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就是产权不明,各种合约厘定不清,让他们有上下其手的机会。当然,这些租值大的项目,总局肯定是不想放弃,不过这几年国家给的钱少了,足球篮球一直不出成绩,所以对这些个项目的管控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势了,再加上迎合上头,就把足球作为突破口进行了改革(具体的还是看F神的文章,我现在对合约知之甚少,只是有点模糊的概念,所以就不写这段啦),现如今足球的势头很好,这就为其他项目做出了一个好的表率和示范。说一下第一种的项目,像羽毛球,乒乓球受众很广,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本身比赛也够刺激,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说明这些项目的租值很高,只是训练4年才表演几天,这样太浪费他们高水平的技术了(租值消散)。所以说我建议羽毛球跟乒乓球可以跟网球学习,因为这三者都是隔网对抗性的项目,面临的局限条件很多时候都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强调个人的租值最大化,这也是跟篮球,足球最大的不同,即使这些团体项目要使他们的俱乐部产生最大的价值,其核心也是运动员个人的租值最大化,更别说个人项目了。所以我认为乒联这种俱乐部制度根本就不是适合乒乓球这项运动,乒乓球的出路就是跟网球学习,继续走所谓的俱乐部,我是看不懂希望。话说回来,要是使羽毛球乒乓球走市场化,必须要面对的就是体育总局这头拦路虎。要解决这头老虎,困难有二,一是如何让他们认为这些个项目走市场化以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比现在要多(也是两点一是如何保证运动员的成绩不会下跌,因为这是他们赖以存在的根本。二是所带来的收入大于他们蚕食的租值),其实这就涉及了信息费用;二是产权的界定,因为现如今中国最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在国家队,运动员的一身本领都是在国家的培养下获得的,高水平技术的产权本应归国家所有,但是国家这个概念太虚了,其实还是归到了体育总局的手里,但问题是高水平技术不仅是国家的,而且同样是运动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训练获得的,他也付出了时间成本,身体受伤的成本,以前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成本,其实说的更清楚一些所有为生产这项高水平技术活动的人都应该获得这项技术带来的收入,只是很难却厘定这些产权的界定,尤其是国家这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这也是说明厘定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很高。假如产权厘定清楚,我认为可以采用分成合约的形式来对每一次获得的收入进行分配,从而使运动员个人的租值达到最大化。而体育总局作为生产要素的一方也可以获取其相应的收入。


至于第三种第四种,由于没有市场需求,也就不能产出更多的价值


减少成本主要就是各种交易费用的下降,如降低产权界定的交易费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金牌还是要有滴,只是不会那么多就对啦,要想多多滴,就放开一部分管制,让那些受市场欢迎的运动项目接受市场的洗礼,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不过前提条件是一定要与总局厘定清楚好产权,订立好合约,不要动不动的出来刷刷存在感,不然的话,即使再有市场潜力的运动项目也会被总局给搞残。



按:本文作者本身的专业就是体育相关的,这是第一次写经济分析的文章,值得鼓励!


另外,此前发过一个帖子《奥运会的经济解释——金牌的价值在下降吗?》,在公众号里发了。最近“灌水帖”里又有francofang发起的一段讨论,也值得贴到这里来供大家参考。


==========

francofang

到现在为止金银铜15 1317,比前两届金牌比例显著下降了,前八名应该多很多。

伦敦金银铜是 38 2723

雅典是 32 17 14

北京更夸张 51 21 28

体育总局的投入应该明显的减少了,这一届召回了好多已经退役的老将,新人的产出不足。


不是什么好趋势啊……

金牌相对比例下降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说的新人产出不足。如果一时青黄不接而导致金牌相对比例下降、前八名居多,这是可以接受的过渡期。


francofang

我觉得是北京爽够了以后投入减少了。体育总局非常厉害,但是也浪费的厉害。有可能是要学美国把产权定给大学或者体育俱乐部


把产权定给大学或体育俱乐部适合那些有市场价值的项目,没有市场价值的项目是不可能有人愿意要的。


francofang

其实还好,美国的经验,体操,田径,游泳都市场化的不错。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我估计射击和举重大学搞不起来,得依托俱乐部。主要是节省选材费用,举国体制太贵。


没有市场价值,俱乐部活不了,如果还是靠政府拨款生存,那岂不是还是跟体校、国家队一样?


脱去面具

射击和游泳,都有大赛冠军或卫冕冠军未进入决赛的情况,有点大跌眼镜。失金夺银还可以说是有运气成分。


核森

这几年真是没几个好消息,连体育也不行了,偌大的一个国家居然被小小的英国超越了。(网上有人说英国这些年其实是向中国取经的,说是为筹备伦敦奥运会,不但派人去北京取经,还同时考察了中国的竞技体育制度,加以模仿)。真是气死人了。


天天向上or

感觉很明显,从第一天杜丽丢金牌开始,然后接下来每天就都是1-2枚金牌的节奏,前天好像还没金牌。。。自己都觉得不对头啊


陶安禾

不好说。个人感觉不是很妙,看金银铜,是全方位的拉了下来,而不是金少银或铜多。单说竞技体育,制度压力不够,单凭兴趣,现实数据是最好的回应。体育如此,其他方面也是一样,下坡之(趋)势


制度的选择

感觉运动员也很怪,一个个能拿铜牌都觉得是奇迹了,感情不是冲金牌来的


么特偶人

这倒说明不了什么。应该是金银牌少,所以铜牌选手也获得了采访机会。毕竟每个项目都要参加,不可能都是顶尖水平的


suifegnerqu

我得到的消息是,金牌奖金减少从50万降到20,分成发生变化个人从50%降到23%

==========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