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连载)在宁波大学讲授张五常经济学的心得体会-第十五节-考试的内容
作者:应俊耀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0日 共有 731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第十五节案例讨论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次正式课程,我安排了一次案例讨论课,选了两个我认为比较精彩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我选的是李俊慧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解释为什么存在“先付后吃”与“先吃后付”两种不同的付费方式?案例从同属百盛旗下的肯德基和必胜客开始引出。之所以从这两个品牌开始讨论,引用李老师的话说:“因为这两家店都由同一家公司(百胜餐饮集团)经营,是姐妹品牌,而且两家店都是开在一起——必胜客都是开在肯德基旁边。这样,经营风格、地段、档次等因素差异全部一样,完全满足了“其它因素不变”(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而这两家店又恰恰正是一家是先付后吃(肯德基),另一家是先吃后付(必胜客)!简直就像是天生为了我们解决这两个不同现象而设似的。”这个案例的精彩之处在于让同学们明白在做理论验证或者说经济解释过程中,“其它因素不变”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貌似解释被事实推翻的情况,那其实并不是真的被推翻了。我们需要寻求的是对具有广泛普遍性的现象的解释,而不是只针对个别现象的解释。这是要避免沦为“特殊理论”而提出的“一般性”要求。


这是一个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案例,但在课程的讨论中,我还是意外地发现,有部分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至少不再是刚开学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愤青”,部分同学已经学会按照逻辑的推进抽丝剥茧。可喜可贺!


第二个案例是张五常教授一篇很著名的文章《优座票价为何偏低了?》。之所以选这个案例,理由有两个:其一是很多同学之前听了教授在宁波的演讲后,对教授演讲中提出的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其二是这个案例非常之简单,又贴近生活,是一个非常有示范性的案例。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还是遵从了之前我给学生们讲过的两个步骤:逻辑验证和事实验证。由于现在的电影院和教授文章中提到的已经大不相同,售票模式也有所改变,因此我按照我小时候看到过的先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下当年电影院的构造。可能之前我连续讲了三堂关于“经济解释和理论验证”的课程,在这个案例的逻辑验证上,很多同学很快就开窍了。逻辑很简单:“让优座先满是让顾客保护着自己的座位,从而减少了监管或防止跳座的行为的费用。以查票方式监管的费用是交易费用,略把优座票价偏低,先满,利用顾客自己保护座位,会减少电影院的监管或交易费用。”


类似的例子教授在书中还有提到:一个是当时香港的茶楼在午餐时喜欢让等位的顾客站在正在进食者的旁边,使进食者吃得不舒服,早点结账(不这样处理可收较高价);另一个则是一九六八年香港置地公司的一宗官司,通过降低租金形成一个“健康的排队”,现有的租客会较为遵守公司定下来的规则,交租金会比较准时,让“健康排队”施压于租用者比较容易管理。


本学期正式的课程在本次案例讨论中结束了,接下去就是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本来李俊慧老师有建议让学生以写文章的方式进行考核,但之前我有给学生布置了两次作业,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而且学生容易对评分标准有异议,所以我最后采用了开卷考试的形式。


考试的题目我选自张五常教授从美国回到香港后,给香港的高中生出的高考主观题,这些题目由于非常不容易得到,所以我知道学生们即使上网搜索也是搜不到的。整张试卷的题目其实都不难,但要拿高分不容易,因为除非你每堂课都来听了,而且听得非常认真,课后还有温习,否则最多只能及格。当然,最后我是降低了评分标准,因为这些题目即使对经济学博士生而言,要拿高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由我就不展开了。


最后,在所有的考生中,我给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各送了一本让张五常教授签名的《经济解释》,作为鼓励。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在我最后严格评分之后,居然发现有一位平时上课少有发言的女生,居然拿到了91分的高分,题目答得非常之认真,要点准确,让我感到欣慰。希望下个学期我还能见到这位同学,送一本教授的书给她。


这门课结束了,感慨很多,但说心里话,从一个学了十五年张五常教授经济学的人而言,这个学期对我的帮助可能要远远大于同学们听我的课所学到的。因为从看书到讲课,对自己的要求要高出很多。看书经常是自以为懂了,但要让台下的学生听明白可能还要经过很多个槛,甚至是经过千山万水!


好了,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把这门课讲得更好!最后,感谢所有坚持听我课的同学们!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