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逐集点评英剧《Yes,PM》(第一季)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1日 共有 114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B站的观看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47974/



第一季第一集:大展宏图


这一集主线内容没有太多共鸣,都是英国特有的,因为是涉及核威慑的问题,弹幕里很多人说联想到《三体》中的执剑人。不过联想起此前的《YesMinister》的第三季里有一集哈克心直口快地说出英国需要什么国防呢?无非就是美国的一个发射导弹的基地罢了。那时的他倒比现在做了首相的他还更清醒,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这一集照例是黑点丛生,黑了很多东西,从英国首相没有自己的厨子,到英国的所谓素质教育(公立教育)的质量低劣无比,值得一说的还是素质教育这个梗,反映了英国人自己也很清楚它只是培养出素质低下、违纪乱法、失业严重的年轻人。其实剧集里只是一带而过地黑了几句,弹幕里反而是有不少观众“科普”了一下英国的公立教育的糟糕透顶,这说明至少看这电视剧的人大多都清楚这真相,不晓得为什么网上铺天盖地的还是对西方基础教育的盲目迷恋,心灵鸡汤喝了一碗又一碗。



第一季第二集:电视演讲


这一集还算是蛮不错的,虽然议题还是围绕着上一集的内容——这在以前的《Yes, Minister》中从来没出现过,以前都是一集讲完一个议题,不会再在下一集重复。


这一集有三大亮点。第一就是哈克在排练电视演讲的时候,那个导演——发型蛮像特朗普——的各种建议提点相当有专业水平,弹幕里都说这一段的公关实用性很强。应该是因为这不愧是BBC这样的政治性而非娱乐性的电视台拍的电视剧,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完全就是专业水准,编起来简直就是驾轻就熟、如数家珍。


第二个亮点是小汉又给小伯开小灶上课,示范民意调查的结果是如何能够容易地操纵,通过诱导性的提问,使被调查者最终的回答与调查者想要的答案完全一样,既可以让民意调查的结果是支持征兵,又能让民意调查的结果是反对征兵。这一段剧情非常精彩就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想到两点。其一是张五常教授也跟我说过,英国的民意调查向来很不准确,但为何如此,他就没作解释了——要知道美国的民意调查,至少是总统选举那样可以用最后的真实投票结果来验证其可靠性的民意调查还是相当准确的。现在看了这一集内容,我总算知道其大概的缘故了。其二是这反映了问卷调查是多么地容易被操纵,所以在社会科学里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进行所谓的验证,是多么的伪科学!


第三个亮点就是小汉通过各大臣的秘书一夜之间就把本来是支持哈克的国防大计的同僚们全部完全改变了主意。虽然以前在《Yes, Minister》里也常常看到小汉是如何控制作为行政大臣的哈克按小汉、而非他自己的意志来制定政策,但都只是局限于行政部这单一的部门,现在哈克当上了首相,小汉当上了内阁秘书,总领所有大臣的秘书,就能从全局看到国家大事在实际上是如何被秘书党(公务员)而非大臣们(政客们)控制,这种总览全局、鸟瞰整体的震撼感确实还是以前行政部一隅所不能比拟的呢。



第一季第三集:烟幕重重


这一集的题目翻译得太好了,一语相关:表面看是关于禁烟法案的争持,其实是三方(财政部、首相哈克、卫生部长)都在放着烟幕来遮掩自己真正想达成的目的。财政部就不用说了,哈克表面看是支持禁烟,其实只是利用卫生部长的禁烟提案来迫使财政部为了换取他不支持会导致财政部少收40亿的烟草税而屈从于他要求财政部减税15亿的“收买选票”的政策。如果说哈克的真正动机一直被我们“上帝视角”的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要,卫生部长的真正动机却隐藏甚深,最后才一闪而过地暴露出来——以至于有些观众看完了都还没看出他的真正动机。表面看他是医生出身而支持激进的禁烟法案,道德感强得一逼,以小汉为首的一众秘书公务员是这么认为,观众们也是这么认为,我看到不少弹幕甚至看到他被哈克“利用”来对付财政部而同情他,说他是棋子,甚至是炮灰。可是最后才显示,他其实完全看透了哈克是在利用他来对付财政部,他也深知自己的激进法案根本不可能真的通过,但把法案推进到看起来要通过,哈克已经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开始“转肽”时,他就以辞职并向媒体公开所有内幕为威胁,迫使哈克和小汉为了紧急救场而交换给他一个天大的利益——将他连升三级提拔进财政部!这时聪明的观众才看出来(不少脑笨的观众还看不出来),他哪里是哈克的棋子、炮灰,分明是哈克成了他的棋子、炮灰!当然,哈克也得到了他所要的,只能算棋子,炮灰只有财政部当了。


这一集可以说将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利益交换的黑幕重重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描写的层次丰富,富于变化不单调——哈克的阴谋放在明处描写,卫生部长的阴谋放在暗处,交相辉映,掩映多姿。民主制度下政客只不过为自己的利益而根本不是国家的利益而动的真相此剧一直以来已经揭露得太多,我对此也不需要再发什么感慨。所以这一集让我更有赞叹之感的是其文学技巧上的设计美妙。



第一季第四集:钥匙风波


这一集超级无聊无趣。这是政治剧,不是宫斗剧,这一集却从一直以来的高大上的讽刺性政治剧“沦落”为低级趣味的娱乐性宫斗剧,所以也就只能招来一群腐女在那里呱呱叫好而已。


而且就算以宫斗剧来论宫斗剧,此剧的水平跟我大天朝的高水平宫斗剧相比完全就是战五渣的水平,整个勾心斗角的过程只是简单粗暴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根本没半点手腕权谋的技术含量。小汉一向以来淡定从容,这次却从头到尾只是暴躁焦虑,就一只炸毛的猫,哪里有半点高级公务员、长期浸淫于官场的政治手段?如果他就这种水平,难以理解他是怎么能爬到现在这个高位的——要知道他可不是哈克那类靠讨好选民就能当选任职的。他跟前任内阁秘书相比,怎么就差那么远了?前任内阁秘书可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的样子。其次,也难以理解小伯怎么会如此强硬地站到小汉的对立面。小伯以往虽然也常常背着小汉帮助哈克,但从不会如此正面地与小汉硬碰硬。何解?不是因为小伯性情天生温和,而是小汉在这一集里也已经提醒了他的,哈克当首相不过几年的事,与小汉共事却是一辈子的事,何苦为一个不长久的顶头上司而得罪一个要长期共事的顶头上司?这是毫无道理的。除非是财政部那个常任秘书要分小汉的权而私下拉拢小伯,小伯看到小汉的前途有限而赶紧跳船换主,但这方面的内容剧集中却毫无铺垫。总而言之,这所谓的宫斗剧情逻辑混乱,根本经不起推敲,纯粹是人为降低小汉的智商才干,才勉强让他大败。要是把内阁办公室与首相办公室之间的门锁换掉、不让内阁秘书有钥匙能随意进入首相办公室那么简单就能搞掉内阁秘书的大权,以前那么多也想大权独揽、不想做内阁秘书的傀儡的首相怎么就蠢到完全看不到这个简单办法并予以实施呢?


看来小汉在这一集里智商大跌的真正原因,是这一集的编剧智商大跌而已。



第一季第五集:休戚相关


这一集编剧的智商终于回复正常状态了,即使仍有宫斗的成分,但至少是比较高智商的勾心斗角,不是战五渣的水准。


这一集一开头就接连黑了经济学家与民主,全都黑得一针见血、十分精到,我表示非常满意!故事的一开头是英国突然遭遇经济危机,哈克抱怨身为内阁秘书的小汉没有在内阁会议之前提早提醒他——弹幕里有个评论说“这也需要高能预警吗?”让人笑翻了。小伯说这大概是因为小汉不懂经济,他拿的是古典文学的学位。哈克又抱怨那为什么身为财政部常任秘书的小弗也没有提醒他。小伯说因为小弗也不懂经济,因为他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不懂经济被小伯当成天经地义的理由说出来,实在令人喷饭。这个笑点“深沉”得居然有观众没get到,在弹幕里傻傻地问为什么是经济学家就不懂经济,有人还一本正经地回答他说因为经济学家都沉浸于理论之中,一遇到现实问题就懵逼了。然后弹幕里还有人@PM——这个笑点大家应该能get到了吧?


接下来是哈克的夫人关切地问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哈克继小伯黑完经济学家之后开始将火力转向民主,说他作为领导人只负责听他人的意见,不负责作决定的,这就是民主是也。哈克夫人便追问,那到底谁负责呢?哈克顿了一顿,说实际上无人负责……民主制度下无人负责这个本质被哈克当成虽非天经地义、却是理直气壮的理由说出来,真是黑得不能更黑的黑色幽默。但这真的不是在说笑话,而是在说出真相。我在以往分析民主的文章里已经指出过,民主的本质是政治上的权力公有制,与通常所说的公有制是经济上的财产公有制大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人所有,等于人人没有,在经济上的财产方面有这样的效果,在政治上的权力方面也有如出一辙的效果。这个国家到底是属于谁的?民主声称它是属于人民的,但人民到底是谁?这跟说一个财产是属于国家、集体的一样含糊不清,因为国家也好,集体也好,人民也好,都只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并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既然实际上无人占有,结果当然就是无人负责——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占有的权利,怎么会有负责的义务呢?


其后长长的剧情虽然精彩——尤其是小汉去向老狐狸的前任内阁秘书请教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达成实际上的大幅加薪那一段,大量的弹幕都赞不绝口,说那老狐狸才是“传说级别”的,小汉只能算是“史诗级别”的。但小汉毕竟也不只是全靠抄老狐狸的小本本,最后他提出将议员、政客们的加薪与公务员的加薪捆绑起来一起联动,成功地把双方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这就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绝招,并不是老狐狸教他的。这一集题目的“休戚相关”可不仅仅是用来明指哈克与小汉之间“重归于好”又结成一体,更是用来暗指公务员与政客在加薪的问题上结成一体,再也不是互相约束彼此——所以说什么民主的好处是可以约束权力,简直就是“图样图森破”的异想天开嘛。



第一季第六集:民主之胜


这一集精彩绝伦!上一集是经济学家与民主一锅黑了,这一集是外交与民主一锅黑了,继续让我非常满意。


里面的精彩黑点太多,我就不一一细说了,只能说大家一定要去看,而且不妨反复多看几次。我每集都要看两遍,一遍关了弹幕看剧情,一遍是开着弹幕主看弹幕。以前说过有些特别精彩的集里的笑点到看第二遍、早就有了心理预期还是忍不住要再大笑一次,这一集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第二遍开着弹幕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一再地被里面令人拍案叫绝的“妙语连珠”逗得大笑出来。


这里就不详细分析里面的各处亮点,只谈一个问题:外交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正义对错?哈克在这一集里表现得人格分裂,一边满口道德高调地在小汉面前侃侃而谈要讲求正义、锄强扶弱、维护民主——搞笑的是国家名称里有“民主”一词的恰恰都被西方国家认定是独裁专制的。这个“奇妙之处”早在看这电视剧之前我就发现了,也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的,就是冷战结束前其实民主根本没有被西方国家奉为普世价值,反而是苏联等与西方对立的国家的宣传口号,自由才是西方国家宣扬的价值观。另一边当小汉抛出一句:“既然那么追求锄强扶弱,那么这就立即去阿富汗打苏联吧。”他立即怂了,说:“但苏联太强了……”还有人格分裂的表现,就是哈克一边在外交问题上如此道德高调,一边在对付自己身边的“敌人”时却用上那么阴损的招——例如最后甩锅给自己的秘书Luke,还故意派他这个亲阿拉伯的人去做驻以色列大使来整他。


虽然外交部的常任秘书说哈克是“丘吉尔式爱国心大爆发”,但谁不晓得丘吉尔那句名言“英国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外交当然一定是要以国家利益为目的,什么正义民主那不都是忽悠他国的口号吗?怎么哈克这堂堂首相竟然蠢到连自己也被忽悠了?他何止是人格分裂,简直就是智商分裂——智商时高时低,谈论外交时智商奇低,整身边的秘书时倒是智商瞬间上线。关于那个圣乔治岛的外交事务应该如何处置才是真正最有利于英国的利益,我对这个岛的情况了解不多,无从判断,所以不能说哈克这一集里的胜利是正确还是错误——这跟以前的《Yes, Minister》的第二季第四集的内容涉及经济,是我的专业,我一眼就能看出哈克的胜利恰恰是对英国整体社会利益的巨大损害不一样。我只能说,以动机而论,无疑正确的是外交部而不是哈克这样的泛道德主义者。无论怎么看,小汉与外交部的常任秘书之间说的话(包括对小伯的“开导”)都很有道理。外交追求的是让英国适者生存到下个世纪,政客追求的却只是自己适者生存到下个星期五下午。政客、媒体、公众只满足于知道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跟小朋友听故事先要确定故事里的角色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那不是如此出辙吗?——因此他们无法理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要与坏人合作,有时也要反对不肯合作的好人。外交事务是不能用于讨论的——其实何止外交事务?一切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复杂事务都不适合,政客、媒体、公众只会或者顶着冠冕堂皇的名义寻求私利,或者被前者误导成蠢血沸腾而热衷于做他们的炮灰。这一串串的话语都太正确的,没有一句是不对的。



第一季第七集:主教之争


又是很精彩的一集,不过这集涉及到我们中国人很不熟悉的宗教话题,看起来会有点隔膜,有弹幕说这集看得没有代入感,甚至有说没看懂的。


我有点怀疑这一集里作为背景的那个英国护士在一个虚构的中东伊斯兰国家里拿着威士忌而触犯当地的宗教法律被捕,要受40下鞭刑及10年监禁的惩罚,是否来自于真实发生过的一件事。那真实发生过的事其实是发生在新加坡,一个美国少年违反了当地禁止吃口香糖的法律——因为口香糖落到地上极难清洁,所以新加坡索性一禁了之。而违反这法律的惩罚是要在屁股上打10下鞭子,如此体罚且非常影响人的自尊的刑罚被西方国家视为非常不人道、侵犯人权的法律,以往也就只是口头上讽刺一下,但这下子却是牵涉到美国人,所以一时之间引起非常大的外交风波。然而新加坡虽是小国,却极有骨气,坚持执法,没有受到美国施加的强大的外交与舆论压力的左右,与这一集里虚构的这个事件的结果大不一样。


平心而论,10年监禁确实是太过份,绝对是轻罪重罚了,但鞭刑有何不行?尤其真实事件里的惩罚是10下而不是40下。你可以说这个法律有不合理之处,但入乡尚且要随俗,何况法律?更何况是并非很难遵守的法律?我觉得这一集里英国外交部不出面无作为是很正确的——当然剧集里要黑它,把它的动机设计成把这事作为一个外交筹码以换取在那个阿拉伯国家里安装监听器(我猜应该是用于监听苏联的),于是就如此不顾自己的公民的死活了。但外交部即使要抗议,也只该指责惩罚过重,请求轻判,是没有理由去质疑人家的法律把什么设定为非法的,这是国家主权所在,人家凭什么要听你的?你又凭什么横加指责?由宗教出面去斡旋的确才是恰当的做法。好比你英美的法律规定不能歧视黑人,外国人跑你国家来骂一句“黑鬼”于是被判刑了,难道那外国人的所属国家要来抗议你这是侵犯言论自由?那个护士如果真心认为这个法律不对,要以身试法去冲击,那就该做好受刑的心理准备。如果是不小心犯法,那么谁叫你去外国也不先搞清楚人家当地的习俗与法律呢?入乡随俗,遵守当地法律,这不是作为游客外人对该国最起码的尊重与礼貌吗?



第一季第八集:我们的人


这一集还是精彩,看来这一季就只是第四集大失水准。


这一集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政客的做秀。只是为了挽回支持率的3个点下降,不惜浪费高达31万英镑的公帑去救一只宠物狗,而期间此事被各方人士尽情利用——哈克这首相固然是要借此提升民望,小汉要借此“立功”以换取哈克不再追究他的“严重失职”,国防部要借此成功抵制哈克从这一季开头就一直执着于要削减军费的政策……可笑的是哈克的妻子一开始一脸圣母样说不能只计算成本地做好事,这才是文明社会的时候,弹幕里居然全是夸她说得对的赞扬,不知道发这些弹幕的人看到最后,看到那张救狗的账单高达31万英镑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始时的赞扬是被啪啪打脸了。上两季的其中一集把哈克的女儿描写成爱护动物的傻“白左”时,还很多读者看出她的无知愚蠢,却居然看不出这一集里哈克的妻子是如出一辙的货色。


这一集结束的时候,有两条弹幕说得再好不过了。一条是说花15亿元(这应该是折算成人民币)就救了一条狗。另一条是说哈克坚持了整整一季的削减军费的政策,就这样被一条狗击退了。这何止是前面弹幕讥讽的“狗比首相重要”?根本就是狗比任何重大的国家政策都重要。其实重要的不是狗,重要的是所谓的民意而已。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是否做出了重要的政治决策(如削减军费)大家漠不关心,只关心他是否“多管闲事”圣母心大爆发地救一条狗。更重要的是,哈克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挥霍的都是纳税人的钱。真要那些民众平均分摊这么多钱去救一条陌生人的狗,他们大半人应该是不愿意的,现在他们却对哈克歌功颂德、感恩戴德,真是典型的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的蠢货——哈克夫人不过是代表他们而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出现在这一集里而已。


这一集虽然没有半句直接地黑民主,但整个剧情就是在黑民主。所谓民意,哪里是真的为民众利益着想?不过是方便政客花着民众自己的钱来“便宜”地收买民众的所谓民意民望而已。我拿你的钱打赏你,你还兴高采烈,民主就是这么一种把你玩得团团转的“好制度”!



 

相关新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