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到的理论,要时常拿到现实中去实践或者验证,务必将理论跟实践联系起来,对理论理解得才透切,理论才有用,能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目的达到了当然值得喜悦。解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总觉浅,因为理论只是一个框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就像人的身体,只有骨架不但空洞,甚至根本不能撑起来,它需要跟各种组织、器官有机结合一起才有用武之地。深有体会,学习经济解释中的租值搭配原理,了解、知道是不行的,必须亲自去商城观察才能体会到,才能将理论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学懂。(这是做学问的第一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跟你一起讨论学问,会缩短你的追求学问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值得喜悦。解释:研究学问上,注重实践的人才叫朋友,因为他们才有东西值得你去学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看法,互相讨论就是互相交流思想,思想具有复制的属性,不像一个苹果给了你,我没有了,我拿了你没有,思想是给了你后,不影响我拥有它。互相交流的结果是互相拓展眼界,缩短求学过程,学到新学问或这把已学到的理论一般化,增加解释面。(这是做学问的第二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问不觉大增,提出的见解经常令人不解甚至嘲笑,这个有什么生气的?那是因为自己找到学习捷径而胜人一筹,成为有学问的人不好吗?经过个人实践和互相交流,假以时日,不知不觉学问大长,跟曾经同一水平的人交流,发现他们很简单的现象都解释不了,跟他们评论,以为你胡说八道。他们理解不了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同,只是背书,所谓的黑板学者。现在很多主流经济学家,拿着烫金的外国名校文凭,理论背了像山一样高,可是从来不去外面市场去验证去实践,还坚持认为自己学的就是真理,数学公式一大堆,里面啥都没有、空空如也:经济出现问题,模型用不上,书上没写解释,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咋办。(不同学习方法的结果。)
综上所述:孔子的学习方法本质是研究怎么降低学习的交易费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