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看纪录片,对比中美基础教育——《等待超人》VS《中国学校》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7日 共有 72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这一周的作业我布置学生去调查外国的基础教育中的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止一个同学提到一部美国人拍的关于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公立学校的纪录片《等待超人》,确实很值得一看,推荐大家到以下地址观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891614/。另外我还建议同时观看一部由BBC2007-08年间拍摄的关于中国基础教育的五集纪录片《中国学校》(名字也是是“ChineseSchool”,但不是今年播出的那部三集的“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后者翻译为“中式学校”),观看地址在:http://www.acfun.tv/v/ac1927632。对照这两部纪录片所反映的中美基础教育的状况,结合学生在作业中的调查,我要特别地提醒大家注意作业里普遍存在的两个错误观点:


其一,学生在作业里对比外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时,往往指出公立学校由于经费有限而教学条件比私立学校差得多,如公立采用大班教学而私立采用小班教学,因此公立的老师远远不如私立的那样细致地照顾每个学生。但大家完全忘记了跟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BBC的纪录片《中国学校》里分别跟踪拍摄了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上的一家小学、一家初中、一家高中,教学环境跟大城市的学校比都很差,尤其是那家小学是私人慈善捐助的,都是收特别穷、甚至是特别不幸的家庭的学生,可是他们的教育质量远远高于同学们所调查的外国的公立学校——光是看《等待超人》中哪怕是最差的公立学校的环境、设施都远远胜过《中国学校》中哪怕是最好的那家高中(因为它是收学费的,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而中国的学校一个班的人数之多,也是绝对地超过所谓大班教育的外国公立学校。但教育的效果却完全是颠倒过来。尤其是《等待超人》所描述的美国的黑人区(贫民区)中的学校与《中国学校》所描述的中国的那家私人慈善捐助的小学是鲜明的对比:前者让观众感到的是窒息般的绝望,后者让观众感到的却是顽强地对抗贫困的生机勃勃的希望——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希望小学!


这说明什么?“边际分析法”说:教学经费、教学条件、大班还是小班教育……这些统统都不是关键的局限条件!那什么才是关键的局限条件?答案很简单:由于不使用市场,导致缺乏竞争压力!——外国的基础教育里,从学生到老师,都缺乏竞争压力。


《等待超人》把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公立学校的问题集中于教师工会,这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根本的因素。我在《经济学讲义》第六讲分析大萧条的成因时已经一笔带过地指出最低工资法、工会是导致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最低工资法的问题在后面的第九讲作了详细分析;而工会的本质是行政垄断,这要到下学期讲授关于垄断的市场结构时再作解释,但这里可以直接了当地给出结论:无论是最低工资法还是工会,全都是侵犯私有产权的恶法或恶政。教师工会使得质量低劣的老师根本无法被解雇,等于是废除了市场通过竞争来优胜劣汰的功能,必然导致他们蚕食那些质量优异的老师的租值。那些质量优异的老师在自私本性支配下为了保护自己的租值,当然是转投直接承受市场竞争压力、因此必须给予高质量的老师以高收入的私立学校而去。于是这些低质量的老师最终蚕食的还是学生的租值——表面上他们免费上学,其实是生生地浪费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光,从潜在的人才变成事实上的废柴。这还没算纳税人交了大量的税金用于支付薪金给这些低质量的老师。


《等待超人》的最后以煽情的方式(确实我也看得流了眼泪)呼吁人们为改革美国的公立教育而作出努力,认为这是改变美国糟糕透顶的基础教育的现状的出路。然而学过真正的经济学的人就能冷静地下此结论:这样单纯地寄望于人的慈善之心是没用的!斯密早在近三百年前的《国富论》里就睿智地指出,面包师并不是出于慈善之心而制作面包喂饱了我们,而是出于他的自私之心,但效果却比慈善之心要好得多。而化无数人的自私之心为客观效果的利他之举的,是市场!引入市场,从而引入竞争压力,优胜劣汰,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慈善可以协助市场,但不可能替代市场。“等待超人”这个题目还真是一语成谶——寄望于慈善带来彻底的改革那是虚构出来的超人,根本是等不来的!


至于学生缺乏竞争压力的问题,《等待超人》的纪录片完全没有提及,倒是BBC今年那部三集的、也叫做《中式教育》的纪录片里由中国老师一针见血地戳穿了。这部纪录片也有不少同学在作业中提及。我在那纪录片一播放出来就已经写了文章评论,大家可以到以下地址阅读——从BBC的《中式学校》纪录片看西式教育的失败(http://tieba.baidu.com/p/4005217321)。其中这一段是直指这个问题的:


==========

那些中国老师说对了一个关键的局限条件:英国的福利制度是造成英国学生如此差劲的根本原因!如果社会上确实存在着竞争压力,学校又怎么能假装没有竞争压力?但英国社会的竞争压力小,是英国政府的福利制度给“伪造”出来的假像。当中国那样的发展中国家崛起,直追英国这些老牌发达国家的时候,国际竞争变得激烈起来,英国政府的福利制度就守不住了。我仿佛能看到一个象征性的景象:英国的学校用所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给学生加了个温室盖子,让他们不用直接感受到外面社会的大风大雨的严酷。英国的政府用福利制度再给整个英国社会加一个温室盖子,让学生即使从学校来到社会也不会承受大风大雨的严酷。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习惯了大风大雨的严酷的中国人搅动了整个世界的气候,英国政府的那个福利制度整出来的那个温室盖子也抵挡不住外面的大风大雨要刮进来了。

==========


是的,正如我在《经济学讲义》第四讲里指出的那样,只要有自私与稀缺的存在,竞争就会出现,政府的恶政或恶法可以一时压制竞争,但这是以“租值消散”及“租值蚕食”为代价的。而所谓“坐食山空”,总有一天租值会被蚕食殆尽、消散清光,竞争还是会无可避免地扑面而来!鸵鸟式的逃避不是正途,奋发勇起,增加个人租值,直面竞争,才是王道。


其二,同样是关于作业里指出的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比私立学校少的问题,这本身就是错的!因为政府投放到公立学校的每个学生身上的钱,其实比私立学校更多!但为什么“看起来”——而不是事实上真的——公立的教育经费比私立少?还是由于前述的公立学校的体制下缺乏竞争压力而导致效率低下,同样的钱——甚至是更多的钱——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比私立更差,因为大量的钱财是白白地耗费在租值消散之上了。张五常教授就曾经明确地指出从美国到香港,数据都显示其实公立学校花在学生身上的钱比私立学校的学生自己交的学费更高——“我不怀疑以每个学生的成本算,公立高于私立。四十年前,当我考虑儿女选校之际,美国的私立小学的教育质量远比公立的为佳是同事之间的一般见解,但数据资料说,以每个学生的成本算,私立的只约公立的一半。……香港回归前,今天记不起是哪位财政司对我说,香港大学每年由政府提供的经费可以把所有学生送到哈佛等名校就读,包食宿,言下之意是质疑政府应否这样花钱。”也就是说,貌似私立学校的学费很贵,但其实公立学校更贵!——只是那是纳税人间接地付费,于是不仅是对于质量奇劣无从淘汰,还不知不觉付了高价也不自知,其租值消散之严重、交易费用之高昂,可谓触目惊心。


然而不管怎么分析外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也在被忽悠着走向义务教育那所谓“减负”、自由快乐的“素质教育”的邪路,但中国的局限条件决定了不可能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后尘。中国特有的局限条件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因此竞争一定是非常激烈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搞社会福利想人为减轻竞争压力,也会因为庞大的人口导致租值消散的速度很快,迅速面临财政不堪重负的问题而无法维持下去。事实上,困难程度较高(指与其它国家相比)的高考制度是最能适者生存于中国这种局限条件之下的,因为它能最有效地在众多人口之中选拔精英、淘汰平庸,一厢情愿的情绪化批判并不能消灭它的存在。而只要高考这把利剑继续悬在学生的头上,即使中国的公立学校被政府强行改造成“真•公立”而导致教育质量大跌,家长也绝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就此放羊。因此,可以预见,除了优质高价的私立学校崛起(作业中不止一个学生提到了东莞的东华中学的成功,显然它将是这类学校的代表)、学区房的争夺战越演越烈之外,补习班也将大量涌现,用来替代本应在正规学校之内进行的教育。也就是说,中国将会走上的是日本的“补习大国”之路,而不会是英美的“缀学工厂”之路。


然而,用补习班来替代正规学校,除了父母的学费负担、学生的学业负担实际上是增加的——因为原来在一个学校里就完成的教育,现在要在一个学校加N个补习班里完成——之外,补习班比正规学校是更目标明确地纯粹为考试而设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它只传授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余者一概不管——包括德育!这解释了为什么日本的公立学校内有着非常严重的“欺凌”现象——其实西方国家也有,就是所谓的“兄弟会”,都暗示着德育的缺失——,因为课堂知识的欠缺可以用补习班来替代补上,德育却是补习班不予理会的。由此可见,所谓的“素质教育”即使在高考的压力下有补习班的“应试教育”来填补学业方面的缺失,却也顶多只能培养出有知识、无德育的素质畸形的学生,完全走向了与它的字面意思截然相反的反面!而家长,除非或者是富裕之家出得起钱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接受真正是名符其实的素质教育,或者是书香门第用家庭教育来弥补德育方面的缺失,否则……后果堪虞啊!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