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布了一个讨论帖《为什么有些购物中心采用分成租金,有些采用固定租金?》(http://tieba.baidu.com/p/3975771267),不少读者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这里再发一个归纳帖,并不是要给这个讨论的问题下一个定论,而是通过审视大家的讨论来再次指出一些其实以前已经反复指出过的“什么才是真正符合科学要求的经济解释”的问题。
很多读者还是没有真的明白什么是符合科学要求的经济解释。首先科学要求进行事实验证,可是不少读者只是满足于想出一个自我感觉算是靠谱的答案,就急匆匆地写出来,完全不做事实验证,即没有想用事实的例子来验证一下——尽管我发的帖子里明确地写了一句“请大家也联想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实例,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现象。”就算你不是正式地写完整的分析,只打算做一下猜测,那也应该举出实例来说明你的猜测是怎么形成的。请发过言的读者都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评论内容里有没有举过实例。没有举实例,说明你的思考过程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顶多最好也是从逻辑(理论)——更糟的可能只是凭感觉——出发。虽然先从逻辑出发来思考并非不符合科学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对绝大部分逻辑平平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思考进路,因为一个普通人肯定对身边的现象了解得更多,而不是逻辑推理的能力更强。先从事实出发是避免“想岔”的最有效的路径,因为至少你的思考都是有事实依据的,不至于太过荒腔走调。而对于科学精神薄弱的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进行完逻辑思考之后,往往就完全忘记(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做事实验证,也就是整个思考过程都没有事实参与进来。但如果习惯于一思考就先从自己熟悉的现象出发来想,自然而然就已经做了一些事实验证(虽然未必完整),不至于会忘记或忽略了这必不可少的一步。
然后,无论是先从事实出发还是先从逻辑出发,得出一个貌似说得通的结论之后,事情还完全没结束,还得再做事实验证!即使你是先从事实出发来思考,但也不等于你一开始想到的事实就是完整而非片面的事实。真正的事实验证是要想尽办法地找推翻自己得出的结论的事实——也就是做证伪的事情,这才是科学精神的真谛所在!要是发现了,就要修正自己的结论以避免被推翻;要是没发现,那才算是大功告成。可是有更多的读者根本不做这一步,明明很容易就能找到推翻其结论的反例,竟然视而不见,自得其乐地沉醉于自己的结论之中。
大家可能说,这样子我就没办法写评论了,因为要找到正确的答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这样的,评论完全可以不下最后结论(反正又不是真的写学术论文),而是写下你见过的事实,从中总结出模式(pattern),在逻辑上思考其理论依据,再试找反例,找到就再修正结论……只是把这个思考过程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过程,我想看的就是大家写下这个自己的思路——我一向都强调,思路比答案更重要!
坦白说,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否则就不是拿出来给大家讨论,而是直接写文章了。但我已经能看出一些pattern,为最终答案的寻找指出了远比大部分人胡思乱想写出来的评论更清晰的路向。例如,我注意到凡是百货公司都一律是集中收银——“那她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力的验证(“有力”是因为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其它因素不变),那就是同属万达集团之内,万达百货都是集中收银的,万达广场都是分散收银的。百货公司相对于其它购物商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里面有的不是商铺,而是柜台,即不同商家之间没有墙分隔。但要说没墙分隔就是百货公司独有的特点,是造成集中收银的原因也不对,菜市场的档口、路边摊的摊档也是没有墙分隔的,照样是分散收银。我倒觉得,集中收银是原因,不设墙分隔不同商家才是结果,而不是倒过来。至于说到购物环境拥挤,分散收银的较低档的购物商场中的不同商家虽然有墙分隔,但一间紧挨着一间,每一间的面积都不大,给人的感觉也很拥挤,肯定比百货公司不设墙的柜台还更拥挤。所以是商场的档次高低决定拥挤度,而不是设不设墙。
这样细想下来,其实百货公司里的商品档次虽然不一定很高端,但也不会很低端,大致上属于中端偏上的层次。各个柜台的品牌通常不会太出名(也许会是高端的,但并不十分大众化)。以服装为例,像“佐丹奴”、“以纯”之类的品牌算不上高端,但到处开店,哪怕是在同一个商业区内,步行街上开了专卖店,购物商场里又要再开一个,好像很热衷于“刷存在感”,但我似乎没在集中收银的百货公司里见到它们也非要占一席之地不可。当然,在并不集中收银的高档商场里,往往也有不少并不十分知名(但肯定高端)的品牌进驻,往往门可罗雀,但似乎并不十分在意,好像只要在这些高档商场之内存在这件事本身就足以彰显其品牌的高档,是另一种形式的“刷存在感”。有读者提到“名牌折扣店”的情况,但那已经不是不同商家进驻,而是同一个店在统一经营不同品牌,与超市类似,所以不能算是纯粹的百货公司。既然是同一个店在经营,不同品牌之间当然无需设墙分隔,更没必要分别收银,原因简单清楚,与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
总之,从这些现象我得出的初步(而非最终)结论是:集中收银的局限条件要从百货公司身上找,因为其规律性比什么品牌高档、低档或是大众、小众明显要强得多。
另一个pattern是:集中收银的一定采用分成租金合约——反之是否成立则不太清楚,因为租金合约不是外人一目了然就能看到的事实,要细致调查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像电商那样能直接记录销售额的网上商场,即使要采用分成租金也无需集中收银了——消费者先付款到支付宝去并不是因为电商要参与分成,而是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资金安全的保障。
说集中收银的一定是采用了分成租金合约,这是根据逻辑推导出来的。有些读者说集中收银未必是因为采用了分成租金合约,但这就逻辑不通了。因为集中收银的交易费用明显高于分散收银——要有专门的系统来记录不同商铺的营业额,一段时间后返还给它们,导致它们的现金被占用而降低了商场对商铺进驻的吸引力;消费者购物后要拿着商铺开具的小票再走一段距离寻找集中收银台去付费,有时遇到旺季人多甚至要排队,降低了商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集中收银台占用了商铺之外的空间,减少了可出租面积,还额外增加了商场自己雇佣的收银员人手——,如果不是为了准确地掌握各商铺的营业额以满足分成的需要,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采用集中收银的方式。有读者说商场想知道商铺的营业额好以后加租,要方便向消费者提供先行赔付这更优质的售后服务……但这些理由全部不成立!因为要达成这些目的,完全可以用交易费用低得多的方式来进行,根本不需要用交易费用那么高的集中收银。像如果只是粗略而非极为精确地知道商铺的营业状况,派个人去巡视一下,观察其商品的价格与人流,大致上就能估算出来,这样做的交易费用明显比搞集中收银要低得多。而要向消费者提供先行赔付的售后服务,直接收取商铺的保证金就行了——天猫就是这样做的!何必大动干戈搞集中收银?这些解释都是违反逻辑的——确切地说,是违反了“自私”的假设。因为“自私”假设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达到同样的目标,自私的人一定会选成本最小的做法,不会去选成本较大的。还有一个读者说什么营业额不重要,营业额增长率才重要,也是典型的逻辑错误。根据利息理论,营业额较高但增长率较低的未来营业额现值之和只要高于营业额较低但增长率较高的未来营业额现值之和,自私的人就不可能蠢到不选择前者。
张五常教授以前写过关于“为何强制零售价”的文章,指出有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的解释是生产者强制经销商以较高的零售价出售,是为了促使他们多花时间精力向消费者示范产品(多收的价格是回报经销商多做示范的付出)。教授赞扬那经济学家的文章逻辑纵横,令人叹服,就是因为他罗列了多种要达到同样目的(即鼓励经销商多做示范)的其它方式,都不如强制定个较高的零售价来得有效。这才是真正的逻辑高手,而不是我们这里的读者那所谓的“从逻辑出发”也只不过是臆测胡想一个貌似有理合乎逻辑的解释而已,根本没有真的严格遵从“自私”假设的要求排除可以达到同样目的的其它方式。也请读者们反思一下自己想出来的解释有没有经过这一道真正的逻辑考验。
总的来说,这篇帖子是让大家反思的,请大家先反思一下自己在上一篇帖子中的评论有没有犯了上述提到过的错误,然后按正确的思考方式重新再写评论,即使不能得到最终结论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