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作者:吕采薇 申领版权
2017年05月02日 共有 189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爸爸在一所中学旁租借了一个铺位开了家小公司,主打业务为电脑维修和电子监控,附加了打印、复印等业务。爸爸一开始并不准备做打印复印这部分的生意的,只是因为铺位刚好租到学校旁边的位置,而且观察后发现,这里周围都是早餐店、奶茶店之类的,没有做打印复印的店。爸爸不忍放弃这么一片大好的市场,于是在腾出来一个小角落给复印机了。我高考结束后百无聊赖,决心去店里帮爸爸的忙。由于我不会维修任何的电子设备,个人租值低,以只能负责打印复印这一部分了。以前并不在意打印复印这样的小事情,但学了经济学以后,发现里面满满的都是有趣的现象。

前期准备--历史成本

既然是新的开始,爸爸就把心一横,买了一台一万多的二手复印机。这台机器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于一体,能使用五种类型大小的纸,功能齐全,使用价值肯定高,所以价格特别高。但是,好的机器,换零件和维修的成本也特别高。比如一台普通的两百块的打印机,墨盒只要二三十块。但这台多功能机器,要配上一百多块的墨盒,因为劣质墨盒容易损坏机器。这简直是一个复印机里的租值搭配原理,好的机器理所当然要配上好的墨盒,那么差的墨盒来搭配会影响机器打印复印的质量,消散机器原来的租值;好的机器结构更复杂,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维修,那么维修成本自然会高。

买完了打印机,就是买纸张了。虽说机器是能适应五种大小的纸张的,但普遍用的都是A4纸。加之爸爸店面在学校旁边,受主要目标人群——老师和学生的局限,爸爸还买了A3型的纸。A3纸有两张A4那么大,所以价格也是贵一倍左右的。就这样,分摊到复印机上的店租、买复印机和纸张的成本就成为历史成本了。

开始营业--局限与选择

然后就开始“营业”了。首先是定价,在家乡这边,打印、复印基本就那几个价位,所以初涉业务的爸爸,就按照他最常见的标准来定了,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这样做的信息费用低。打印一张A4纸一块,复印则是五毛。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打印要比复印贵一半,明明有些人是拿自己编辑好的文档来打印的,也不需要你来干活,墨水量也跟复印差不多。爸爸说,你就只会看到那部分会的人,还有很多不熟练的人呢?打印比复印的人工量大,复印只需要你在机器前面翻个页,谁都能干,打印还需要你来给对方插U盘,控制电脑、有时候还要排版等一系列流程的,而且对你的技术也是有要求的。说白了,就是由于人工费多,导致成本高。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大学城这边只需要1毛钱一张纸的打印。但是,大学城这边的打印室让消费者自己操作电脑的,店家不派人弄。消费者自己操作,打印好拿过去前台结账就可以了。经比较可以就可以发现,打印时不需要第二方操作电脑,这可能是影响打印价格的重要局限条件。不过,为什么大学城里就能放心让消费者自己操作呢?这跟消费者的知识能力水平不无关系。在家乡,消费者的年龄、知识水平都参差不齐,需要专人的一个辅助。但在大学城里,打印的基本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是熟练用电脑的人,如果不是机器的问题,哪需要专人的监管。

至于传真和扫描,爸爸就定得有点高了,居然是三块一张。一般来说,需要传真和扫描业务的人是比较少的,所以外面的复印店能传真或者扫描的自然也很少,也没有价格参照可言。即便我觉得这两项业务的定价高,但从没有客人抱怨过。毕竟想要货比三家的话,还要跑好多家店,也很难找,相比起这么高的交易费用下,人们就会更倾向于直接付费的方式。可是,抱怨打印、复印价格高,要求降价的客人却不少,她们可以很轻易说出附近的哪家的价位,也说是因为我们店较近,才选择我们这家店的。估计是,在路途远这个局限条件下,她选择我们的店。不过,除非对方打印的量很多,否则我们是不会现场降价的。

开阔业务价格与需求

一开始,复印的生意并不好。来的都是周围的居民或者一些路人,图个方便。原本我们是想要针对学生群体的,但通过记账发现,学校的人复印的比重挺小的。学生来这里复印,也是因为路过看到,复印的分量很小,而且不是回头客。

于是我们针对学生,推出了半价优惠。一开始,还是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慢慢的,回头客就多了起来。有一个初三的女生,一开始只有她自己来。降价后,她就带了她的同学来,再后来她的同学又带同学来。我问她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带同学来,她表示,一开始看到我们店跟其他店的价格一样,没有必要特意像同学宣传这里,反正回家路上能路过不少复印店;但我们有优惠了之后,她觉得在这里复印很划算而且方便,所以就叫同学来了。在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定理,价格下降,需求量也就上升了。

不过始终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红火,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之前这里周围都没有开打印复印店的原因。这可能还受学校和学生的某些条件制约,这里还没有深究。

在学生这里的业务打开了一些以后,就有好的基础了。慢慢的也推出了一些其他的优惠来扩充人气,比如205块钱这样的优惠。现在才知道,所谓人气,其实就是分摊成本。

复印行业的和平与竞争

然后就讲到复印行业竞争的这个问题了。由于自己做了这项业务,所以也会有意识地观察市区里的其他复印店,总体来说呢,整个复印行业,还是很和谐的。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要么是5毛一张,要么是2毛一张。但是,这样的竞争又是很激烈的,5毛跟2毛,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价位。从爸爸的店面出去的马路边就有两家复印店,一家是早些开的,一家是晚些开的。据爸爸说,早开的那家店原来是5毛的,后来另一家店开了,竞争就来了。于是两家打起了价格战。从5毛,到5毛一张、一块三张,到5毛两张、三毛一张,到两毛一张。但到了两毛,两家店也就没办法再僵持下去了,然后就拼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了。可见,5毛的话,可切入的上头成本还是很高的。所以,价格竞争也会很明显。

我很奇怪,这两家店就跟我家店隔着一条路而已,为什么我家不降低价格呢?爸爸说,因为远。从距离上看,不远;但就复印店的辐射范围而言,是远的。由于信息费用的局限,在复印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一般路人不会特意多跑一条路去复印。而且,对于爸爸的店来说,复印不是主要业务,所以能挣多少就是多少。

所以说,复印行业的竞争既和谐又激烈。受辐射范围的限制,竞争并不大。但一旦竞争起来,又能很激烈地按照价格准则战斗。

神奇的例外

不得不提,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有一家店一枝独秀。店名叫大洋图文,也是复印店。但看名字就知道,这家店的主打业务不是复印这么简单。这家店保持着1毛钱一张纸,不间断复印的神话,绝对能和大学城的打印店相比。其实1毛一张的话,可切入的上头成本真的极其低。这样价格的复印,单纯就是追求量多了。按需求定理来说,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它的主打业务是制图纸。这在我们家乡算是一项比较核心的技术了,很少有制图的店。供不应求,价格就高。所以,在复印还没有这么红火的时候,是提高制图纸的高价格,来补贴复印的不足。物美价廉,复印的人就多了起来。

慢慢的,复印就不再需要制图纸的补贴了,能成为独立业务。而没有复印的牵绊,制图纸就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所以制图纸的业务经久不衰。即便后来陆续出现其他制图纸的店,也不能对其构成大的威胁。

为什么把一开始作为附属业务的店那么多,偏偏这家能出众呢?首先,它有核心的竞争力制图纸技术。相比起其他照相馆,它就有更多的上头成本可以切入。而照相业竞争这么激烈,技术也相差不大,照相馆很难把复印的成本加到照片里面。

那为什么我爸的公司也有监控的业务,为什么不这样互补呢?如果用修电脑、装监控来补贴,也是很容易地。我咨询了一下爸爸,他表示,其实他的公司也是可以这样的做的,但多于我们公司来说,没必要。受业务之间的关联的局限,我们店的修电脑业务和监控业务跟复印关联性不大。因为装监控是要往外跑的,客户不会特意带着东西来这里复印;修电脑很多是上门的,即使把电脑搬过来修,也不会特意来打印,当然也有来这里修电脑的人注意到复印,然后以后来这里复印的情况。但相比起制图纸,修电脑的并非十分有竞争力的技术,所以业务也很分散,量不多。业界也有比较稳定的价格,不能轻易抬价。而且,制图纸的多半是建筑公司,设计公司,打印复印的量会比较多,而且需求量更稳定。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照相馆不采取这种模式。

小结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围绕生活的小事--复印,展开了几段分析,一开始只想写自家的复印机业务的筹备与经营,却提出来越来越多的“为什么”,就慢慢延伸到与其他复印店的一个类比,最后观察一个成功的例子来分析经营手段。发现即使是小小的复印机,也能引申出这么多得分析,从机器,到它涉及的社会的一些方面。所谓机器、经营,都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经济学思想的运用与变化。而且,“生活处处经济学”,就像爸爸,从没学过经济学,但在解释我的“为什么”时候,却总能不知不觉透露出经济学的信息,这就是生活的磨练所带来的思维转变。毕竟还算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例子了,反而更加害怕跌进套套逻辑。


点评:

复印这个行业确实特别值得做经济解释,现象普遍容易调查,但涉及的方方面面又相当广泛,市场上的生产者之间既互相竞争又彼此合作,业务犬牙交错,主业与兼营的组合千变万化,什么时候要受价,什么时候可觅价,研究透彻了可以推广到其它更复杂的市场上去,所以是一个很适合用于理解生产者理论的行业。


 

相关新闻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从“中国式过马路”说起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