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是指在某一时刻,对某领域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 。
第一,你能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不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第二,对于事物的评判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并能够极为准确根据现在对未来进行预测。 第三,是你知道这些道理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而对于未来的准确预测,亦是在坚持在看清本质的原则之上的。比如雷军做小米手机,他很明白大众的消费能力,理解大众的消费需求标准,他看到了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者产品是品牌发展的趋势。他知道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必然带来超好的口碑。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可为和不可为。若不可为,怎样做才能可为,那何时可为。
人的胸怀很有意思,有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宽容,这就叫大胸怀吧。如果你的想法是追求一个具体的、很小的事情,你得不到它会很生气;如果你想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是很大的东西,很远的东西,你就会变得能够理解很多,包容很多,能够承受痛苦,甚至伤害你的事情你也能够包容。这是一个正循环。
刘邦和项羽,从军事领导力上看,项羽远胜于刘邦,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是何等气概;从兵力配置上看,项羽手下强将如云,整体实力也优于刘邦;从智囊团上看,两者各有张良范增,也不分伯仲。所以若综合三方面而言,项羽的楚军是远远强过刘邦的汉军的,但为什么最后自刎乌江的不是刘邦,而偏偏是项羽呢?
刘邦自己说过“我文不过萧何、治国不如张良、行军布阵不如韩信,但三人皆为我所用”。再看看项羽,手下纵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最终还是一败涂地。只因他不像刘邦那样胸怀广阔,单单为一个名义上的“西楚霸王”惹得众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范增屡次进谏,但最后还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为严重的是他竟对已缴械投降的近三十万秦军实行坑杀,使他的威信声誉瞬间被葬送。这不正是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