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成也工具,败也工具
类比和联想让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思维工具。诚然这些工具帮助了我们思考,却也限制了我们思考。
因为我们面对任何一个新事物,都会从已知的经验里寻找熟悉的参考系来理解。这是思维惯性,也是思维工具诞生的雏形。因为工具,就是在大量的观察和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则。
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时间。即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规律发生了变化,或者工具适用的领域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工具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才会导致人们觉得以前的工具“过时”了。
比如经典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就是典型的通过观察,推理,演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但它只适用在经典力学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这套定律就不适用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大家纷纷去寻找新的工具,如下图所示:
然而在我看来,这时并不应该继续往前冒进,寻找新的工具。而是应该往后退,回到最基本的元认知能力:类比和联想。
运用这两项能力,去开发新的思维工具。
爱因斯坦就是在发现牛顿经典力学定律无法适应光速粒子的运动后,从哲学书籍中得到灵感,用类比的方法尝试将“相对性”的概念嫁接到微观物理世界,最后发展出了闻名世界的相对论。
再举个例子,市场营销学中经典的4P理论,现在很少有品牌在运用。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过时”的理论,适应不了现在互联网快速的发展。但真的是这样吗?
比如我们拿共享单车为例。4P 的模型套用在这个互联网产品身上,可以如下来看:
P(Product 产品):自行车上的独特卖点有哪些?
P(Price 价格):每次使用自行车时的定价为多少?
P(Place 渠道):消费者从哪里获得自行车的使用服务?
P(Promotion 市场宣传):品牌的主要市场宣传行为有哪些?
如果按照4P 理论,影响共享单车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就是以上4个。但这些还不够,因为4P 理论的原型是基于一次性购买的产品而言(即消费者买回家,交易就结束)。可共享单车是一种“租赁”产品,消费者并没有“拥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同时这种“租赁”又跟传统意义上需要固定门店提供“租赁”服务的产品不同,共享单车并没有“租赁经销商”这个角色的存在。理论上消费者可以在大街上任何地方找到共享单车直接扫码使用。所以在基于原来4P 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如下修改:
1. Place 渠道这一部分,我们没有第三方经销渠道存在,能够停放自行车的公共区域都是我们的“渠道”;
2. 增加新的变量因素:日周转率,即平均一辆自行车在一天里会经由几位用户使用。对于租赁型产品而言,周转率比产品铺设的数量规模更加重要。周转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以上两点,就是发现4P 理论无法适应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型后,运用类比和联想(通过类比找到相似的房屋租赁行业里的周转率概念,通过联想找到影响周转率的因素,比如不同停放点间的距离,人流,高峰时间等),从而开发出新的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