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常有妈妈在朋友圈里发布转卖钢琴、小提琴、琴书曲谱的消息。一位妈妈甚至孩子七岁就已经囤了4把小提琴,如今大甩卖。实在让人痛心。
我从小也有学习小提琴与古筝的经历。6、7岁时,外公让我学小提琴,新鲜了一段时间,后来居然对着闹钟拉(为了绝不多拉一分钟,呵呵)。其中的煎熬可想而知。后来爸爸想让我学钢琴,正准备托人去香港买琴,家里装修,我住到了小赟家。小赟比我小一岁,已经有多年的学钢琴史,她严重警告我:“千万不能让家人买钢琴,否则苦海无边!”并向我历数了学钢琴的种种不是,于是钢琴在我幼小的心目中严然一个黑色怪物!回家告诉爸爸:“坚决不学钢琴!”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11岁时我遇到了徐能强老师,在他的鼓励下,喜欢上了古筝,谁知一弹就是27年,而且越来越喜欢。
为何有此差别?
答案是:枯燥是兴趣的杀手,年龄越小学习乐器,成本越高。
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基本功都是需要反复练习的,几百上千次的练习,其枯燥程度足以杀死任何兴趣。但这是必经阶段,谁也绕不过去。年龄大一点学乐器的好处,就在于拥有更强的意志力去渡过这一难关。然而,这里有一悖点:年龄越小,手指与肌肉的灵活性越容易锻炼,而年龄越大则越难。那可怎么办呢?
我的意见是,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学乐器?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在某一演奏领域成名成家(专业);二是乐器仅仅作为生活的伴侣(业余)。如果选择第一条路,那么年龄很小就要开始练习。在乐器演奏领域,往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差一点点,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例如,当年与朗朗竞争同一钢琴奖项的,有另外一位女孩,名叫陈萨。其天赋与技术完全不亚于朗朗,然而,比赛那天因为感情问题上出了点变故,表现不如朗朗,成为第二。如今全世界都知道朗朗,但鲜有人知道陈萨,她在广州开演奏会的门票也远不及朗朗。乐器演奏领域的竞争异常残酷,成名成家的比例少之又少,而且成本巨大。朗朗的父亲曾经撰文,写自己培养朗朗的过程。他对孩子的严苛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对于朗朗的父亲而言,孩子“成名成家”的边际用值非常高,所以他愿意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成本)。而我却做不到,因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成名成家”对于我的边际用值为零,甚至为负。所以我无法做到像朗朗父亲那样,辞掉工作陪读、打骂孩子甚至是以死相逼。除此以外,我还有另外一种成本:人的一生中有无数美丽的风景,在父母严格管教下把主要时间都花在练琴的孩子们会错过许多。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即使在某一领域非常出色,对于我而言牺牲得也太多了,成本奇高。记得当年所有教过我的古筝老师都说我有天赋,劝妈妈让我报考音乐学院,妈妈婉言谢绝:“她的成绩好,还是多读书吧。”正是这一决定,让我能够见识经济学、让我能够阅读大量的诗词歌赋、让我去欣赏美丽的印象派——天地何其大也!
成本与收益相比较,我选择第二条路:乐器只是一种娱乐、一种慰藉,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而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感情找一个出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擅长一项艺术。这是因为科学分析不允许有半点感情——冷冰冰的实验、毫无情面的约束条件等等。然而科学家是人,人就会有感情,怎么办呢?用艺术来表达它吧!十多年前,我在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因为投入,连睡梦中都是各种理论的演绎。害怕忘记睡梦中的论点,床头甚至放置一本笔记,惊醒时随时记录。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要弹奏古筝,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畅快淋漓,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接着又投入到博士论文的思考中。当时听说一位女博士,因为不堪压力,最终选择了跳楼。我无比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的支持(为我买最好的琴,带我去寻访名师),让古筝一直陪伴在我左右,渡过了各种快乐与艰难的时光。
是呀,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有什么比一件能够舒缓情绪、带走压力更好的物品呢?如果父母选择的是这条路,那么孩子大一点儿再学乐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能够更容易地战胜枯燥,也更容易地持之以恒。技术上逊色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近不止一位朋友告诉我,孩子考了十级的钢琴或小提琴后,再也不碰了。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的解释是,因为钢琴或小提琴成为了孩子的subject,而不是情感的归宿。我在上小学时,一些比我差很多的同学都去考古筝的级别,第一次就能过六级。我对父母说自己不想考,现在想来,是我不想亵渎它。感谢父母尊重了我的选择。不知道当年一起学筝的小伙伴们今天不知是否还爱着它?对曲子的理解是否仍在进步?
人类因为有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发明了乐器、绘画等众多艺术。人类因为有好奇心需要满足而发明了科学。当这些自然而然的需求,转变成了当代的艺术考级、期刊等级时,我不相信还会有长足的发展。有位朋友说,人类二十世纪以来的发明创造其实并不是太重要,因为重要的发明在之前早已完成。手机、电脑、电视等高科技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远不及古代发明来得“震撼”。
回归自然,道法自然。这是艺术与科学的真正要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