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成果导向——工作要靠业绩说话(1)
作者:周玉斌 申领版权
2016年02月23日 共有 944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完成任务不等于提供成果

  很多员工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只注重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考虑任务的完成是不是得到了最终想要的结果。

  在一般的企业里面我们都会发现以下三种员工,第一种是完成了差事,该办的都办了;第二种是例行公事,该走的程序都走了;第三种是应付了事,差不多就行了。但是请记住:完成任务不等于收获结果。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买火车票的故事。

  有一家在北京的医疗设备公司,每年“五一”都要参加一个青岛的展会,并且公司的大部分的订单都是在展会上接的。但是“五一”那段时间是黄金周,旅游旺季游客很多,火车票买起来就很紧张,4月27日火车票预售的第一天,老板就派他的下属小刘去火车站买票,要保证5月1日那天到青岛。结果小刘一大早6点钟就出发了,在火车站排队到12点,等排到他,售票员说火车票卖完了。小刘觉得很郁闷,就跑回来和老总说“老总,火车票卖完了,我一大早6点多钟就去了,结果刚到我的时候火车票就卖完了。”老总就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小刘说:“没有。”结果老总臭骂了小刘一顿。

  小刘被老总骂完了之后非常委屈,“我一大早起来,排了6个小时的队,票的确是卖完了,你为什么还怪我?”后来老板派小张去了,小刘就想看一看,看你有什么本事能搞到票?结果小张去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就回来了。小刘就在门口听着,小张说:老总,票的确卖完了。(小刘心想,他去也没有用吧,票真的卖完了。)但是我又想了一些其他的方法去青岛,第一买高价票,第二找关系,第三中途转车,第四坐飞机,第五坐大巴,请老总决策,后来老总就奖励了小张,小刘还不服气。

  但是请记住,老总让小刘去的目的是什么?是买票吗?但是票没了,追求的结果是什么?这里买票只是一个任务,到青岛才是结果!所以小刘的确对工作过程负责了,但是他没有对结果负责,所以老板会臭骂他!

  企业里面有着大量像上面案例中小刘那样的员工,做事但不做结果。“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我该做的都做了”,这些看似事情做了,就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完成任务≠结果!

  小张、小李、小王不仅是中学同班同学,而且是大学同班同学,更是同一天进入了同一家公司。

  但是他们的薪水却大不相同:小张的月薪是5000元、小李月薪是3500元、小王月薪是1500元。

  有一天,他们的中学老师来看望他们,得知他们薪水的差距之后,老师就去问总经理:“在学校,他们的成绩都差不多啊,为什么毕业一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总经理听完老师的话,笑着对老师说:“在学校他们是学习书本知识,但在公司里,却是要行动,要结果。公司与学校的要求不同,员工表现也与学校的考试成绩不同,薪水作为衡量的标准,就自然不同呀!”

  看到老师疑惑不解地皱着眉头,总经理对老师说:“这样吧,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们表现,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总经理把这三个人同时找来,然后对他们说:“现在请你们去调查一下停泊在港口边的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们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一小时后,他们三人都回来了。

  小王先做了汇报:“那个港口有一个我的旧识,我给他打了电话,他愿意帮我们的忙,明天给我结果。我为了保证明天他给我结果,我准备今晚请他吃饭,请您放心,明天一定给您结果。”

  接着,小李把船上的毛皮数量、品质等详细情况给了总经理。

  轮到小张的时候,他首先重复报告了毛皮数量、品质等情况,并且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了下来。然后表明,他已向总经理助理了解到总经理的目的,是要在了解了货物的情况后与货主谈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电话向另外两家毛皮公司询问了相关货的品质、价格等。

  此时,总经理会心一笑,老师恍然大悟。

  相信看到这种情况后,任何一个人都会像那位老师一样,一下子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薪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工作中,老板最关心的不是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有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在这里,很多人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务,就是创造了业绩,提供了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务只是结果的一个外在形式,它不仅不能代表结果,有时还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托词和障碍。

  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任务和结果混淆、等同起来,好多时候都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追求“结果”。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我们重视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工作的结果,千万不要认为完成了任务就是提供了结果。

  成果是能力和价值的代名词

  在职场中,我们在感恩工作、努力奉献的同时,还要坚持结果导向。因为结果是能力和价值的代名词,能带来满意结果的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工作中,没有人会注意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创造结果的英雄。

  甲、乙、丙三个人一起供职于一家加工贸易公司。虽然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由于公司前一任销售经理跳槽,使得一些货款无法及时收回。

  有一个外地大客户,半年前就买了公司10万元的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托词迟迟不肯支付货款。于是,公司决定派甲业务员去要账。那位大客户没有给甲业务员好脸色,他说那些产品在当地销售一般,让甲过一段时间再来。甲觉得这位大客户不好惹,心想他欠的又不是我自己的钱,跟我没什么关系,于是便返回了公司。

  甲业务员无功而返,公司只得派乙业务员去要账。乙找到那位大客户,大客户的态度依然很强硬,说这段时间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让乙体谅他的难处,他还找借口说等他的资金到位了一定还钱。业务员乙也无功而返。

  没办法,公司只得再派丙业务员去要账。丙刚刚跟那位大客户见面,就被大客户指桑骂槐地教训了一顿,说公司三番两次派人来要账,摆明了就是不相信他,以后没法合作了。但是,丙并没有被客户的软硬兼施吓退,他想尽办法试图说服那位大客户。

  丙对大客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到最伤心处,连大客户眼睛也湿润了,冲动之下大客户开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给丙。

  当丙业务员很开心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时,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元。很明显,对方耍了个花招,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眼看第二天就是春节放假的日子,如果不能及时拿到钱,肯定又只能拖延下去。

  想到这,丙业务员灵机一动,自己拿出100元钱,把钱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样一来,户里就够10万元了,丙立即将支票兑现了。

  当丙业务员带着这10万元货款回到公司时,公司的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觉得他不辱使命,并让公司其他的员工都向他学习。后来,公司发展得很快,他自己也很努力,结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而甲和乙却依然还是公司里最普通的业务员。

  可以说,结果成为了丙业务员与甲、乙两个业务员的一道分水岭:

  丙不仅懂得感恩,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业绩,也获得了老板的肯定;而甲、乙因为业绩平平,只能做一名普通的业务员。毋庸置疑,丙优于甲、乙就在于他取得了业绩,贡献了结果。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强调的就是结果是评判能力的重要标准。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说:“发达国家,当然包括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经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而更强调结果导向。在竞争环境中,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结果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在进行人才评价时,我们不能仅看文凭和其毕业的大学,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提供了什么样的结果,拥有过什么业绩。”

  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你是想“升值”还是想升职,都需要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来,而且也只有提供结果才最有说服力。

  任何人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唯有靠真本领来取得惊人的结果。考核员工能力的标准,是你提供的结果,也唯有你提供的结果才能体现你的价值,让你“物有所值”,得到你应得的报酬;考核领导能力的标准,是领导的业绩和提供的结果,企业只看重领导取得的业绩和提供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考核的准则。

  因此,职场中,我们在感恩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地提升工作业绩、创造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名副其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公司有价值的人。而那些不懂得感恩,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是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的。

  用你创造的工作业绩说话

  巨海品牌课程《打造商界特种部队》中谈到:没有功劳的苦劳,只是徒劳。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到位,创造价值,不折不扣地拿到成果。当今企业中,有不少员工存在这样的想法。当上司交给的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的时候,就会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观念,觉得管理者会谅解自己的难处,会考虑自己的努力因素。

  但是,我认为,没有功劳的所谓苦劳不但消耗了自己的时间,还浪费了公共的资源。市场只认效率,公司只认功劳。企业只能创造效益,员工只能拿出成绩。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张嘉翔终于从一名普通的财务人员坐上了公司财务部门总监的位子,享受着优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张嘉翔是公司的老员工,论资历在公司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也养成了他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习惯。

  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公司陆陆续续地引进了一批新人,财务部也引进了一个名牌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公司要求老员工要尽量帮助新人。在新人到来的时候,身为财务部的负责人,张嘉翔口口声声说要多帮助这位新来的员工。

  但是很快张嘉翔感到了一种压力,因为这个新员工工作能力极强,除了懂财务、营销、外语和电脑,还曾经获得全国珠算大赛的大奖,可谓是才华出众。相比较之下,张嘉翔除了资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人相比的。

  这让张嘉翔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别说帮助别人了,自己有时还得向这位新员工请教一些问题。经过暗中观察,张嘉翔发现这名新员工年纪轻轻,性格柔弱内向。经过一番计划,张嘉翔对她制定了“全面遏制”政策:处处为她设置障碍,尽量不让她接触核心业务,甚至连电脑也不让她碰,美其名曰“专人专用”。

  可这也没有难倒这位新员工,一支笔、一把算盘,把经她之手的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几年来她都忍辱负重,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想抹杀都抹杀不了。

  张嘉翔自己做的一些项目却频频出错。一次,他做的一个重大项目的账目被税务局指责不规范,面临处罚。公司新领导忍无可忍,给张嘉翔施加压力,让新职员参与全面的“纠错”。不久,公司领导又毅然决定,由新职员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张嘉翔负责内务,这让他处在下岗的边缘。

 

相关新闻

让品质可久可远(6)
让品质可久可远(5)
让品质可久可远(4)
让品质可久可远(3)
让品质可久可远(2)
让品质可久可远(1)
领导能力的提升(3)
领导能力的提升(2)
领导能力的提升(1)
2.7 小结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实施基于胜任能力的继任计划系统
将胜任能力模型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胜任能力模型的完成和验证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2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1
胜任能力模型:奠定基础
组织是如何利用胜任能力模型的
胜任能力模型如何加强改善人力资源系统
谁发明了胜任能力模型
进一步理解胜任能力模型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