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越写越差的《大秦帝国》,最后一部最后一章尤其恶心!
作者:李俊慧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0日 共有 98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终于把《大秦帝国》全部看完了,失望之极,因为越写越差。开头第一部《黑色裂变》是最好的,最后一部写秦朝的灭亡简直就一狗屎的水准,尤其是从“焚书坑儒”那部分开始,拼命无视事实地洗地刷白,却还拙劣之极。看到最后一章作者对秦朝灭亡的挽歌,我简直看不下去了,所以那一章我翻了几页就直接弃书。要是从一开始就看到这最后一章,我想我根本不会看这书,更不要说推荐了。


此前在公众号那边就有读者评论我关于长平之战的分析时说,这小说就是要为秦国唱赞歌的。确实,作者从头至尾无所不用其极地对秦国各式人等都歌功颂德,各种“伟光正”。商鞅等确实为秦国、乃至后世的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如此竭力涂脂抹粉倒也罢了,毕竟总体而言他们是做对了。而像张仪一类纵横家策士,其实我要说活在真实历史里的那个“真小人”张仪比这小说里塑造的那个要酷多了好吗?他的出尔反尔、贪财求利虽然在道德上卑下,但用于“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外交领域,怪不得能光耀千古。书中刻意洗白的张仪却显得苍白生硬,倒像是作者最不齿的儒家假道学,哪里有真实历史里的张仪那样活色生香?真实的张仪要是地下有知看到此书将他描写成如此,一定反而是痛哭流涕、深恶痛绝的。他不要做君子,他就是要做小人,将小人做得大丈夫一般功业等身,这才是千古一绝的张仪啊!


然而,我认为此书作者深心之处迷恋的并不是秦国,而是狭隘的法家而已。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对“焚书坑儒”的洗白。其实现在很多“翻案”的历史学家都指出,秦始皇坑杀的不是儒生,而是用所谓长生不老药骗他的方士。要纠正秦始皇被抹黑的史论,按着这有根有据的考评来纠正本来是最好不过的,此书作者却比先秦法家对儒家的态度还要小心眼,不但明知有误也继续将坑杀方士当成坑杀儒生,甚至用小说家的“特权”编造剧情,将众所周知都是方士的那个侯生写成真实身份是儒生、却用方士的假身份伪装以便能接近秦始皇,活生生地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指鹿为马”——恰好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是秦朝的赵高。这小说哪里是秦国赞歌,分明只是专黑儒家的下流之作而已。


更不堪的还是最后一章。我之所以翻看了一下就弃之不再看,就是因为看到关于张良的评论。这小说对张良各种黑就不说了,只说最后一章坚称张良身为旧六国贵族必定是分封制的复辟派,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张良当然反秦,但他怎么可能支持分封制而反对郡县制?对秦汉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张良借箸”(又名“借箸代筹“)这个典故:在刘邦一时糊涂听从麾下另一策士郦食其所提出的分封旧六国贵族后代的建议时,正是张良力挽狂澜,拿了刘邦八根筷子逐一痛陈此策之弊端,使刘邦及时恍然大悟,改弦更辙。作者却居然敢于面不红心不跳地谎称张良在刘邦即位后隐退是因为不能同意刘邦采用郡县制!这岂止是指鹿为马?毕竟鹿与马还并非对立矛盾之物,这简直就是颠倒黑白嘛。张良在汉朝立国后隐退,显然是因为他所崇尚的是范蠡式的人生。


而刘邦无疑是清醒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支持者,他开国之初之所以还是部分地实行了分封(分封了韩信等几个异姓王)是形势所迫,绝不是历史倒退。因为统一天下并不是刘邦一军之力独自完成的,而是以后来所说的“统一战线”的方式达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刘邦的权威并不够绝对,他坚持称帝(皇帝)而不是像项羽那样称王(西楚霸王),对中央集权制的执着已经很明显了。但刘邦是有手段之人,并不急于求成,一边称帝一边分封,郡县制搞得不纯粹,但至少在名义上还是确立了郡县制是主体制度。其后通过各种阴谋阳谋(“术”也)一一将异姓王全部收拾掉,与群臣斩白马盟誓“非刘不王,无功不侯”,前者确立了家天下——即使分封也只能分封给皇家子嗣;后者与秦国商鞅变法所确立的不立功劳就不能封爵,不能仅凭祖荫世袭而获得爵位,明显是相通的。至于封地的权力还是太大,“中央集权”程度还是不足,刘邦未必不知其患,而是在他那一代之内也只够时间解决到这一步:先将封地都纳入自家血亲的辖下,以后时机到了再慢慢削藩。即使一时因急于求成而削藩失败而中央被地方灭了,权力还是在刘氏手中,不至于丢失给了外姓人。刘邦如此将削藩之事变为“家族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削藩地方、集权中央的风险,真是大智大慧!将“术”运用得如此充分有利于立“势”,岂是这《大秦帝国》的作者那一腔狭隘法家的小心胸小眼界能见识的?


其实这小说的作者何止对儒家小心眼?对秦国之外的一切也都狭隘之极。例如在真实历史里以文武双全著称的秦国名将甘茂(后来十二岁就当了秦国上卿的神童甘罗就是他的孙子,可见基因之优良),却在这小说里被黑成一介并无将才的庸才,究其因不过是他最后叛逃到齐国,但起因可是由于被政敌所迫害,根本错不在他,你说这小说作者的心眼有多小?又如对楚怀王,这小说一片全黑,根本无视真实历史中他在位期间还是做了很多扩展疆土(灭亡了越国)、发展经济、传播中原文化等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良政。这些还真得要好好地听一下谢涛的《战国》,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个历史人物,尤其谢涛对他的评价是相当公道的,指出他积极传播中原文化达于云南等边远地区,使那些地方的民众也在心目里认同自己为汉人,为后来秦始皇把南中国也统一进来是奠定了文化基础的。之前发布的《方块字与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互相加强》一文(http://tieba.baidu.com/p/4729642875)后,“风来疏竹”在6楼的评论对那文章的观点作了一个补充,就是他指出如果战国七雄虽然政治上分裂、但文化上统一(都认同自己为华夏文明)为基础,秦始皇要推行“书同文”的统一文字并不容易,他还举了欧洲小说家都德《最后一课》里所写的普法战争后法国割让给普鲁士的地区被强行推广德语取代法语的教学时人们强烈的抵制心态,反映着没有文化认同感要推行文字统一是何其困难。这补充非常有道理!由此可见,不是方块字维护了大一统,而是大一统维护了方块字的统一性,但更根本地看是文化的统一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中国历史上多次亡于外族,但最终都以强大的文化同化力将它们“融合”进来,唯一不肯被融合的蒙古人则最终被赶回老家。文化的统一性才是大一统的根基所在啊!


总而言之,这小说只是一味地吹捧秦国对于统一的作用,对于其余六国却只是无视史实地拼命贬低,把它们简单地一棒全打成抗拒大一统的复辟恶势力,如何当得起他所崇拜的秦朝之泱泱大国的胸襟?


最后,我再略评一下秦朝灭亡的原因。除了法过苛——作者自己也同意秦始皇临死前已经转变思想,认为政务执法有必要宽缓一下——之外,秦始皇不立皇后这则愚蠢之极的“制度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未必正确,新政有风险啊。秦二世而亡,最主要的原因可还不是秦始皇没有及时立太子,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立皇后,整个后宫制度一片荒芜。一边在外廷上主张中央集权,另一边却在内宫里不确立一个中央来集权,岂非自相矛盾?若说这是害怕后权侵蚀皇权,那为什么又不怕开府丞相的权力甚大会侵蚀君权?这完全是逻辑不通的。皇后的存在是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尤其皇帝是她的儿子时,即严格来说是太后的存在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但任何制度都有成本,这世上不可能存在没有成本的东西,更不要说制度。人们只能权衡成本与收益来确定一个制度值不值得拥有。皇后的存在对稳定后宫的价值,比起她有可能变成太后、从而威胁后来的皇帝的风险还是更大,因为前者的收益是常态,后者的成本是偶发,加进伦理道德强调“后宫不干政”的教化或洗脑,后者的成本可更进一步地抑制。


而且,秦始皇不但是不立皇后,更是完全废弃了后宫之内的等级制度(即不但没有皇后,而且没有各级妃嫔的高低排列),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引起严重的租值消散?秦始皇在位期间却在史书上没有后宫严重勾心斗角的记载,这全拜秦始皇是个不世出的强君压制了这一切。但权力客观地存在,不可能因为你不搞等级制度它就真的变成真空而消失,其实它不知不觉间就集中于赵高这种连通外廷与内宫、既懂外政又掌内务的人之手。还是因为秦始皇是不世出的强君,在他有生之年赵高不敢出头,一死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他了。这小说作者只是简单地归因于什么人性之变幻,自古以来哪个时代没有赵高那样的人那样的人性?但赵高之害为何能短短几年之间就将偌大强盛的秦国彻底葬送?后宫制度的严重缺失才是真正的根源,人性善恶自古皆然,岂独秦末?


 

相关新闻

强烈推荐《大秦帝国》
方块字与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互相加强——读《大秦帝国》有感第四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为什么英超联赛“差劲”却商业价值最高?
与张五常教授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一席谈——维持8%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吗?
我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文章: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解读张五常所定义的“非均衡”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二):“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解释,勿要神化“环保”
驳柴静的“雾霾调查”(之一):反对环保部门强力治理污染的其实是……民众!
一道作业题:柴静的“雾霾调查”将雾霾治理不力的成因归咎于石油企业的垄断是对的吗?
再论“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
“使用价值”与“效用”的区别——兼谈“奥克姆法则”
优秀学生论文展示:复印机里的经济学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