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学校学到的或者是各种媒体告诉你的东西,都是胡说八道,这些都是为了把你培养成当地工厂里面的一名听话的工人而编出来的无稽之谈。学校是应该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平庸、服从
他们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机器上可被替代的小齿轮。
他们教导我们荒废生命才是获得快乐的捷径。
他们教导我们不要把工作和客户太当回事儿。
他们教导我们说要顺势而为适应环境。
所有这些,对于你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说,毫无帮助。
我们被带入了一个误区之中,我们自己也认为一定要接受这个体制,快乐要花钱才能买到,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他们告诉我这么做才靠谱,但是并非如此(不再如此),这只能让我们自己远离成功,让社会发展陷于瘫痪,让我们紧张焦虑,疲惫不堪。别人怎么过,自己就怎么过,这看似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最近才出现的情况,并且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公司制造业的思维模式,这种观念的模式非常完整强大,任何在它包容范围之外的观念都变成了另类。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却清楚地看到,那些敢于对当时最不合理的体制进行反抗的人,最容易有所成就。
生物进化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曾经写道:“暴力、性别歧视以及普遍的厌恶情绪都是生物学上的表现,它们代表的是人类有可能出现的行为范围的一个集合。而和平、宁静、平等相待也同样是生物学上的表现;倘若我们的社会结构对它们的发展不加以限制,它们的影响会与日俱增。”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我再补充几句:我们当然都能够表现得平庸和服从,但如果我们可以表现出积极主动、勇于反抗的话,艺术化的领导方式也会相应实现,并且能够卓有成效。我们多年以来受的教育让我们觉得平庸和服从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有趣的是,当你离开学校教育几年之后,你会发现这种“本性”就会消失不见了。
什么是“工厂”?
“工厂”这个叫法其实包含着多层含义。提到这个词,我们通常会想到诸如汽车生产线或血汗工厂之类的场景,然而我现在想谈的是一个更加广义的概念。
位于纽瓦克[26]的普天寿保险公司的办公室是一家工厂,你家边上的汽车厂是一家工厂,甚至每一家麦当劳店也都是按照工厂的形式开办的,goodwill[27]的配送中心也是以工厂的形式把服装销往海外市场赚钱。
在这里,我把所有和“工厂”意思沾边的机构或者组织统统叫做“工厂”,人们去那儿上班,按指示干活,然后领到薪水。
一个多世纪以来,工厂始终是社会经济的支柱,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财富。
但是,这并不说明,你就需要找个工厂去上班。
[26]纽瓦克,是新泽西州最大港市,大纽约市的一部分。——译者注
[27]goodwill,英国的奢侈服装品牌。——译者注
各取所需
现如今,国家领导人们关心的是诸如地球变暖、国家安全、保护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大事;而那些临时工们在意的则是岁数越来越大怎么办,还有怎么才能看得起病。
一百年前,国家领导们就担心两件事儿——现在看来似乎太古老了点儿:
一方面发愁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另一方面担心产量过剩。
工厂的工人
工厂把自然资源转变成商品销售,他们从铁矿里炼铁,把谷类作物做成twinkies[28]。丰富的自然资源能让你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如果“人”对于工厂来说也是一种自然资源的话,那么工厂主们的目标就是寻找物美价廉的人力资源,于是围绕着这个目标,那些企业和政府的高层们把整个社会的运行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
这听上去真像是个阴谋论,对吧?你认为那些工学院和医学院都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又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无数,去举国大力推行那种类似工厂管理的教育体制,去管理和培养学生们呢?
没错,我们需要有据可依,需要严苛的流程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没错,我们需要人们去学习某些技术;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这只是迈出了开始的第一步而已。
全民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公共教育)的普及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文化变革方面一次慎重的尝试。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成百上千万的工厂工人们也诞生了。
如何避免生产过剩
20世纪变换的时候,资本家纷纷感到焦虑的事情就是,随着工厂产能的逐渐增加,人们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购买他们的产品。问题不在于产品,而是消费。一般家庭消费掉的只是每天商品供应量的一小部分而已。
19世纪90年代,大部分青少年只拥有屈指可数的几件衣服,没有消费媒介,没有化妆品。只有那些真正有钱的人家,才会买一些他们不会经常使用的东西。
全民教育催化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副产品,那就是在刺激人们增加消费方面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如果你们班上或者镇上的某个人买了一辆车,那么别人也会想要一辆;如果某人新买了套公寓,或者又买了几双鞋,那么你也会想要的。
在两代人的时间中,消费文化出现了。这种文化之前可没有,是后来出现的;人互相攀比论富并非人的天性,是后天养成的。
你们那里的地方公立学校门前的牌子上,也许就写着这样的话:
枫湖公立学校
我们培养明日的劳动工人,我们的毕业生都能很好地执行指令;我们教导学生,购买力是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是对社会有益的帮助。
然而,这些不恰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28] twinkies,一种金黄色的海绵奶油蛋糕。——译者注
从超级大英雄到普通平凡人(把过程倒过来也行)
孩子们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除了飞起来,尽管他们真的很想这么做)。
从小就想庸庸碌碌过完一辈子的人,还真是不多。
然而,在人生旅途的某一时刻,在被强行灌输了某种理论之后,我们就会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让别人识破自己原来是如此平庸。
我们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好让人生道路不那么坎坷崎岖,好让生活能有个依靠。
如果你的工作无法带给你这种安全感,那么在听完我说要成为一个关键人物的论调之后,你的反应应该是这样的:“像我这种一无是处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关键人物呢?”而最典型的被洗脑后的想法就是:那些出色的工作、精湛的技术以及惊人的产量,都是属于别人的事儿;我自己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隐姓埋名得谁也找不到最好。
当然,这些想法都并非你的本意,但却是你受教育多年以来形成的结果,强迫你要去相信。
我曾经有幸见过一些关键人物或同他们共事,在我看来,他们同那些平庸得只会循规蹈矩的人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永远不会把自己封锁到这样一个自我限制的框框里面,仅此而已。
或许他们遇见了一位能为他们在黑暗中点亮灯光指引前途的好老师,也或许他们的亲戚朋友曾经鞭策他们不要让自己步步为营。无论怎样,可替代的“小齿轮”和关键人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于态度的迥异,而不是知识的多少。
小范围活动
我曾上过一次罗杰·尼伦贝格的课,身为一名作家和乐队指挥家,他在课上以一支交响乐团为例,进行了如下讲解。首先,他让一个乐团去尽可能相互配合地去演奏好一支曲子;之后,他让他们再演奏一遍,用尽自己的全力,只管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不用考虑整体需要。
在场的那些没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听起来,这两个版本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把人们的能力固定在了一个微小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里面的上下波动都是极其有限的。正因如此,对于那些乐团成员们来说,让自己摆脱这样一个既有模式的束缚,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的公司要求只能穿蓝白两色的衬衣上班,而你非要穿一件粉红色的,这就不是什么创造力了,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的表面功夫罢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公司中一样会发生,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我们让下属去干一件看似古怪或者特别的工作,他们只会在表面上做一点极其细微的变动,而不是去寻找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正是我们教给他们要这样做的。现在,改变这个游戏,改变这个交流方式,进而改变这个问题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