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则在长尾市场中已经发生了三种变化:(1)你能提供的产品远比从前要多。(2)由于找到这些产品远比从前要容易(推荐系统和过滤器的功劳),销售额在大热门和小市场之间的分配更加均匀了。(3)由于小市场的经济学与大热门市场相差无几,任何产品都能创造利润,无论流行程度是高是低。长尾鼓励的不是遵循80/20法则,而是拒绝被这个法则统治。就算20%的产品能带来80%的销量,我们也没理由不去经营其他那80%的产品。由于存货成本极低,非热门产品在长尾市场中的利润可能远超过传统的砖头和水泥市场。在长尾市场中,有三种力量可以推动需求从头部移向尾部,从大热门移向小领域。第一种力量就是品类的丰富性。第二种力量是较低的“搜索成本”,这既包括实际的搜索,也包括推荐系统和其他过滤技术。最后一种力量就是样本示范,即试听或试读。
作者在这一章要说明的是长尾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以稀缺为常态,遵循80/20法则,追逐大规模生产的“短头”;长尾经济学以丰饶为常态,逆80/20法则而动,追求多品种生产的“长尾”。有心人会发现一个规律:前者的收入份额与利润分额呈正相关;而后者不然,可能以相对较低的收入份额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份额。换句话说,前者是(大规模生产)成本导向的,后者是(个性化定制)增值导向的。当前者通向价格战时,后者可以回避价格战。
如果用数量—价格维度刻画规模经济,用品种—价格维度刻画范围经济,且将规模经济成本曲线与范围经济成本曲线合成在数量-品种-价格三维空间中,则长尾曲线实际是二者之间的等成本曲线在数量-品种二维底平面的投影。这就是长尾的经济学实质。
这本书到此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逻辑循环。剩余的篇章,可以说是对以上逻辑内核的反复渲染、拓展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