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强有力的领导力及其对员工的影响
作者:克里斯�阿吉里斯 申领版权
2016年03月06日 共有 379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大多数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柱是培养出有能力的高管,尤其是要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激励”、“驱动”、“说服”、“推动”、“迫使”、“劝说”、“催促”、“强制”、“赢取”员工提高生产率、忠诚度及其对组织和工作的热情;

(2)能够掌握全部事实,正确权衡各个因素,并做出有效决策;

(3)清楚管理的目标、政策和惯例;

(4)能够清楚地把这些政策与惯例传递给员工;

(5)严格公正地按照这些政策和惯例评估员工的绩效。有充足的证据可以阐明管理层是如何采用压力导向型领导的。尤曼(Youmann)、摩尔、阿吉里斯与米勒是其中几个例子。后者对四个组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接受访谈的大多数管理者都认为,员工基本上都是懒惰的,没有工作的欲望,应该给他们施加压力和刺激。例如:

1.我认为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人们需要受到一点刺激。我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只有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提高效率。

2.公司里的员工很多,有数百人,除了正在做的事情外,他们没有能力再做其他事情。

我觉得他们很懒。他们的生产率可能还能提高一些,我觉得很多人有提高生产率的愿望,但是无法这样去做,即使他们想这样做也不行。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欲望。3.90%的员工没有目标,而且他们对此也毫不在乎,他们愿意没有目标。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其他地方也同样如此,到处都是一样的。人们需要压力,需要受到刺激。我并不是说要用锤子敲打他们的脑袋,而是需要用小针不断地给他们来点刺激。有一位高管的话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态度,他说:“大多数员工都是脾气很好的懒汉,他们宁愿不受打扰地做着日常工作……”“成百上千的人拒绝升职,因为他们不愿意脱离已习惯的轨道。”一个高层小组在探讨产业界高效领导力问题时,曾经有这样一段自发性的发言:“与我们公司类似的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应该为他的团队及团队的行为负责。”另一位高管补充道:“我们的前总裁是一位善于汇总各方意见,并领导团队做出正确决策的大师。但是,大家都清楚,他才是有权拍板定案的人。”另外一个人说,总裁不能把精力花在理顺关系上,“因为如果这样做,他就会成为一个高层协调者,”无法突破当前的运营状况,从而把精力放在制定未来计划上。就连高层主管提问,应发挥的作用仍是“刺激”和“激励”。提问的目的,是希望被问者能够得到帮助,或者感到害怕,或者受到激励,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提出的问题,也应使被问者不要自满,而要从更广的角度来考虑他的一切活动。少检查、多提问题的方式体现出总裁对运营管理者的信任。

运营管理者喜欢这样的总裁,而且会加倍努力地做好工作。在这些以高效领导力的概念为主题的高层对话中,可以概括出这样的概念,即高效领导力指的是制定计划的高管、承担责任的高管、当家作主的高管、引导和协调各种观点的高管、制定决策的高管;能够通过提问而刺激、威胁、激励下属更加努力工作的高管;能够给人信心、传递信息、调动积极性的高管。一位颇具洞见(来自竞争激烈且充满压力的百货业的)最高管理者总结出为何高管容易变成命令式领导风格的原因:作为一名高管,只有认真审视自己才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而且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即当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投诉或者表达意见时,你迟早都会成为对话的主角。你之所以在这个位置,是因为拥有主导对话的能力。你之所以能够就任管理职位,可能是因为拥有更为出色的谈话技巧,能够在和同事、下属或者同级的口舌争论中占据上风。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你可能就会无意识地将自认为正确的问题解决办法强加给对方。而当他离开办公室时,却一点都不满意这次谈话的效果,但你却可以说:“我们的公司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和我交谈。”

我个人的观点是(希望各位不要认为我有任何不敬之意),对工商界的管理层来说,所谓的开放,可能是我们给自己施加的最大的折磨之一。我们以为简单地说一句“你们随时可以进来与我们交谈”,人们就会进来,但实际上人们是不会进来与我们交谈的,因为我们头顶着管理者的招牌。再重申一遍,我们都知道,职位越高,能够了解下属个人真实想法的机会就越小。

麦克默里(McMurry)对最高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在当前在产业界,专制官僚领导观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很多领导者对此持相反的看法。在对一名最高管理者进行深入研究时,进一步发现了一些证明压力对管理的重要性的证据。这位最高管理者认为,好的管理者应该是一名不怕采用“推动”、“说服”、“强硬”和“严厉打击”手段的人。例如:我认为,一般的主管不能勇敢地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不敢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并非要让主管充当斗士的角色,我只是想说明一点,主管在工作时应该努力工作,要让下属认识到,上司所说的话是算数的、是认真的。

大多数主管还不具备应该拥有的强力推动的领导力。请注意,我认为员工也希望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力量。在对10位高管进行的另一项深入研究发现,其中有8位认为,“好”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位强势领导者,他应该努力工作,并推动、施压、刺激其手下努力工作。正如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所说:你们知道,我过去是一个“坏人”,每当开会讨论降低成本或者提高销售量时,我总是扮演抡起斧头的人,我会非常强硬。我的下属不太喜欢我这样做,因为这会让他们无法安逸。我会给他们指出,虽然他们的管理工作在公司业务的某一阶段做得不错,但是其他管理者在各自的分部中可能做得更好。现在我已经很少再这样做了,这使我觉得有些不安。

我认为,有些部门的领导有点太过于安于现状。难道你们不认为每个组织都应该有一个人手持钢针、在恰当的时间、在恰当的部位不断地给这些过于舒适安逸的家伙来点刺激吗?”从高管对“强有力”的领导力的描述转到研究者对同一现象的定义,就会发现后者把“动态领导”定义为“专制”或者“命令”、式领导。利皮特(Lippitt)和怀特对“专制”式领导者的定义是,为下属创建如下环境的领导者:

1.所有政策都由该领导者确定。

2.采取的方法和进行的活动都听命于该领导者,因此后续的行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该领导者指示人们做什么、如何做、和谁一起做。

4.该领导者在批评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时,往往会“针对个人加以指责”,但是,这个领导者如果不是团队真正的一员,他是不会积极参与小组工作的。命令式领导对员工有什么影响呢?能否解决管理层不喜欢的依赖性、服从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冷漠和缺乏兴趣的问题?怀特和利皮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亚当斯(Adams)、莫勒(Mowrer)和罗宾斯(Robbins)的证实,这项研究成果认为,下属倾向于以下列方式适应专制式领导:

(1)选择离开;

(2)顺从并依赖;

(3)领导者不在时,发泄愤怒和不满;

(4)要求得到领导者更多的关注;

(5)相互之间针锋相对(部门间冲突);

(6)找替罪羊发泄不满;

(7)更加重视相互关系中的物质因素。

巴维拉斯”的现场试验和普雷斯顿(Preston)与海因茨(Heintz)的实验室对比研究报告都证实了这些适应性反应行为表现。此外,利克特(Likert)领导下的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完成了一项大型综合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包括一家大型保险公司、铁路路段维护小组、整个电力行业、汽车制造商、牵引车公司、器械制造商和两个联邦政府部门。该报告指出,命令式的、以提高生产率为导向的领导,容易营造出一个士气低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们感到在这样的领导者面前,他们处在依赖、服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沃西对西尔斯百货公司进行长达12年的调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弗莱希曼、哈里斯(Harris)和伯特(Burtt)的认同。该报告明确指出:

1.下属不喜欢来自命令式领导的压力。

2.在命令式领导者下工作的下属其缺勤率较高,因不满而提出的抗议也较多。

坎贝尔(Csmpbell)在其命令式领导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领导力会使群体成员表现出如下态度:

(1)更加敌对和更具敌意;

(2)认同该领导者而非群体;

(3)对未来充满忧虑;

(4)攻击他人;

(5)找替罪羊;

(6)对领导者过度依赖和服从,

(7)举止僵化。

同时,专制式、命令式领导还会降低:

(1)群体凝聚力;

(2)个人士气;

(3)群体生产率。

综合分析大多数调查研究所发现的特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专制式、命令式领导容易把下属置于这样一种境况,使其很可能处于下列状态:

(1)被动、依赖、从属、服从;

(2)以组织和领导者的需

要为中心,而非所有人的需要为中心;

(3)相互竞争,在领导者面前争宠;(4)目光短浅;(5)出现心理受挫。可以断定,命令式领导对下属的影响,与正式组织对下属的影响是相似的。压力导向的命令式领导“无形中加重”了正式组织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所犯下的“重罪”。而专制式领导加重并延续着由组织结构所造成的“损害”。第4章中所讲述的适应性活动也是由命令式领导造成的。原本旨在减少适应性活动的命令式领导,却使员工认为更有必要采用同样的适应性行动。

 

相关新闻

译者后记
附录
结语
主要结论
高级管理培训课程中专家的角色准则
培养管理行为的若干准则
命令式领导行为的产生根源
实施卓有成效领导力的基本技能
卓有成效的领导力及领导个性的培养基础
面向实际的领导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创业10年,我只看中这一种能力
创业不是拼胆子大,而是一门需要反复打磨的手艺
小红书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卖掉 要么死掉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从“大树”到“块茎”:海尔在组织演化史与中国企业史上的坐标
致谢
常见问题14
柔性领导梯队模型适应组织的变化
使得人才发展更加简单可行
常见问题13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