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作者:网络 申领版权
2016年03月30日 共有 1195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案例:

       在海底捞每天的早会上,培训主管会将前一天某位员工的优秀案例从头到尾,有声有色的描述出来,甚至于很多细微之处都如数家珍,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每位员工都会有一个记录卡,带他的师傅或者领班观察到行为之后会及时的记录下来,并及时知会培训主管。培训主管在早会当众表扬这名员工、发放奖励的同时,为其他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这样的分享引发员工的反思,碰到这种状况,我自己该怎么做?不仅有效的激励优秀员工,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更重要的是把某个个体的行为升华为集体的标杆,使这一经验或做法被无限的放大、扩散。后续更会将优秀的行为收集、整理,并形成为制度,所有员工都要按照此标准执行,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环,企业的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企业知识积累与传承是企业不断向前的核心竞争力。

思考:

       您所在的企业是如何做知识管理的?

       几年前出版的《海底捞你学不会》引发了很多关注者的讨论,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海底捞这家餐饮企业。想必很多做培训的伙伴也已阅读过,也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企业里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能力。看了上面的案例,对海底捞的培训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同时也在感叹,在自己所在企业推行知识积累和传承,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1.一线的案例不能及时整理总结。

       很多培训管理者都会感慨,企业业务网点分散,自己分身乏术,对一线的案例收集感到实在恼火。另外各地业务负责人或者业务员不配合自己工作,忙于业务开展,不能及时提交案例总结。

       2、员工流动较快。

       很多培训管理者在开发企业内训师时,希望将优秀的员工经验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培训资源,但是常常面对的情况却是,优秀的员工离职后,留下的不是经验的沉淀,而是一张离职交接表,好一点的会有几个文件夹,但是也没有多少“含金量”,甚至经常被束之高阁,搁在一边没人查阅。

       3、知识积累形式单一。

       很多企业“喜好”开展“造文运动”,时不时的让各部门写制度,最后留下的是文档一大堆,放在文件柜里等待查阅。实际上,员工普遍反感的就是学习制度文件,枯燥的文字内容冗长乏味。

       4、知识传播渠道不多。

       很多企业在今天依然以开会的形式开展培训,台上领导领读制度文件,台下员工恹恹欲睡。好一点的企业会做个PPT,将文件内容转化一下,台上讲师激情澎湃,台下员工依然兴趣不高。再有就是在公告栏里,公示制度文件,表彰优秀,直到下一份文件更换张贴。条件再好一点的企业会有OA办公软件,将制度文件和优秀案例上传平台,但是依然少有人认真观看学习。

       5、知识更新较慢。

       本来收集整理制度案例已属不易,但因为已时过境迁,需要进行更新修改,可是发现,很多企业的制度文化栏里的文件已泛黄,或者课件PPT还停留在初始版。

       6、知识沉淀不成体系。

       很多培训管理者的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为企业搭建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但却发现,自 己最后搭建的是一个课程框架。知识沉淀的内容零散单一,相互没有衔接。

总结:

       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知识管理也已经形成,甚至可以说,移动学习平台正是为帮助企业搭建完善知识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整理移动学习的优势可以发现:碎片化的知识点不断丰富完善,必将汇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式多样、趣味丰富的微课将吸引员工的学习兴趣,并且课程内容的短小精悍便于及时更新;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业务分散,知识传播不便的困境;树标杆,传播优秀案例,分享优秀经验拿起手机即可录制完成;现学现考,方便的考试管理给了员工更多学习动力。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还将为移动学习不断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建立学习社区、场景模拟、互动直播、学习与游戏的结合等等。届时,搭建平台,完善运营体系,可以想象到一个企业移动大学原来已经建立。


 

相关新闻

为什么大部分培训最终都沦为自娱自乐?(下)
培训需求与培训工作
异地业务员培训方案
上海科技活动周《科学画报》活动
动脑筋
友谊的小船真的说翻就翻吗
结香的哀愁
从绿豆到绿豆芽,营养增加了多少
防空反导技术,美俄角逐激烈
由“毒地”事件反思发展方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实施基于胜任能力的继任计划系统
将胜任能力模型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胜任能力模型的完成和验证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2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1
胜任能力模型:奠定基础
组织是如何利用胜任能力模型的
胜任能力模型如何加强改善人力资源系统
谁发明了胜任能力模型
进一步理解胜任能力模型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