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傅盛: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 认知是个什么鬼——4
作者:傅盛 申领版权
2017年04月27日 共有 1083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宝贵留言:


“你对认知的清晰定义到底是什么?

“认知有多深才算知?”

“为啥技能差别可量化,认知差别是本质的?

“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认知?”


于是,我决定补一篇后记,答读者问。简短分享一些我对认知的理解。部分想法,未必成熟,还是拍砖引玉,与各位探讨。


思考认知,本质是在思考“一种思维”。认知思维所具有的超越性,不可想象。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个王,某种维度看,就是认知。


那么,到底怎么定义认知?技能相对认知,为什么可量化?


我认为,技能就是回字的四种写法,是一种知识的熟练掌握。再直白点,技能就是背了唐诗三百首,背了圆周率后50位或背一个微积分方程,然后来回做题。


技能的熟练掌握,当然重要。甚或,掌握一种获得熟练技能的方法,也可能是一种认知。但,技能最终仍是一种线性映射。如同程序里的函数,输入A,就产生B。一旦学到了,就变成简单的模式化。


本质上,整个中国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发一张答题卡,谁填得好,谁就优秀。它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技能组合。


而认知是什么呢?认知是基于一个综合情况而做出的一个精准判断。什么叫综合情况?就是复杂情况下,做了超出常人的不一样的判断。从这个维度看,技能本质是一个封闭式问题,而认知更多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这里,我画了一幅图来描述认知产生的整个过程。



认知产生原理跟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很像。简言之,通过海量信息不断输入,再进行自我思维模式的训练,最后输出一个判断。由此,我总结了认知的三个要素,分别为输入、训练和判断。


1

认知第一要素:信息输入与挖掘


有一句话很流行:道理听了无数,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为什么?不同人面对信息,有不同的态度、方法和能力。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认知的起跑线。同样刷朋友圈,你看花边新闻,人家看某一篇论文,认知能一样吗?


有的人,凭着一股喜欢,叶公好龙。比如我面试一些技术人员,让他们讲讲对AlphaGO的原理,十有八九,答不上来。有人说,AlphaGO就是运算能力更强,能算出更多步数。


听懂这个答案是错的人,说明不是叶公好龙。关于AlphaGO技术解析的文章遍网都是,不需数学知识就能看懂。看不懂,不是智商问题,而在于是否愿意深度挖掘。


信息挖掘的核心,就是广度和深度兼得。我们常常遇到的广度问题是——对很多新的现象和机会视而不见;而遇到的深度问题则是——对当下处境和形势看不透。


然而,即使认为自己很有深度,也可能会出现盲区。这里的盲区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盲区是“看不起-自傲”;第二类盲区是“接受不了-自卑”。


先说第一类盲区,看不起-自傲99%的人都可能有这样的心态,一开始就抗拒信息的输入。


有一天,我跟一位同事讨论游戏,告诉他要学习王者荣耀。他反驳道,我不是王者荣耀。我说你玩了吗?一个做游戏的人,不玩王者荣耀,不要跟我谈了。当然,或许你比它牛,但你都不了解它,不愿去接触它,何谈超越?


看不起,是一种非常要命的心理


我说过,现象即规律。看到一个现象,如果没有惶恐感,就会错过一堆现象。一个现象背后必然有大规律,而这个大规律背后,肯定还有别的现象根本不在你的视野。


我们有时候看到现象,就跟当年乾隆看到西方人送的钟表一样。认为这都是奇淫技巧,全然不知钟表背后隐藏的现代物理学规律。当一个现象发生时,我们应该首先扑上去,了解它,吃透它,再想想背后的规律,而不是简单予以屏蔽。


表面看,你错过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现象,本质上有可能错过了一个重要规律或对一个机会的认知。


第二类信息挖掘的盲区叫“接受不了-自卑”。有时候,一些同事工作没啥进展,当我跟他们聊时,本来就有情绪,聊完情绪更大了。甚至来一句:你不了解我。我想说的是,你试图了解过我为什么这么说吗?我站在CEO的位置,看到的对一个岗位的要求,肯定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实际是一个人进入到了自我保护和自卑的状态。于是非常难以接受外面的信息,尤其负面信息。


我们都是成年人,要有职业心理。否则真的沦为一群巨婴。更重要的是,当你将情绪转化为一种意见,由此会下定论——领导对自己极度不满。这时候,你就丧失了一个信息深度挖掘的机会。


这一点,我们必须警醒。


我曾经跟腾讯一位高管交流,他说,牛人其实都是在自信和自卑之间来回跳跃。如果我们能平衡二者,站在上帝视角思考问题,检视自己的心态,是不是更有利于获取认知呢?


人的成长,就是一种自我抗衡。如果你能在信息输入与挖掘的过程中,把自傲与自卑对抗掉,获取信息的维度一定会好很多。


反之,我们怎样才能克服以上两类盲区,真正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真知灼见呢?我认为需要两种能力:第一要能趴在地上面对自己;第二要能学会倾听


人不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态高一定会导致信息获取遭遇巨大问题。尤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我们不仅需要趴在地上看对手,更要趴在地上看世界。因为只有趴在地上时,你才能发现对手真的很强大。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往往是:获取信息时,站在云端看别人,每个人都很渺小,一览众山小;真正做起事情来,又趴在地上,觉得这事太难,困难像高山一样无法撼动。


其实应该反过来。


当我们学习时,应该趴在地上,每个人都挺高大,像小学生一样对别人保持崇敬和倾听;而遇到困难时,应该站得更高一点,虽然困难很多,但心态要乐观。


第二,倾听是一种能力。我经常观察一些人,喜欢打断别人的人,往往容易在学习状态上出问题。


有时候,几个人一起聊天,有的人突然打断,急于提问或强调自己,别人的叙述就断了。所谓信息挖掘,先要让人把话说完,你才有机会挖掘。而不是听了只言片语,也不是听了一点立刻欣喜若狂。与人沟通时,无需极力表现自我。


有一句万能理由是:只要对了,我就听。其实也是一种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问题在于,拿过去的经验作信息筛选,往往漏掉可能改变自己的很多新信息。你要假定,自己可能错,多去听一听,才有机会纠正。


信息挖掘,是构建认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些对行业变化非常敏锐的人,对关键点的信息挖掘能力,一定比常人技高一筹。



 

相关新闻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达成目标?——5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达成目标?——4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达成目标?——3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达成目标?——2
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帮你达成目标?——1
傅盛: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 认知是个什么鬼——6
傅盛: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 认知是个什么鬼——5
傅盛: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 认知是个什么鬼——3
傅盛: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 认知是个什么鬼——2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六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五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四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三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二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第一讲结构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课程背景和目标)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课程简介)
华为薪酬制度的演变
二维点阵:海尔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工具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