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题下一题
跳转到
 
 
  世界如此多姿,发展如此迅速,窥一斑未必还能知全豹。但正如万花筒一样,每一个管窥都色彩斑斓。  
 
 
  知识通道 | 学习首页 | 教师首页 | PK首页 | 知识创造首页 | 企业首页 | 登录
 
本文对应知识领域
你是天才
作者:塞斯.高汀 申领版权
2016年02月23日 共有 1280 次访问 【添加到收藏夹】 【我要附加题目
受欢迎度:
如果天才指的是拥有过人才干,可以凭借敏锐洞察力另辟蹊径地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要想成为这样的天才,无须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当他人正纠结于某个问题无法自拔之时,天才可以洞悉一切,力挽狂澜。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你可曾做过这样的事情?
你可曾找到过别人不曾找到的捷径?
你可曾解决过让你家庭陷入混乱的难题?
你可曾发现让事情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下去的办法?
你可曾和别人都无法与之沟通的人相处融洽?
上述事情一件都没有吗?
每个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天才也不例外。爱因斯坦就曾经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迷路找不到家。然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可以称得上是“天才”的时刻。
不幸的是,我们的社会(政府、学校、老板、家庭)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把我们身体中“天才”的那部分排挤出去。我们的文化体制是一笔浮士德式的交易,我们交出天赋和艺术才华以换取表面的平静安定。
现实
一个年轻人正坐在一列开往西班牙的火车的头等舱里,他注意到自己旁边坐的居然是巴勃罗·毕加索,这让他激动不已。他鼓起勇气转向毕加索,说道:“毕加索先生,您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但是为什么您所有的现代艺术作品,都看上去那么扭曲呢?为什么您就不能按照现实的样子去画出来呢?”
毕加索迟疑片刻,问道:“那么你认为现实的东西看上去应该什么样儿呢?”
那个年轻人掏出钱包,从里面取出来一张他妻子的照片,“喏,您看这个,就应该像这个一样呀,这是我的妻子。”
毕加索接过照片,端详了一下,咧嘴笑了:“是吗?这看上去太不起眼了,而且还很无趣啊。”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爱、艺术、改变以及恐惧的问题;是关于如何战胜一个世代相传的阴谋的问题——一个要消耗掉我们的创造力和不安分精神的阴谋;是关于领导力、带来改变以及成功的问题。如果在十年前,我是写不出来这本书的,因为在那时候,社会的经济体制希望你能够去适应整个环境,如果你做到了,就能拿到很不错的薪水;如果你做到了,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而现在,不管你喜不喜欢,社会都不再需要这种人才。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必须要好好想想了。
如果你学会了换一种方式看问题,换一种方式付出给予,换一种方式谋生的话,会怎么样呢?如果你在不辞职的情况下做到以上这些又会怎么样呢?
这本书的预期读者可不是那些被公司关在小黑屋里的狂放不羁的另类怪人们,而是你、你的老板、你的雇员,因为如果你能够奉献出真实的自我做出好的工作成果,这些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美好的未来。你准备好了没?
我可以先许给你一个承诺:未来(包括我的这本书哦)都不会是不起眼而无趣的。
这次,让你自己做主
这是一份个人声明,也是我对你的一个恳求。此时此刻,我关注的不是表象,也不是组织为生产出优秀产品或传播重要理念的策略。这本书是与众不同的,它讲的是你的选择和你的生活。它所说的“选择”并不是让你辞掉工作,而是让你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成长过程所遵循的体制简直是一团糟。这种体制正岌岌可危地处于土崩瓦解的边缘,我关心的许多人都在经历着痛苦的煎熬,因为我们曾经以为会带来帮助的事情,突然就不灵了。每天我都能遇见这样的人——他们原本有许多能够给予他人的礼物,但是由于压迫和恐吓而被迫收了回去。他们沦为了这个愚蠢可笑的体制的人质和牺牲品,一方面被体制压榨得筋疲力尽,另一方面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酬。
是时候来停止对体制的一味顺从,画出属于自己的地图了。
别再安于现状了,开始进行有意义的艺术创造吧;别再问“这能给我带来什么”,开始学会送出能够改变他人的礼物吧;那个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你的潜力才能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几百年来,民众一直在被连哄带骗地怂恿、洗脑,让自己去适应他人的要求、遵照工作手册来干活、干一天活就挣到一天的钱。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时间刚刚好。
你的内在才华横溢,你的贡献价值非凡,你的艺术无比珍贵。只要你做得到,就一定要去做。我多希望你能勇敢地站出来为带来改变作出选择。
选择
我的目的就是要说服你相信,现在有一个非常可行的机会就摆在你面前——一个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极大改变的好机会。这不是要你轻轻松松地干点儿什么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你过去学到过的东西,而是要你明白,我们世界的规则是如何发生根本改变的以及我们该怎么去抓住这个机会而成为别人所信服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所有这些只需要你做一个简单的决定就能开始。
我知道你能做到,我希望你愿意去做。一旦你做了,如果你做了,那么我希望你可以把这个理念与你爱的人们一起分享。
“关注你”的买卖
父母告诉我们要这样生活:
我们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工厂——生产小饰品的、推销保险的、制作网页的、拍电影的、照顾病人的、接听电话的等各种各样的工厂。这些工厂都需要工人。
只要你学会了怎样当工人,只要你能好好上学、遵守工作手册按时出勤就好,你根本无需有多大的才华,无需有创造力,无需冒任何风险,我们就会注意到你。
老板会付给你丰厚的薪水,外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会把你当成掌上明珠一般去珍惜,最不济也会想办法满足你的各种需要。
这真是一笔诱人的买卖啊。
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如此,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模式。所以,我们的学校、政府乃至整个社会体制都是围绕这个交易模式建立起来的。
这还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世界500强的企业把我们当回事儿,教师工会把我们当回事儿,邮局和当地的零售商店也把我们当回事儿。我们遵循着工作手册,把瓶子刷干净,准时上下班;作为回报,我们也会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美国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它确实发挥了它的作用。
可是,一旦面对竞争和技术,这个买卖就玩儿完了。
失业率开始急剧上升。
薪酬标准在一些行业中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中产阶级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四面楚歌,前景黯淡。人们不再把他们当回事儿——补助津贴也没有了,有401k[1]账户的工人数量减少了一半,他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你可能是个兢兢业业的小秘书,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为工作付出了全部,本应该得到保障并获得尊重,但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突然之间,人们恍然大悟——工人们听话顺从,但还是被骗了。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努力工作的工人仍然在按照要求干着活,但是他们再也不能拿到他们应得的报酬了。
这种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没错,这是个机会——一个终于能够好好享受工作的机会,一个能给你的同事和客户带来改变的机会,一个能把你隐藏多年的“天才”放出来透透气的机会。
别再指望这种“关注你”的买卖方式能够再起死回生了,你再玩命工作也没用了。那个时代已经完结了,更不值得你去发牢骚以及到处抱怨,这是没用的。现在,新的交易方式出现了,它不再鼓励你要服从听话,而是开始重视你的天分、创造力以及艺术才华。
[1]401k计划也称为401k条款,是指美国1978 年《国内税收法》第401 条k项的规定。该条款适用于私人公司,为雇主和雇员的养老金存款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按照该计划,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账户,员工每月从其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而企业一般也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员工自主选择证券组合进行投资,收益计入个人账户。员工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译者注
成功从哪里来?
每一天,老板、顾客、投资商都在作着艰难抉择——该支持谁,该拒绝谁,该炒掉谁,该躲开谁?
在之前的20年里面,我遇到过18种这样简单的问题,其中一些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个策略比那个管用呢?为什么这些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另外那些人高那么多呢?同是面对纷乱喧嚣的市场,为什么有的公司黯然退出,而有的却茁壮发展呢?为什么有的观点能在转眼间就传得众所周知,有的却会被人忽略不提呢?”
在这本书里面,有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普通人从哪里来?
普通人来自两个地方:
1.你已经被学校和社会体制洗脑了,你已经相信工作就是工作,就是按照工作手册工作,如此而已,再无其他。
2.每个人的脑子中都有一个声音,这是充满愤怒和恐惧的声音。这就是抵抗力的声音——你的蜥蜴脑发出的——就是它,它想让你变得平庸普通(这样才安全)。
如果你没能做得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也许是因为游戏规则变了,还没人通知你。
这个规则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写好了,它一直有用,只是现在不再管用了。也许你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去了解一下新规则,这是很值得的。
培养不可或缺的品质
你并非生来就应该变成这个庞大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的,这都是后天的教育害了你。
你还有另外一个可行的选择方案。成为关键人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条需要你不断地作出贡献慢慢变得不可或缺的道路。你完全可以锻炼自己变成这样。迈出的第一步是最困难的——你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项技能,像所有其他的技能一样,你可以(一定能)做得更好。每天,当你把注意力的重点都放在礼物、艺术以及沟通等这些关键人物必不可少的品质上的时候,你就能让自己变得更“不可或缺”一些。
千万不能让工业模式将你同化,你不是无数可替换的小零件之一。但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存在的个体,如果你有话要讲,只管讲出来。当你学习如何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啊。
  ——戴维·马梅[2]
  [2]戴维· 马梅(david mamet),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电影编剧。——编者注

 

相关新闻

选择的困惑
选择 (3)
选择 (2)
选择 (1)
成为关键人物(1)
想达到目的该怎么做(2)
想达到目的该怎么做(1)
好好想想你的选择(2)
好好想想你的选择(1)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实施基于胜任能力的继任计划系统
将胜任能力模型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胜任能力模型的完成和验证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2
从零开始开发胜任能力模型2-1
胜任能力模型:奠定基础
组织是如何利用胜任能力模型的
胜任能力模型如何加强改善人力资源系统
谁发明了胜任能力模型
进一步理解胜任能力模型

题目筛选器
日期:
类型:
状态:
得分: <=
分类:
作者:
职业:
关键字:
搜索

 
 
 
  焦点事件
 
  知识体系
 
  职业列表
 
 
  最热文章
 
 
  最多引用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沪ICP备 10203777 号 联系电话:021-54428255
  帮助提示    
《我的太学》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您在操作中遇到疑问或者问题,请拨打电话13564659895,15921448526。
《我的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