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能带动企业转型?
是的,他们做到了!
来源:厉琨培训杂志
(接上篇)
新奥这个为期18个月的培训项目最终演变为了一个“战略变革项目”,有效推进了战略的执行和领导力风格的转型。新奥集团过往较为封闭的文化得到了激活,更具活力、平等和开放。
自我提升 体验不同角色
除了对战略目标的分解和“七级评估”,新奥集团在变革领导力项目中还探索了其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新奥大学一直呼吁管理干部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为了突出教学相长的特色,他们在项目里设计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每个干部在四批培训中都可能会以不同的角色进入项目,以此获得在推动变革时不一样的体验。
例如,一名干部在第二批学习中是普通学员,到第三批成为了班长,到了第四批可能做为班主任,他需要据此展现不同的领导者角色,灵活调整自己的领导力风格。这个过程里,他可以体会到不同环境中领导力风格带来的不同影响,更多地通过体验来自我提升,而非“被告知应做事项”。
真正伴随业务成长
饶晓芸认为,集团管理干部轮训项目的魅力在于,它真正伴随了业务的成长。项目持续时间很长,期间业务在不断调整,培训内容也并不完全固定,需要和业务的变化紧密结合,不断演进。
新奥大学执行校长饶晓芸为轮训学员授课
例如,当完成第一批培训,开始第二批培训时,大家对于战略落地以及业务层面存在很多不同的想法与问题。于是,新奥大学设计了焦点课题——“战略推进过程应突破的四个关键业务”。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新奥花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来推进四个关键业务。每一次定期研讨和汇报时,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都会到场进行点评,做出要求,使项目和业务始终紧密联系。
灵活定制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也是新奥课程体系的一大特色。依据不同的培养人群和培养目标,培训部门能够更加聚焦学员的学习体验,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对课程项目进行设计,做到为集团内不同的人群提供“定制化”学习项目。
将学习与工作互联网化
以线上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学习是新奥混合式学习的重要一环。面对遍布全国数量庞大的基层员工,新奥提供了开放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早在大学规划之初,新奥就在原有的e-Learning平台基础上,设置了专门的互联网学习中心,开发丰富的移动互联端产品,突破了以往线上平台只提供学习资源的局限,使移动互联成为员工重要的学习途径。
集团内互联网的普及,为原有的培训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对互联网浪潮,新奥开始尝试用管理培训的互联网转型带动员工整体向互联网转型。因为没有任何行政要求,互联网可以快速反映员工的切身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辅导。通过互联网平台,新奥发现员工在多年的工作中有很多个体的需求是被忽略的,基于这个认知,新奥通过线上交互平台直接汇聚共性需求。实现快速学习,快速反馈。从而,使过去难以大量普及的线下课程和工具通过互联网迅速扩散,帮助员工完成自我提升。
饶晓芸介绍,新奥大学在员工对互联网的体验中扮演的是引领者的角色。
以新奥夜校为例,这是一个纯互联网式的产品。面对四万员工的培训需求,新奥看到了其中的共性,并借助互联网使这些员工的需求通过在线平台产生交互,得到反馈。
新奥夜校:在线轻学习的新篇章
新奥夜校项目是新奥为员工在线轻学习的新篇章,希望让员工通过这种在线学习的方式,使夜校成为员工发声的“管道”。
新奥夜校在关注学员体验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学员需求,调动各职类、各层级的业务专家进行知识萃取,结合员工实际操作经验,将员工所需内容转化为具有实战价值、可复制、快速传播的学习资源,并设计场景化、灵活的学习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社群直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均等化、常态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前期规划
新奥夜校在规划时,便明确其目的在于促进员工知识沉淀和分享,加速员工对于学习知识和工作的有效融合,增进企业各层级员工的知识交互。在这个基础上,针对新奥员工数量多,无法集中组织统一学习的特点,新奥利用社群学习不限地点、互动性强、覆盖区域广等优势,将新奥夜校打造集社群学习、直播、录播为一体的线上平台,方便员工学习。
◦实施阶段
在新奥夜校实施阶段,每次直播课程都经历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需求调研、课题选择、讲师及嘉宾协调、课前测评、课中互动、课后答疑、直播课程、数据统计分析等几个环节。
在需求调研阶段,新奥深入企业组织及员工群体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并对课程进行定制化设计和排期。课程的主题涵盖企业大学产品中心的精品课程、集团管理变革相关政策学习、基层业务技能分享等。
夜校课程的老师,通常会确定邀请相关业务专家和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讲师共同合作,设计课程,并以直播和插播情景剧的方式,让社群学习更场景化、更生动,更能引起学员共鸣。
夜校每次历时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十分关键,社群主持人需提前组织学员进行课前测评,并在直播过程中与学员实时互动,课程结束后,组织讲师进行课后答疑。夜校的课程环环相扣,因此深受学员欢迎。直播结束项目组会对当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系统排课提供依据。
此外,课外的社群管理采取的是网状管理的模式,将学员封为“学习天使”,而在夜校进行课程分享的讲师与管理者则担任夜校的“天使长”角色,通过在线上平台的互动交流,真正使知识流动起来。
在新奥夜校的规划运营期间,新奥始终贯彻着情境课程设计与开发的SARS模型。
◦S(situation)创设情景:设计还原工作中具有有代表性的真实场景。
◦A(analysis)分析问题:从场景中提炼出根源问题,寻找可以加以改善的重点。
◦R(refining)提炼:针对提炼出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寻找解决方法,明确如何应用。
◦S(suspens)悬念:在情境类课程开发中加入吸引人的要素,引发学员兴趣。
新奥夜校第一阶段,围绕着自我认知的主题,首先对员工进行线上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了解员工需求,抓取关键内容;随之,将关键内容转化为围绕该主题的一系列课程,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做到为学员按需供课。
除此之外,新奥的微信平台“新奥E学”和互联网移动端平台等线上平台,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线上工具在作为教学工具的同时,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互联网的普及和益处。
在课程设计中平衡需求与趣味
设计课程时,新奥会基于前期做的数据跟踪结果调整课程内容与形式,产生更多的交互以及对学习需求的有效抓取。比如,当培训人员发现PC端传统的e-Learning活跃度明显低于移动端,新奥就会在移动端投放更多实用的产品,让大家更集中地进行交互。
此外,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与需求,新奥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趣味元素和可供选择的学习形式,旨在激发员工的自驱力,也保留员工在学习中的选择余地,促进他们将学习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总体而言,新奥的课程设计在过去基础上做了两个显著调整:
◦一是,关注学员共同学习的亚文化,通过交互式学习与团队共创,提高学员的学习体验,促进学员学习热情;
◦二是,新奥大学会更加主动抓取学员需求,提高自身灵活性,聚焦与员工需求和兴趣更加密切结合的主题,持续推出新的产品和内容,激发更多对学习有需求的员工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