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失传的启示
最近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千年徽墨濒失传,月薪5千无人干》,首先是因为我的老家距离新闻中徽墨的产地歙县距离非常近,按照我对于当地的了解,如果徽墨厂能够给工人如此高的工资,不可能招不到工人。因此,我带着几个问题进行了前期调研:1、基本情况:工厂的实际工资以及工厂的运营情况。2、企业是否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向政府寻求资金支持,从而蚕食租值?
我通过当地的同学找到了三个工厂的工人。其中女工A是新闻中进行描金工艺的老员工了,进入工厂已经接近20年,现在46岁。她告诉我她每个月能够领到的工资大概是4500元左右。她的同龄人如果在当地的制衣厂或者茶厂工作的话,工资水平大概是2000左右,她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属于高薪了。她告诉我,她和丈夫结婚之后,丈夫那边的一个姑母带她进厂的。当问及到“继承”的问题,她说,现在的年轻姑娘都接受不了刚进来不到一千的工资,基本上都是40岁左右的老员工继续在坚持。
另外一位是工厂的网络代理销售B,他告诉我,工厂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旅游纪念品以及网店销售。2012年的时候,墨厂本来有机会销售去日本,但是生产效率不行,日本那边过来实地考察之后就没戏了,后来那家日本企业他们和北京的一家墨厂合作去了。近几年来,工厂销量越来越不行,基本处于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状态,很多时候只能靠政府的资助。后来我在淘宝上以“徽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徽墨的商铺虽然非常多,但是网络销量却非常差,上百的店铺寥寥无几,再次验证了B跟我说的销量差的事实。当问及到利润,他告诉我,实际上厂子的利润非常低了,除去人工费材料费,卖一万元的墨估计只有2000左右的利润。
最后一位男工C,52岁,是徽墨厂机密工序——和料环节的老员工,工资有5000-6000。他在电话中告诉我,因为和料涉及到差不多属于“商业机密”了,所以尽管工资高,也不能随便就让人进来学习的,以前他们的技艺都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自己的孩子都读书走出去了,没有人继承了。我便问道:“你们都掌握了核心的技术了,那为什么不自立门派开工厂呢?”他回答我:“开工厂哪是那么简单的,现在这一行也不好干,老老实实领工资比较实在,不折腾啦。”
那么结合我上述的采访,基本上已经确定新闻报导完全失实!
其实制造徽墨的生产者也并非歙县一家,江西婺源、安徽宣城等地同样是徽墨的重要产地,他们在淘宝上相同的品种的墨定价也基本一致。徽墨的制造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形成的垄断,在这个过程中,徽墨厂家的利润也极低,因为一旦有“超额利润”的存在,恐怕有无数的人想要假装拜师学艺盗取核心技术的。但是获取技术的过程中,想要真盗取核心技术恐怕也要付出较长时间以及必须长期承受低薪的成本,这就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的存在,男工C的采访印证了这个道理,工人自立门户开工厂的交易费用太高了,导致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工厂。新闻中说到“招不到工人”,恐怕实际上是企业运营不善无力招工。现实也验证我这一猜想,因为很多当地人告诉我:“根本没有看到过他们的招工信息。”
在古代,徽墨工艺的从事者也面临着挑选后人的压力,但是也照样继承了千年,尽管现在电脑打字日益普及,徽墨的需求依然不算低。在这则新闻背后,最严重的问题,是这家徽墨厂号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却是在通过政府不断输血蚕食社会公众的租值。倘若真的以制墨行业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可选择公开核心技术,降低外来竞争者学习这门技术的交易费用,自然会有更加善于经营的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持续经营,从而使得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但是很明显,这是也是对企业私有产权的破坏,同时在自私的假设之下,也不可能会发生。如果有一天企业自主选择公开配方,恐怕也是这几个徽墨企业实在经营不善要倒闭的时候了,公开工艺或许还能获得一个非遗工作的一官半职,落得个名利双收。目前工厂对于核心技术的保护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产所需要,而是为了独享“非遗”称号的租值。
通过查阅相关新闻发现,2012年(就是差点要出口日本的那一年),政府为了奖励企业对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奖励了企业80万元,之后的每一年,都在进行不间断的资金支持,从而维系了企业的运营,徽墨厂并非什么国企,一家私人企业却能够得到政府巨额的资金支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徽墨厂享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租值。
徽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成员就是宣城、歙县、婺源的几家制墨企业,他们进行联合,形成了一个小的利益团体,通过蚕食社会公众的租值来进行企业生产。倘若他们的经营效果良好,每年能够纳的税目甚至比政府资助的要多,那么便不算是蚕食社会公众的租值,但是非常明显,几近亏损的企业何来纳税回报社会呢?
那么当地政府岂不是傻?每年给一群“白眼狼”奖励那么多资金,但是实际上,政府不傻,恐怕他们不给钱的交易费用会更高!如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政府的业绩之一,而保护的方式就是通过直接的资金支持,媒体对于非遗的宣传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在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时候,出现的最多的新闻就是关于政府如何通过资助来保护非遗。
政府倘若没有资助,在上头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企业还是会持续经营并且或许早就会通过革新生产工序来增加生产的效率。现在徽墨生产过程中,多数企业墨料的搅拌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也就是新闻中又脏又累的活。而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搅拌自动机来完成,从而实现自身效率提高,企业自身若通过自立而实现技术的进步,或许就能接下前文销售B所说的来自日本的“大单”了吧!在徽墨这个案例上,政府资助明显加速其灭绝。
通过分析《千年徽墨濒失传月薪5千无人干》这篇新闻报导,我们应该质疑一系列打着“保护”的旗号,从而形成的蚕食他人租值的利益团体。表面看来他们做的是为了公共利益有益的事情,例如上例中说的“文化保护”,实际上,都是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徽墨厂而言,“非遗”的称号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助,然而这些来自政府的资助确实加速“非遗”灭绝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非遗”的保护,最有效的途径或许就是政府放弃财政支持,让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自己革新,或许会有一部分企业灭亡,但是至少不会让整个行业都消失。